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段注校引《释名》的意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段注校引《释名》的意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者简介:夏琼(1987—),女,汉族,湖北武汉人,学生,汉语言文字学硕士,单位:湖北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研究方向:文字学

摘要:东汉刘熙的《释名》是《段注》引用的重要书籍之一,本文主要从文献训诂的角度,对段注校引的《释名》进行研究,从而总结段玉裁在《释名》研究史上的地位和贡献,以及段引《释名》在注解《说文》中的目的和意义

关键词:《段注》;《释名》;意义

在《段注》中,段玉裁征引了大量文献,《释名》就是其中之一。经统计,《段注》一共有87个部首,253个字头引用了《释名》的释义观点,其中原文引用《释名》材料的内容共219条。

第一节 段校《释名》对注释《说文》的意义

第一,段玉裁引用《释名》的最主要目的是给《说文》释义提供佐证或解释,这类情况很多,例如:

1、殡:

《说文》:“死在棺,将迁葬柩,宾遇之。”

《段注》:“《释名》亦曰:‘于西壁下涂之曰殡。殡、宾也,宾客遇之。言稍远也。’”

案:《释名》曰:“于西壁下涂之曰殡。殡、宾也,宾客遇之。言稍远也。”段注原文引用《释名》佐证《说文》“殡”。

第二,《说文》释义为义训,段玉裁则引用《释名》声训,提示《说文》所释字词之语源,例如:

2、亭:

《说文》:“民所安定也。亭有楼。从高省,丁声。”

《段注》:“《释名》曰:‘亭、停也。人所停集。’”

案:《释名》原文曰:“亭、停也。人所停集。”段注原文引用《释名》,从“亭”的功能提示语源。

第三,《段注》引用《释名》有时也顺应《说文》释义,对其作进一步扩展,一般表现为对该字所代表的同类事物、动作行为等的扩展补充,或者对该字的功能、性状、作法等方面的扩展补充,很多时候类似于辨析同义词。例如:

3、走:

《说文》:“趋也。从夭止。夭者、屈也。凡走之属皆从走。”

《段注》:“《释名》曰:‘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

案:《释名》曰:“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段注引“步、行、走、趋”作同类词的辨析。

第四,《段注》引《释名》可以补充《说文》释义之外的其他义项,主要是其引申义。例如:

4、跽:

《说文》:“长跽也。”

《段注》:“《释名》:‘跽、忌也。见所敬忌不敢自安也。’”

案:《释名》:“跽、忌也。见所敬忌不敢自安也。”《段注》引《释名》补充“跽”的引申义——“畏惧”。

第五,段玉裁有时通过引用《释名》指出《说文》释义的可疑之处。例如:

5、雰:《说文》:“氛或从雨。”

案:《段注》:“按此为《小雅》‘雨雪雰雰’之字。《月令》:‘雰霧冥冥。’《释名》:‘氛、粉也。潤气箸草木,因冻则凝,色白若粉也。’皆当作此。‘雰’与祥气之‘氛’各物。似不当混而一之。”段氏引《释名》,怀疑“雰”与“氛”当为两个释义不同之字,“雰”应为《释名》之“氛”,而《说文》之“氛”当是“祥气之‘氛’”。

第二节 段校《释名》在《释名》研究史的意义

段氏引用的《释名》,并非是他人校释本《释名》,而是来自其本人校勘的《释名》。早在毕沅《释名疏证》成书之前,段氏就已经完成了他的《释名》校释手稿。在《释名疏证》中,毕沅一共引用了11条段氏的《释名》观点,并明确标明“从段校本改”,“从段校本增”等。在这11条例句中,有10条不见于《段注》。吴志忠校释《释名》共引用段氏说两处。任继昉在《释名汇校》的注释中引用段氏校改《释名》超过200条,其中有大约80条为段氏,一无二的校释。例如:

a、《释天》:“甲,孚甲也。”毕沅云:“今本作‘孚也’,从段校本增‘甲’字。”

案:《说文》:“甲,东方之孟,阳气荫动,从木戴孚甲之象……”《史记·律书》:“甲者,言万物剖孚甲而出也。”①《释名·释言语》:“浮,孚也,孚甲在上称也。”可见,“甲”即为“孚甲”。

b、《释丘》:“道出其前曰‘载丘’,在前,故载也。”任继昉注:“段玉裁注:‘当从《尔雅》作‘戴’。’”

案:《尔雅》:“途出其前戴丘。”②“载丘”应当是“戴丘”。段氏校订正确。

此外,《段注》校引《释名》中有很多是发前人所未发,对《释名》的校释工作很有参考价值。例如:

c、埴:

《说文》:黏土也。从土,直聲。

《段注》:《释名》:“土黄而细密曰埴,埴、膱也,黏昵如脂之膱也。”

《释名》:土黃而细密曰埴,埴、腻也,黏昵如脂之腻也。

案:“膱”字义为“油败也”③,而“腻”《说文》字义为“上肥也”。仅从字义而言,《释名》用“膱”或“腻”都能解释得通顺。然而,《释名》是运用声训来解释字义的。因此,“膱”与“腻”必须满足声训的要求,即必须与“埴”音同或音近。“埴”,《集韵》为职类,《广韵》为常职切,属于职部;“膱”,《广韵》为之冀切,也属于职部;“腻”,《广韵》为女利切,属于脂部。“埴”“膱”两字与“膩”不同韵部,“埴”与“膱”同音,而与“腻”字读音不相同,也不相近。因此,“腻”字不能成为“埴”的声训字,而“膱”却可以。段注校引“埴”为“膱”非常正确。《释名疏证》、吴志忠校本也都作“膱”。

d、痳:

《说文》:疝病也。

《段注》:《释名》曰:“淋、懍也。小便难懍懍然也。”

《释名》:痳、懍也。小便难懍懍然也。

案:据《汉语大字典》,“痳”同“麻”,有两个释义:一是感觉不灵或全部丧失;二是表面粗糙有斑点。可知,“痳”的两个释义并不是《释名》所指之义。相反,“淋”则有此义。《汉语大字典》引《素问》说:“小便黄赤,甚则淋。” 按照医学的术语,“淋”病是由淋病双球体引发的尿道发炎化脓之症。段注将“痳”校订为“淋”非常正确。施惟诚刻本也作“淋”。(作者单位:湖北大学)

参考文献:

[1](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0月第一版。

[2](汉)刘熙撰,(明)毕效钦校刊.新刻释名.(日本)明历二年丙申九月日,富仓太兵卫,手抄本.

[3](汉)刘熙撰.释名疏证补.四部丛刊本(上海涵芬楼借江南图书馆藏明嘉靖翻宋本影印)

注解:

①摘自《史记》(西汉)司马迁著,《武英殿二十四史本》,http:///shiji/lv-shu/zh

②摘自《尔雅注疏》,(晋)郭璞注,(宋)邢昺疏,《武英殿十三经注疏》,http:///er-ya/shi-qiu/zh

③摘自《玉篇·肉部》,北京市中国书店,1983年9月第一版,第1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