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解读中学语文教材中诗歌的“三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解读中学语文教材中诗歌的“三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诗歌在当今失去了往日的光彩,正在人们的视野中渐行渐远。如何挽回经典的地位,如何在初中课堂重拾诗歌阅读的魅力,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责任。从诗歌的形式美、意境美和语言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希望能够唤起人们对古诗的情感。

关键词:中学语文 古典诗歌 形式美 意境美 语言美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12-0095-02

作者简介:张小敏(1981―),女,江苏海门人,本科学历,中学二级教师,海门市正余初级中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在文学的海洋中,很少有可以和诗歌媲美的文学样式。诗歌的美含蓄而低调,只有当你轻轻走近并用心品味的时候,才会发现它的美。

一、诗歌的形式美

中国古代文人严谨而内敛的性格,投射到诗歌创作上,使诗歌具有了美的形式。无论读者捧起哪一首古典诗歌,都会被它所具有的形式美所打动。

从诗歌的源头《诗经》开始,诗歌的形式美就已经初现端倪。在《诗经》中,我们常常看到在几个段落中,仅仅变换个别字词,反复用同一句式进行吟诵,如《诗经・蒹葭》。 “重叠复沓”这一表现手法的运用,加强了诗歌的语气,给全诗造成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在文学发展的启蒙阶段,能够运用这样的表现手法实在是难能可贵。

《楚辞》是唯一可以和《诗经》并举的中国文学的源头之一。《楚辞》是在南方楚地特殊的地域文化中发展起来的一种诗歌艺术,这就决定了其必然有自身的特色魅力。“楚辞体”的一大特色是篇幅自由,句式不受字数的严格限制,但是一般会在句中或句末的位置加“兮”字,如《离骚》中“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些句子中,衬字的运用起到了调节音节和舒缓语气的作用,使句子读起来灵活且富有表现力。

古诗的形式和字数一般比较自由,到了初唐,律诗定型以后,对诗歌形式美的要求发展到了顶峰。诗人在作诗的过程中,严格遵守格律的限制,诗歌的形式美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律诗中,要求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不仅要做到字数相等,而且对词性、意义和平仄都有严苛的要求,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都对仗谨严,这样的表达方式既增添了诗歌形式上的美感,又有利于情感的表达。

二、诗歌的意境美

如果说诗歌的形式美给人以浮夸之感,那么它的内涵美才能真正使读者折服。中国古典诗歌就是如此,它不仅仅具有美的外表,同时还有美的意境。古典诗歌正是以其内涵丰富的意境美,打动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当之无愧地成为文学中永恒的经典。

(一)融情于景

徜徉在古典诗歌的海洋中,信手拈来一首诗,仿佛都是作者向我们深情诉说的一个故事,我们喜欢阅读古典诗歌的原因也正在于此。抒情主人公在诗作中,为读者营造了一个可以产生情感共鸣的小天地。在这里,不管是有生命的飞禽走兽,还是没有生命的花草树木,都寄托着作者的感情,而这份感情,使千百年后的读者依然为之动容。我们都喜欢读陶渊明的诗歌,那是因为他的诗作中包含了他一生的经历,看似在写青山绿水、田间地头的趣事,但无不饱含作者丰富的情感和阅历。他的《归园田居(其三)》就道出了他不落尘世的人生境界。

诗中的前三句,表现出诗人怡然自得的生活情趣,与朝露、夕阳为伍,生活好不惬意。但全诗如果就此作结,也没有什么特别,最后一句“但使愿无违”,将作者高洁的隐者形象显现出来,诗的境界就此提升。古人抒情,往往不是直接流露而是通过特定的景物来抒发,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借景抒情是古人最常用的手法。有时候,为了营造特有的意境,诗人还常常缘情设景,比如,在写离别场面时,作者常常会用到柳树、缺月等意象,这些经过作者精心营造的意境,能够使读者深刻地领会作者蕴含其中的深情。

(二)虚实相间

清代文学大家袁枚曾说过:“凡诗文妙处,全在于空。”将虚境和实景结合起来,营造出一种渺远、空灵、迷茫的意境,是古人在诗歌创作中一贯追求的表现手法。

诗歌内容过实,则灵性全无;而过虚,则又难以驾驭,能将二者完美地结合,才是真正的大家。李白在诗歌史上的地位不可撼动,是当之无愧的“诗仙”。他将虚实相间的艺术手法运用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使诗作达到了飘逸灵动、亦真亦幻的境界。他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无不运用了虚实相间的艺术手法。同时,他笔下的虚,给人的也是实的感觉,显示出诗人高超的语言艺术技巧。

三、诗歌的语言美

诗歌归根到底还是一门语言的艺术。诗人驾驭语言有很多手段,我们以具体的诗例分析。

(一)炼字

炼字是古人在诗歌中最常见的一种语言艺术手段,我们学过很多关于古人作诗锤炼字句的例子,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 ”、贾岛的“僧敲月下门”、陶渊明的“悠然见南山”,都是很经典的精心锤炼字词的例子,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诗歌整体的情韵却相去甚远。

(二)用典

古代的文人墨客大都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因而常常在作品中运用典故。对于“用典”这一艺术手法,历来评价不一,反对者认为典故的运用增加了阅读者的障碍。而赞成者却认为典故的运用使有限的文字传达出更多的情感。而笔者认为,作者在运用典故时,切记要避免求奇的心态,而是要做到恰到好处地展现自己的意图,这样的典故,一定会被读者接受和喜爱。李商隐的《锦瑟》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一句中,化用了“庄周梦蝶”和“望帝杜鹃”两个典故,但诗句读起来不仅没有艰涩之感,反而浑然天成,是用典的典范。

(三)倒装

关于倒装,在英语中比较常见。其实倒装的用法,古已有之。杜甫的诗句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就运用了倒装的手法。这两句正常的语序应该是“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从字面理解也就是描写鹦鹉和凤凰啄稻和栖梧的动作,这样写出的诗歌没有什么特色,也很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诗人在这里巧妙地调整了语序,诗歌呈现出的境界就不同了。“香稻”和“碧梧”等物都是长安的物产,而恰好此时诗人身居巫峡,颠沛流离已经七年,抚今追昔,难免伤怀,将“香稻”和“碧梧”置于句首,表现出诗人对过往的追忆,将身世飘零之感寄寓其中,诗歌的境界因此提升,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

作为语文教师,有必要在解析诗歌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领会诗歌中蕴含的形式美、意境美和语言美,使学生爱上中国古典诗歌。

参考文献:

[1]王小玲.浅谈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美[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1,16(1).

[2]芦春雷.浅谈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语文古诗教学[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09,(11).

[3]吴桐.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古典诗词教学[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