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和法”与脾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和法”与脾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探讨“和法”与脾胃的关系。方法本文对中医治疗“八法”之“和法”的内涵进行了较深入的阐述,并从脾与胃的生理特点、发病机制等方面进行论述,两相印照,从而对 “和法”在脾胃病中应用的理论依据探讨。结论“和法”与脾胃关系密切,应用广泛。

【关键词】和法;脾胃;中医治法

作者单位:116013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和法作为中医治疗“八法”之一,临床应用广泛,在对脾胃病证的治疗中尤为常用。历来对和法与脾胃的关系,诸医家论述欠详。笔者仅以此文试就二者之关系探析一二,抛砖引玉,以期对和法理论及临床应用有所裨益。

1和法之义

中医理论的发生、发展受到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滋润。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所追求的“平衡”、“中和”也渐渐造就了中国古典哲学的基础-“和”。于是,“和”之思想就当仁不让地成为了中医理论的核心。和法作为治疗法则虽提出的较迟,但究其根本,在《内经》之中对“和”的思想早有阐述。《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曰:“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为圣度”,又云:“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血气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即阐述了人体阴阳之“和”是康健的前提。《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必先五脏,疏其血气,令其调达,以致和平”,又谓:“燥司于地,热反胜之,治以平寒,佐以苦甘,以酸平之,以和为利”,则指出临证治疗之目的-达到“和”之状态。这些论述对 “和法”的形成和演变具有指导作用。仲景对《黄帝内经》中“和”的思想进行了演绎及深化,于《伤寒论》中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和法”这一治疗法则,其小柴胡汤、桂枝汤即为代表方剂。后世医家对于“和法”的内涵和外延又进行了丰富及升华。“和法”不仅指调和营卫、和解少阳,“有清而和者,有温而和者,有兼表而和者,有兼攻而和者,和之义则一,而和之变化无穷焉”,从而使“和法”的范围逐渐扩大。 可见,和法之中融会了中医理论的核心内容-“和其不和者也”。

2脾胃的生理功能特点-相对相辅,相反相成

脾胃二者一阴一阳,一化一纳,一燥一湿,一升一降。脾胃位居中州,为气机运转之枢,气血生化之源,乃后天之本。二者阴阳相调,则脾胃乃和;纳化相谐,则气血有源;燥湿相济,则纳运得健;升降相宜,则气机始畅。

脾属阴胃属阳。二者位于中州,为阴阳相和之要地。《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此为中医学的病机总纲。由于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衡,因此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就是治疗的基本原则。脾胃为阴阳交和之所,上承阳而下联阴,故此脾胃阴阳的调和实乃人体阴阳相和的重中之重。

脾主化胃主纳。胃受纳、腐熟水谷;脾运化、吸收精微。二者相互配合,使水谷化为精微,以化生气血津液,供养全身。饮食营养和脾胃对饮食水谷的运化功能,对于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素问•玉机真藏论》云:“五脏者,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说明脾胃纳、化功能的正常与否关系到人体的生命活动及其存亡。

脾属湿胃属燥。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两脏燥湿相济,阴阳相合,方能完成饮食物的传化过程。喻嘉言曾曰:“脾胃者,土也。土虽喜燥,然太燥则草木枯槁,水虽喜润,然太润则草木湿烂。是以补脾滋润之剂,务在燥湿相宜,随证加减焉耳”。因此,脾湿胃燥,不可偏颇。燥属阳,湿属阴,二者相得则阴阳相平,脾胃才能正常发挥“气血之源”的作用。

脾主升胃主降。脾主升清,以升为用;胃主降浊,以降为和。《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气机升降为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动力,其表象在各脏皆有表现。脾胃位于一身之中,升降气机在此相和。脾气升,则水谷之精微得以输布,脾升则肝气疏泄、肾水上济;胃气降,则水谷及糟粕得以下行,心火下行、肺气肃降。气机升降推动和激发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而气机升降的枢纽乃在脾胃,脾胃的气机升降运动对全身气机及五脏气机的运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

3脾胃病机的特点-失衡失和,相联相系

3.1阴阳失衡脾胃互为表里,脾属阴,主乎血,胃属阳,主乎气,胃易燥,全赖脾阴以和之,脾易湿,全赖胃阳以运之,故一阴一阳,相济为用,协调完成。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将饮食物初步消化为食糜;脾主运化,将食糜转化为精微并输布全身,二者共同协作完成人体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胃阳的温运和胃阴的滋润,才能促使胃得以完成受纳食物,转运食糜,初步消化食物。饮食入于胃,赖脾之运化而达到吸收输布周身之能事。 “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始安”, 脾胃之阴阳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况脾胃同居中土,位阴阳交接之要,余脏腑列于四周,与其相生相克,病则极易累之。

3.2燥湿不济脾居阴位,喜燥而畏湿;胃居阳位,喜润而畏燥。二者相互制约,相反相成,互通有无,使燥湿平衡而和于中。脾易湿,胃易燥。脾为湿浸则脾阳受遏,运化失司;胃为燥临则胃阴被伤,受纳不能。诚然脾多为湿伤,胃多为燥害,但也可见脾燥及胃湿之证。脾虽喜燥而恶湿,亦不可过燥,脾过燥则胃液日亡,燥热内盛;胃虽喜润而恶燥,亦不可过湿,胃过湿则脾气渐消,痰饮内生。

3.3升降失调升降是机体生理活动的基本形式,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必然过程。《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升降出入,无器不有”,脾胃尤是如此,然脾气主升,胃气主降,并非绝对之论,而是脾与胃功能的相对特点。脾主升,即脾主升清之意,是指脾气能将饮微、津液上输于肺,再输布于其他组织器官而化生气血,营养全身。胃主降,即胃主降浊,是指胃能把饮食物消化为食糜,下灌入肠的过程。脾升和胃降,此二特性既相互制约,又相辅相成。升不足则沉,降不济则逆。故脾气升或胃气降有一个环节发生障碍,均会导致脾胃失调而发生病变。

3.4纳化失和脾胃二者同居中焦,受纳和运化为其基本的生理功能,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也极紧密。纳化失和会影响到其阴阳、燥湿及升降;而阴阳、燥湿及升降的失衡也必然导致纳化功能的失常。由于脾胃的重要地位,他脏之病亦易累及脾胃,从而出现纳化失和之象。 故此,临证之时应谨小慎微,通过其外在的表象来探循内在的病机。

4结语

中医学根基于中国本土哲学,从其一开始出现就受到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和”之思想的浸渍,在漫漫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又不断受其影响,从而使得“和”之思想贯穿其中。在中医体系中,脾胃地位重要,其位一身之中,居中央而统率四方,并为阴阳交接之要,升降平衡之所,不论从位置还是理论上而言都是“和”之要地。故此,对脾胃的研究,将“和”之思想融于阴阳、升降、燥湿、纳化之中,方为脾胃之要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