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和众多国家今年粮食丰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和众多国家今年粮食丰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世界粮农组织新近预测,今年全球粮食增产5%,可以达到粮食当年产量和当年消耗持平。但由于全球粮食库存水平依然处于历史低位,近期的粮食价格还在高位波动。

中国夏粮连续5年丰收,很多地方又在开始争取力夺秋粮丰收。就北半球来说,美国、加拿大、乌克兰、泰国等很多产粮国都在忙着或准备着粮食丰收。农业专家表示,这些国家的粮食丰收将会阻止全球粮价的进一步上涨,而中国的粮食丰收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欧洲粮仓”乌克兰

乌克兰是个农业大国,有“欧洲粮仓”的美誉。农民对粮食收割仪式也非常重视,收割的“第一捆粮”要系上红绸带,带回家像贡品一样保存。

今年的乌克兰是个值得喜庆的粮食丰收年。据乌克兰农业政策部最新预测,该国今年粮食产量将达到4300万吨,而2007年的粮食产量仅为2930万吨。乌克兰国家粮食储备部门按照政府的部署,也积极展开了夏粮的收购工作,收购价格高达每吨1200多格里夫纳(1美元约合4.85格里夫纳),基本与国际市场上的价格持平。

在全球能源和粮食价格不断上涨的背景下,乌克兰媒体也对今年粮食丰收给予了特别关注。有的媒体甚至称,乌克兰找到了自己的“石油”,认为乌发展粮食生产有潜力、有前景。

泰国农民大米收获赚了大钱

进入丰收季节的还有世界第一大米出口国泰国。多年来,泰国粮食生产一直保持稳定的产出,没有发生严重的大灾减产现象。据了解,泰国稻米今年大丰收,主要原因是受大米国际价格猛涨的带动,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原来大部分地区一年只种一季最多两季,现在开始种三季稻。另外许多闲置多年的土地也被利用起来。

国际米价今年大幅波动,上涨时一飞冲天,从每吨300美元升到1100多美元,如今又快速下降到七八百美元。泰国的大米出口商也经受住了磨难与考验。

曼谷北部大城府一个村庄的农民苏隆一家算了一笔账:他家一共种了17莱(1莱约合2.4亩)水稻,每莱能产800公斤稻谷。今年化肥、种子、农药都涨价了,包括租用插秧机、收割机的价格也上涨了,可是因为产量提高了,他家还是净赚7.5万铢。他对这样的结果非常满意,苏隆说,他们头天收割,第二天就把稻谷送到政府指定的碾米厂,拿到收据3天后就可以到农业合作银行领钱。泰国市场上平时的粮食储藏,主要来自这些碾米厂。今年全国申请参加收购的碾米厂有300家,经政府考核批准的有100多家。

美国和加拿大迎来丰收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粮食生产国之一和最大出口国,据美国专家预计,今年美国粮食产量有望再创纪录。美国

根据土壤和气候,把全国分为10个作物区,其中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和玉米。美国种植的小麦80%为冬小麦,头一年11月份播种,第二年6月份收割,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平原的中、南部地区。麦田现在已收割完毕。美国种植的春小麦是每年5月播种,9月到10月间收获。玉米也是美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有24个州种植,主要产区在美国中北部,玉米的生长季节和春小麦大体相仿,都是5月播种,10月收获,在美国,玉米和春小麦种植区交错,经常被相互轮种。因此,到了9、10月份,大丰收的场景又将在美国重现。

加拿大人繁忙的收获期在8月下旬,但由于家庭农场人手有限,每年农闲期又长达9个月,农忙期仅3个月,因此到了收获季节,农场主就会不惜高薪请短工帮忙。招聘农场短工的广告密布加拿大“草原三省”农业区的报纸和网站。

水稻、小麦和玉米收获最多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李国祥说,各国的粮食种植差异很大,与中国完全一致的国家不太多。整个北半球到了夏季粮食收获的季节,其中以水稻、小麦和玉米为主。世界头号粮食丰收大国还是美国。与美国不同,中国虽然粮食丰收,但还不是粮食出口大国。从全球来看,乌克兰、西班牙、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都在收获粮食。印度的粮食产量也不小,但也是自给为主,国际贸易地位不高。从品种的贸易量来看,泰国依然是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

在南半球产粮大国巴西和阿根廷,因为季节与北半球相反,正处冬季,还不是农作物大面积收获的时候。据了解,南半球大豆等已经在7月之前收获完,几个月前,阿根廷人也播种了冬小麦,等到10月份左右,当北半球迎来金秋时节时,南半球的人也要收获这一茬的冬小麦了。

北半球粮食丰收的意义很大,会阻止全球粮价的进一步上涨。对于很多非洲国家来说,粮食丰收还是一种奢望。非洲各国舆论普遍认为,农业大国有义务对非洲和其他缺粮国加强帮助,不仅仅是提供救济粮,更重要的是扶植这些缺粮国自身的小农经济。

泰国蓝实大学中文商学院院长洪风说,中国是个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中国粮食生产的情况,不光决定本国的粮食供应,也直接影响世界粮价。如果中国缺粮,会进一步加重目前尚未解决的粮食危机,从这个角度说,中国今年粮食丰收,是给全球吃了一颗定心丸。

乌克兰某农业咨询公司的市场分析师谢尔盖认为:“中国有13亿多人口,人均耕地又那么少,能基本解决粮食自给自足问题很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