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形式下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形式下信息技术教学反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对课程与教材的反思

1 信息素养的培养是新课程的目标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是培养学生以信息素养为基础的信息技术能力,形成为适应在信息社会生存、终生学习和持久发展所必须的基础能力。

是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开发智力、受人以渔的教学过程中实现“两个素质”教育。教学中要时刻注意信息技术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更不是片面追求“学而致用”的职业培训,而是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来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他们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

2 教师要善于驾驭教材并渗透德育教学

虽然教材和教参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情景、学习资源以及一定的学习流程,但教材只是教学资源之一,仍需要教师结合网上、杂志上的优秀案例资源驾驭教材,仍需针对不同的学校情况、教学实际及教学对象特点,对包括教材在内的学习资源进行有效的组织和扩充。只有源于教材而不依赖教材,我们的课堂才有可能是“活”的,才有可能为学生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例如在讲解第一册(上)《智能ABC输入法》这个知识点时,考虑到书本内容比较理论化,根据本校学生数量多的实际情况,我先播放一段学生在楼道内拥挤、冲撞、摔倒的情景动画,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出楼道礼仪:礼让、右行、轻声、慢步。然后要求学生将词语输入电脑并打印出来贴到楼道里,鼓励大家共同遵守。紧接着设计一系列文明用语:团结、友爱、互助…….由学生练习词语输入法。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和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处理教材并渗透文明礼仪知识,以便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培养信息技术素养的同时,也培养了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学习习惯。

二、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反思

在新课标下教学模式的核心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器和知识灌输的对象;老师则应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和课堂的主宰。

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任务驱动式、主题式、研究学习式、探索式、分组协作式等多种形式,其中任务驱动和分组教学模式已经渗透到我们的课堂中,但在实践过程中,这两种教学模式往往存在这样的误区。

1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少了学生的主动分析和规划。

如果学生只是完全被动的接受教师的安排进行学习,操作不熟练的学生都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些什么。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个任务都要考虑不同学生的需求精心设计,且要按照任务准备 任务提出任务分析任务规划任务操作结果评价任务完成等步骤有序地执行任务。教师应让学生明白布置任务的目的是什么,分析并提示怎么来操作或用几种方法来操作,操作过程出现问题应如何处理等。此外要善于运用分层教学策略实施教学,让不同起点的学生均能得到发展,因此设计任务时一般分为基本任务和综合任务,要确保所有学生能够完成基本任务;综合任务供有余力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任务完成之后要对学生作品从技术和应用等多个方面进行检查、展示、和点评,为学生创设展示自我的空间,在主动参与中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任务教学模式下教师扮演的角色是教学方案的设计者、教学资源的提供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研究成果的评价者。

2 分组少了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分组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分组有时会变成组长检查一下各自小组任务完成的情况,小组学生之间并没有进行真正的协作学习、相互交流,这种“分组”流于形式,还不如不分组的教学效果好。在小组合作的方式上面,要培养学生相互间的配合默契。要让每一个成员明确他们的任务。组长,要分配好组员的工作,并可以把学习任务再细分,分配给每一位同学,并且要协调好组员之间的合作。要合理利用有特长的组员,发挥组的优势。组员,要积极接受组长分配的任务并且认真努力的完成。要提醒学生只有大家团结合作了,整个组往共同的目标奋斗,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在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模式过程中,教师还必须贯穿以下两点

1 要善于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教材为学生和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了直接的指导,学生上课是有个不好的习惯,就是上课不带课本,就算是带了,能够自觉看书的很少,以为听教师讲就够了,本学期我尽量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理解教材中所介绍的信息技术知识及思想方法,并有意识的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特别是对于理论性较强的内容,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很枯燥,有时我就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我根据学生阅读的内容以竞答的形式设计相关的填空,选择,思考题,让学生经过阅读教材并交流讨论用自己的语言来组织答案。

2 要善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它的实质就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发现新事物,研究新方法,探索新思路,提示新规律,解决新问题。发散思维除去具有思维的一般属性外,其最大特点就是发散性。即对问题不急于归一,而是提出各方面的设想和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经过筛选找到比较合理的结论。对未知的东西,敢大胆去设想,又把已知的东西敢大胆提出异议,对陈规敢于突破。在教学中根据这些特点去进行训练,改变学生唯命是从的传统的束缚式的思想方式,无疑是素质教育和适应时代所需的开拓性和创造性人材的需要。那么如何进行这方面的培养呢?

我在让学生练习整理文件夹时,我特地设置了这样一题。有两个文件夹-“语文”和“日记”,一些文档-“古诗”、“日记”等,要求学生整理好他们的文件夹。学生产生了意见的分歧。有的小组把“日记”放在了“日记”文件家中,有的却放在“语文”文件夹中,理由是他们的日记是在语文课中学习的,所以放入“语文”文件夹。其实各有各的道理,管理文件夹是根据自己的爱好等进行管理的,所以只要自己认为合适的,都是可以的。

三、对教师个人素质的思考

信息技术教师的任务比较重,在某种程度上,信息技术教师不但要专业知识过硬,还要整合其他学科的学习,因此必须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和行为习惯,做一个擅长技术的教师、擅长教学法的教师、

教学——用心才能教好!在跟学生广泛交往、用心投入教学工作中,我越来越意识到教学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用心教学,才能尽到身为人师的根本职责。我们应该把课堂看作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用心设计、用心实施、用心经营,用学识打动学生,用知识吸引学生,用思想引领学生,用思维锻炼学生。

1、 走进学生心灵,教育从这里起步

教师的教育行为,只有在得到学生真心的接受并予以信任的前提下,才有可能产生效果。那些能被学生接受的教育,才有机会对他产生影响。同样,潜移默化的长期影响才有可能、有力量改变一个人——厌学的变得喜欢学习了,学业成绩好的变得更加优秀了,懒散的变得勤快了,表现出色的更加精益求精……通过教育培养人、造就人,这就是教育的本质和魅力!因此,我觉得教育要从了解学生开始,要走进学生心灵,真实地了解他们的基础现状、性格特点、心理需要等各个方面,尊重他们,在彼此交往中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信任关系,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成就感。这样的教育才会有所作为。

2、 用心经营课堂,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作为教师,我时刻记住,教学只是一种帮助,一种服务,一种引领。我只是在帮助和引导学生发掘自己的潜能,养成优秀品质——勤劳、诚实、乐于思考等,引领他们学习知识、健全人格。我们有责任去经营好课堂,建设好课堂。因此,要对课堂有设计、有目标、有方法、讲效益,在日积月累中课堂会成为教育最能产生影响和作用的地方。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技术性强,新软件层出不穷。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必须坚持充实自己,与同行多进行交流,做到勤研善教,使自己的业务能力不断提高,以保证知识结构跟上现代科技发展的速度,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