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规范高校定密工作的几点建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规范高校定密工作的几点建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高校保密工作是保守国家秘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定密责任人制度、定密评价标准、定密指南和定密审查机制等四个方面,探讨规范校定密的具体措施,以完善高校的保密工作。

关键词:高校 定密

定密,是机关、单位依据法律规定行事定密权,依照法定程序将信息确定为国家秘密,并确定其密级、知悉范围和保密期限的过程。在高校保密工作中,定密是保密的前提和基础,是高校保密的基础工作。只有明确具体的秘密,高校的保密管理才有具体的工作对象和目标,各项保密制度和措施才能围绕具体的秘密来实施。

新颁布的《保密法》规定:“机关、单位违反本法规定,对应当定密的事项不定密,或者对不应当定密的事项定密,造成严重后果的,由有关机关、单位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可见,不规范的定密也可能会被追究法律责任。有密不定、随意定密、一定终身、标志错误等都属于不规范定密。定密不规范,不但会增加管理秘密的成本,而且有失国家秘密的严肃性和科学性。

规范的定密工作,不仅有利于形成科学的定密机制,而且有利于缩小定密范围、减少模糊定密行为,实行精确高效的管理。因此,建立高校保密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保障高校信息安全,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规范高校的定密工作。

一、健全高校定密责任人管理制度

新《保密法》借鉴美国、英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定密工作方法,规定实行定密责任人制度,即由专门的定密责任人具体负责不同单位国家秘密的确定、变更和接触工作。采用这种“先定人,后定密”的方式,一方面可以落实定密责任人制度,定密人员必须对所定的秘密负完全责任,在定密文件上标明定密责任人的姓名、所属部门及职务,同时按照法律规定处理违反定密权的行为,有效避免了定密的随意性;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减少定密数量,降低保密管理的成本,通过严把关,管理好真正需要保密的事项。

(一)开展定密责任人岗位培训

健全高校定密责任人制度,首先要开展定密责任人岗位培训。定密责任人在上岗前,要对其进行专门的业务培训。对于高校不同部门、不同性质单位的责任人,其培训应根据实际需要按不同方式组织,实施不同科目的业务培训。通过培训,使定密责任人真正成为各单位部门定密工作的行家里手。

(二)对定密责任人实施动态监督管理

高校要建立定密责任人的动态监督机制和奖惩制度,特别是要加强对定密责任人的流动性管理。高校定密工作委员会应制定相关管理规定,对责任人因公出国、职务升迁、工作变动、离岗等提出具体要求,建立定密责任人数据库,进行动态管理。同时,还要建立权益保护和激励机制,对定密责任人的合法权益,通过岗位津贴等行事予以保障;对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取得成绩或出现问题的责任人,要做到奖惩分明。

二、明确高校定密评价标准

在评价某个项目是否时,要考虑众多因素,只有将那些保护起来比公开对国家更有利的信息列入保密范围,才能更好地维护国家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明确高校定密评价标准,不仅要考虑信息可能造成的危害,还要考虑保密成本。

(一)考虑信息泄露可能对国防和军队造成的危害

国家保密局《关于定密工作中有关问题的复函》规定:在对照保密范围时,应对该事项“是否关系国家或军队的安全和利益”,“一旦泄露是否会给国家或军队造成损害,能造成多大损害”,“该事项是否具有可保性”等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其密级。定密时具体的考虑因素如下:

是否有利于其他国家了解我国国防及军事动向;

是否有利于其他国家掌握特定时期的敏感资料;

是否有利于其他国家研发、改进或生产军事装备器材;

是否对对外关系、军备谈判或条约义务造成不利影响;

是否对国家或国防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是否对保密计划的可靠性造成不利影响。

其次,还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一是否会暴露与国家优势相关的重要技术领域;二是否会暴露出薄弱或知识雄厚的技术领域;三是否会暴露出某种研究进展,或确定工艺的关键操作参数等。

(二)考虑保密成本

所谓保密成本是指为保护国家或军队秘密需要耗费人力、物力总和,以及因秘密泄露导致国家或军队利益受损的程度。包括保密管理成本和保密政治成本。如果“保密成本>被保护对象的价值”,或者“保密代价+公开后可能取得的利益>泄露可能给国家或军队造成的伤害”,则要么无须保密,要么降低保密等级,或者分割秘密,突出保密重点。

三、制定高校定密指南

定密指南就是就是指导定密的文本形式,是各个具体业务部门根据国家、军队和行业制定的秘密范围和密级划分规定,结合本单位日常业务所涉及的事项和信息,进一步细化出台的关键词库。科学定密要考虑的深度、范围、等级、事项数量和时间长短。制定定密指南可以细化定密责任人的定密规范。

(一)定密指南的作用

定密指南是美国定密机制中的进行派生定密的依据,主要是为了克服定密人的主观性。《保密法》规定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事项。其中,“国家安全”是最高的国家利益,具有较大的客观性;而与“国家安全”并列的“国家利益”的含义则很宽泛、很模糊。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杰里尔·罗塞指出:“国家利益显然是一个主观的概念,不同人对国家利益有不用的界定。”因此,定密责任人在定密过程中,涉及到国家利益的界定存在很大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高校定密指南能搞指导定密责任人据分具体信息中必须被定密的部分,以及每一部分信息中所需设置的密级和保密期限。这有利于定密责任人能够更好更准确地定密,有效地处理那些同国家利益相关的信息。

(二)定密指南的内容

借鉴美国定密指南的内容,高校定密指南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说明定密指南的主要内容;

规定定密权与定密范围;

确定定密责任人的工作职责;

准确说明受保护信息的要素;

说明每项信息所使用的密级;

对每项信息要素规定解密指令或者免除自动解密的种类;

说明定密理由,引用适当的定密范围类型。

制定定密指南之前,制定者要深刻了解国家有关定密、解密、降密、标志的规定。同时,制作者要尽可能地向指南的使用者寻求一件,以符合定密的实际情况。在可能的情况下,制作者不仅要在高校内部进行交流,也应与制定类似知道内容的其他高校进行交流,以确保定密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四、完善定密审查机制

定密审查是对定密责任人提交事项的密级、保密期限及定密依据进行的审核。完善高校审查机制应将定密审批与专家审核相结合。

(一)实行定密审批制度

应按照《保密法》的规定,对定密责任人提交的定密事项进行定密审批。定密审批应有高校保密工作委员会对各部门提交的定密事项提出初步定密建议,由主管领导审核,高校保密委员会主任审批。

(二)增加专家评议

对于专业性较强的特殊事项,可在审批程序中设立专家评议环节,成立定密审查专家委员会,有专家对不明确事项、有争议事项进行讨论,并作出事实认定,提出定密审批的建议,最终由高校保密委员会主任作出结论。

定密工作专业性强、环节多、涉及面广,要实现科学定密,就要规范高校的定密工作。在深入学习、认真领会并切实贯彻《保密法》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完善高校定密机制的途径,以适应新形势下高校保密工作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宇,姚宏林,吴忠望.科学定密机制研究[J].保密科学技术,2011,(5):42-46

[2]高波.美军定密制度研究[D].湖北: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

[3]李立.高校保密工作中定密机制完善的思考——以《保密国家秘密法》修订为基础[J].改革与开放,2011,(8):12-13.

[4]李旻.我国科技保密的定密机制及其法律完善——以高校为视角[J].科技与法律,2009,(3):64-66.

作者简介:徐骙涛;出生年:1989年生人;性别:男;民族:汉族;籍贯:山东泰安;工作单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研究生一队 职称:学员;学历:硕士研究生 王启龙;出生年:1988年生人;性别:男;民族:汉族;籍贯:山东烟台;工作单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研究生一队 职称:学员;学历: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