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面罩复合口咽通气道与喉罩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气道管理中的效果比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面罩复合口咽通气道与喉罩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气道管理中的效果比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观察面罩复合口咽通气道与一次性双管喉罩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气道管理效果。 方法 择期拟行全身麻醉乳腺癌根治术患者4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35~64岁,体重46~76 kg,体重指数

[关键词] 面罩;口咽通气道;喉罩;乳腺癌根治术

[中图分类号] R6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11(c)-0179-03

Comparison of airway management effect of face mask oral airway and laryngeal mask airway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undergo radical mastectomy

TONG Bao-feng YANG Kai SUN Yan

Anesthesiology Department,Central Hospital of Fuxin City in Liaoning Province,Fuxin 123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airway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of facemask-oral airway (FMOA) and supreme laryngeal mask airway (SLMA) in radical mastectomy. Methods 40 cases scheduled for general anesthesia radical mastectomy were chose.The basic conditions of the patients were:ASA wereⅠorⅡ, age ranged from 35 to 64,weight ranged from 46 to 76 kg, BMI

[Key words] Mask;Oropharyngeal airway;Laryngeal mask;Radical mastectomy

乳腺癌根治术常在气管插管或喉罩麻醉下完成[1],由于该手术的操作区域在上胸及腋窝部,手术时常需推挤或压迫胸部,可致气道阻力增加,另外还常需变动患者及改变手术床倾斜角度,易造成喉罩位置偏移、漏气等情况。由于手术区域距离口面部较近,手术助手有时又需站立在患者头侧,常影响麻醉医师对患者气道的观察和处理,因此该类手术仍需建立一种结合气管插管和喉罩优点的气道[2]。口咽通气道操作简单,前端对咽喉部刺激小,面罩轻度受压、偏移,通气不受影响。一次性双管喉罩用于乳腺癌根治术的报道较多,而面罩复合口咽通气道的报道较少,本研究通过与一次性双管喉罩进行比较,拟评价面罩复合口咽通气道用于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气道管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选取2012年6月~2013年7月,择期拟行全身麻醉乳腺癌根治术的女性患者40例,ASA分级Ⅰ~Ⅱ级,年龄35~64岁,体重45~76 kg,体重指数

1.2 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麻醉前30 min肌内注射阿托品0.01 mg/kg。入室后开放静脉通路,诱导前滴注乳酸林格液8 ml/kg。常规监测无创血压(NIBP)、心电图(ECG)、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呼吸频率(RR)。面罩吸氧5 min,麻醉诱导:置入前5 min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4 mg/kg,前4 min芬太尼3 μg/kg,前3 min维库溴铵0.1 mg/kg和依托咪酯0.3 mg/kg。麻醉维持:用异丙酚4~8 mg/(kg·h)及瑞芬太尼0.15~0.4 μg/(kg·min)进行麻醉维持。维持血压和心率在正常范围。手术开始时追加芬太尼1 μg/kg,清扫淋巴结时追加芬太尼1 μg/kg和维库溴铵0.03 mg/kg。缝合切口时停用异丙酚,手术结束停用瑞芬太尼。

1.3 选用通气道标准

两组患者均选用合适的面罩,F组选择合适的口咽通气道,其长度相当于从门齿到下颌角的长度[3]。S组50 kg以下患者选3号喉罩,50 kg以上患者选4号喉罩[4]。

1.4 通气道置入

F组患者用生理盐水冲洗口咽通气道,顺着舌的弯度置入,将舌及会厌从咽后壁抬起以形成气体通道。面罩通气,气道无梗阻,10 ml/kg潮气量下面部无漏气,吸气末气道阻力≤25 cm H2O(1 cm H2O=0.098 kPa)用四头带固定面罩(面罩固定前,气囊下缘涂适当医用凡士林)。S组患者用生理盐水冲洗喉罩,常规置入,维持套囊压力在40~60 cm H2O[5]。成功标准:两侧胸廓起伏良好,听诊双肺可闻及清晰的呼吸音,无气体从口咽部或引流管处露出,PETCO2波形图正常,胶带“X”型固定牙垫部。若2次置入不成功,则为置入失败,改行气管插管。两组置入成功固定完成后行机械通气,氧流量2 L/min,潮气量8 ml/kg,通气频率12次/min,吸呼比1∶2,维持PETCO2 35~45 mm Hg(1 mm Hg=0.133 kPa)。

1.5 通气道拔除标准

待患者自主呼吸、意识恢复,在脱氧时SpO2>90%,保护性反射恢复后拔除通气道,面罩吸氧。

1.6 监测指标

记录首次置入成功率、置入时间(F组为开始置入至四头带固定面罩连接麻醉机呼吸回路的时间,S组为开始置入至胶带固定牙垫部连接呼吸回路的时间)、气道密封压(将氧流量调至3 L/min,停止机械通气,关闭麻醉机气道泄气阀门,使呼吸环路内压力逐渐增高,以面部或口咽部出现漏气时的气道压力为气道密封压,当气道压力达到40 cm H2O时停止测试,视密封压为40 cm H2O)及术中气道压。记录术中漏气、低氧血症(SpO2

1.7 统计学分析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麻醉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及拔除通气道时间的比较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和麻醉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及拔除通气道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两组患者通气道置入情况、密封情况及不良反应的比较

两组通气道置入成功率均为100%,与S组比较,F组首次置入成功率评分升高,置入时间更短(P0.05),F组血迹残留和咽喉疼痛发生率降低(P

表2 两组通气道置入情况、密封情况的比较(x±s,n=20)

与S组比较,*P

2.3 两组患者满意情况的比较

F组所有患者都满意,S组有3例不满意,不满意度为1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是由于样本量不足引起的,但是F组满意度有一个上升的趋势。

3 讨论

本研究面罩复合口咽通气道与一次性双管喉罩首次置入成功率均较高,且均无失败转气管插管的病例。两组的首次置入失败与型号和个体差异有关,更换一个相邻型号的通气道后置入成功。两组比较F组置入时间更短,这可能与面罩复合口咽通气道的弯曲度设计更符合口咽喉部的生理解剖曲度,不需要像一次性双管喉罩反复冲放气囊调整,提示面罩复合口咽通气道较一次性双管喉罩置入更简便易行,且对对位准确性要求不高。

良好的气道密封压可以提供良好的正压通气环境,通常认为气道密封压>20 mm H2O即可实施有效正压通气[6]。本研究中F组面罩密封压为27.9 mm H2O,与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pO2、PETCO2和气道压是目前临床监测通气效果的主要指标[7],均在正常范围内,提示面罩复合口咽通气道的气道密闭性可靠。可有效满足乳腺癌术中推压胸部等各种因素所致气道压力的变化。本研究中S组有4例患者因术中推挤或改变时发生气道压增高和漏气,而F组无此现象发生,说明四头带固定面罩(气囊接触患者部位涂抹凡士林)稳定性相对更佳。

本研究结果表明,F组血迹和咽痛发生率低于S组,原因可能是一次性双管喉罩的通气囊气体抽空后远端硬度增强,锐利角增多,使得置入操作不顺畅时擦伤口咽部黏膜,导致血迹。咽痛可能与黏膜擦伤、罩体气囊压力和术中位置变动有关[8],而面罩复合口咽通气道置入顺畅,材料柔软,对口咽部和喉周组织黏膜损伤小,但两组咽痛较轻微且恢复较快,术后24 h未出现咽痛病例。两组通气道均用生理盐水冲洗,患者苏醒后无口内异物(异味)感。

综上所述,面罩复合口咽通气道与一次性双管喉罩均可应用于全身麻醉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气道管理。气道密封效果好、安全可靠。面罩复合口咽通气道比一次性双管喉罩易于置入,固定稳定,且首次置入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少。面罩复合口咽通气道在各医疗单位普遍存在、成本廉价,广泛使用可有效减轻国家和患者在医疗上的经济负担,更符合现有国情。

[参考文献]

[1] 郑颖,连文洁,汪春英,等.喉罩与气管插管用于全麻乳腺癌根治术的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7,23(4):221-223.

[2] Joseph RB.喉罩麻醉原理与实践[M].岳云,田鸣,左明章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93-194.

[3] 安刚,薛福善.现代麻醉学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327.

[4] 陈彦青,吴晓丹,皱聪华.喉导管与SLIPA喉罩用于肥胖患者腹腔镜手术气道管理效果的比较[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2,32(6):713-715.

[5] 郎宇,王天龙,姚东旭,等.喉罩套囊合理充气容量的探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26(5):409-411.

[6] Keller C,Brimacombe JR,Keller K,et parison of four methods for assessing airway cuff pressure with the laryngeal mask airways inpatients[J].Eur J Anaesthesiol,2010,27(7):598-601.

[7] Hooshangi,Wong DT.Brief review:the cobra perilaryngeal airway(cobra PLA)and the streamlined liner of pharyngeal airway(SLIPA) supraglottic airways[J].Can J Anaesth,2008,55(3):177-185.

[8] Zhang J,Zhao Z,Chen Y,et al.New insights into the mechanism of injury to the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associated with the laryngeal mask airway[J].Med Sci Monit,2010,16(5):HY7-HY9.

(收稿日期:2013-08-30 本文编辑:林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