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参与磨砺成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参与磨砺成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为推动“构建生命化课堂”课题的深化研究,学校邀请市教研中心张涛主任指导我校的学科教研。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张主任设计安排了一个系列教研活动,内容包括集体备课、观课议课、一课跟进三个环节。学校把这次活动安排给了生物组承担,学校领导、教研组长参与。组长又安排我执教《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一课作为研讨的载体。

一、活动过程简介

(一)集体备课

活动一开始,先是我交流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大家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再经过研究讨论达成了共识,形成了初步的教学方案。讨论结束后,我对教学设计进行了重新调整。

在讨论完教学方案后,教研组长发放了事先设计的观察量表(包括观察内容、观察位置安排及观察要求等)。大家经过认真的阅读、思考后,从“观察什么?”“意义是什么?”“记录什么?”“怎样记录?”几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修改意见和建议。随后,五位教师各自选了一个观察点并对观察量表进一步改进完善。

通过课前培训和研讨,老师们基本明白了观察要有明确的目标、观察点要放在教学目标的落实上、所观察的应是可视可感可测可记录的点、观察要细致到位、观察到的现象要及时记录等观察要点。

(二)观课议课

下午,我走进录播室上课。五位观课教师分别坐到了一个学生学习小组旁进行观察记录。

下课后,观课教师对观察到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为议课做好了准备。议课时,我先进行课后反思,然后各位观课老师根据自己的观察数据和分析结果,对课进行了评析,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通过这一次观课议课,发现了许多问题。在上课方面,如,通过对教学环节时间安排的观察,发现导入所用时间过长,进入主题太慢;小组合作学习时学生参与度不高等。在观课方面,如,有些观察点之间界限模糊,不易区分;有的观察点一个人看不过来,需要多人合作观察;有的观察结果不易记录等。

(三)一课跟进

根据大家的建议,我重新进行了教学设计。五位观课教师也根据第一次观课的使用效果对观察量表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部分观察量表如下:

1.教师时间安排观察(观察人:……)

观察目标:教学时间安排是否合理

观察维度:教师教学

观察视角:教学环节

观察点: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怎样?

2.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观察(观察人:……)

观察目标: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有效

观察方式:5名教师合作观察,每人观察一个小组。课前要了解各个学生学习水平。

观察维度:学生学习

观察视角:表达、倾听、互动

观察点: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过程、结果怎样?

第二天,我带着新的教学设计,各位教师带着新设计的观察量表再次走进课堂。开始了新的一轮观课议课……

二、参加活动感想

12月13日、14日,整个活动围绕“如何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与“如何上好课”两个主题展开,。这两天我全力以赴,全身心地投入到备课,修改设计,执讲,再修改,再执讲的过程中。

周末我先对这节课做了一定的准备,周一上午的三四节课张主任和生物教研组的全体教师在于校长办公室进行了集体备课,大家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提出了一些看法,比如可以将我国的生物多样性放在生物多样性的内涵提出后进行等。由于时间短对于这节课到底该怎么上我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利用中午短短的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重新设计了这堂课,下午第一节课第一次执讲。由于这已经是连续第四个周磨课,体力精力都有些影响,以至于上课时没办法投入,甚至出现“断弦”的情况,这堂课是应着头皮上下来的。课后进行了评课,晚上针对张主任提出的建议和问题,我认真琢磨对这节课进行了重新设计,第二天下午第二节课再执讲。课后再次进行了评课,教研活动结束后,我对两次执教过程进行了认真思考,感触颇多,下面从两个方面谈谈我的收获。

(一)深入认识了“教什么”的问题,充分认识到确立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及如何确立和达成教学目标。教师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做到时刻想着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研究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标准对本节课、本学年学生的具体要求,了解编者赋予本教材的训练和发展任务;二是要分析学生,明白当前学习阶段学生的认知基础况和思维水平。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切合本节课的三维发展目标。第一次设计并执讲了这堂课,课后张主任提出:让学生认识生物多样性有很重要的意义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然而我们该如何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应该是下节课的内容,而非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评课后自己对本节课进行了揣摩,并利用晚上时间重新研究教参查阅相关资料后重新确立了教学目标:一是知识目标,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三个内涵的关系;二是情感目标,感受生物的多样性;认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然而第二次执讲,教学过程中在对基因库的理解上花费了较多的时间,以至于让学生认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的意义这个目标和当堂检测没有时间完成。这样导致一方面制定的教学目标没有达成,另一方面,没能暴露学生对新知识应用上的不足。评课中张主任提出:课堂上教学目标不一定要展示出来,但是教师上课时心里应该时刻装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来进行教学活动。通过本次活动,我深刻认识到,确定教学目标,教师要做到胸存课标,心中有本,目中有人。

(二)进一步认识了“怎么教”的问题, 也就是选择什么方式来完成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比如第一次执讲,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说出了已知的生物种类的数量,从而得出生物多样性的第一个内涵即生物种类具有多样性,然后提出问题,“生物种类多样是由什么决定的?”,学生利用已学的知识得出生物多样性的另一个内涵即基因的多样性,继而得出生物多样性的第三个内涵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评课中有的教师提出:这样呈现知识的方式不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建构得出的,而是直接强加给学生的等。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自己仔细琢磨了这节课到底该怎么教,于是重新整理了教学设计。第二次执讲时,第一个环节是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的学习。先让学生说出认识的生物的名称,然后出示了很多不常见的生物图片,并通过认识的生物种类和生物圈中存在的生物种类的数量让学生充分感受生物种类具有多样性。在此基础之上,再通过已有的知识“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不同种生物的性状不同是由基因控制的,同种生物的性状也不同也是由基因控制的”从而让学生认识基因也具有多样性。按这样的顺序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的水平上,学生接受起知识来也相对容易些了。第二个环节是认识我国生物的多样性以及生物的多样性三个内涵之间的关系。我先引导学生说出我国生态系统具有多样性,通过环境多样决定生物种类多样,得出我国生物种类具有多样性,再由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从而得出我国基因的多样性。最后分析了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内涵之间的关系。评课中张主任提出,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内涵之间的关系完全可以在分析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同时一并得出,因为我国生物种类和基因多样性就是利用了三个内涵的关系推理出来的。会后我认真琢磨了张主任提出的建议,并深刻认识到教育内容应该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一定的关联。没有一定的直接经验,间接经验(书本知识)难以理解和掌握。对此,陶行知先生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接知如接枝。”他说:“我们要有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方才可以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体部分。”对此,“怎么教”也需要作出努力来激活、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直接经验。

两天的教研活动,我马不停蹄全身心地投入到备课、执讲、改课、再执讲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两天的时间很短,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消化吸收张主任、领导以及教师们的建议;同时又感觉两天的时间很长,因为不知这节课到底该怎么上更好,冥思苦想的过程感觉很漫长。第一天评完课后,当于校长说:“小张连续三个周都在参与磨课,确实挺累的……”此时,泪水止不住地流了下来,因为我感受到的不是领导对下属的理解,而是长辈对孩子的理解和疼爱。我想上好一堂课,但是结果总事与愿违。泪水不代表自己认输,就像张主任说的那样,“小张流下了幸福的泪水”。是啊,每一次磨砺都好比破茧化蝶的过程,它是痛苦的,但痛苦过后会领略到那份成长的美丽。

我甘作一只平凡的茧,因为我深信我会拥有化茧成蝶的那个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