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见证奇迹 经历感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见证奇迹 经历感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6月18日,黎川县山洪暴发,数万人被困。

6月19日,资溪县城被洪水围困,多处山体滑坡。

抚河流域连日暴雨,抚河发生有记录以来最大流量的特大洪水。6月21日晚6时30分,抚河唱凯堤决堤,造成唱凯、罗针、罗湖和云山4个乡镇受淹,10万多人受灾,昔日的农桑鱼米之乡顿时成为一片泽国。

江西省立即启动最高级别的防汛应急响应,紧急成立“6.21”防汛指挥部,部署抗洪救灾工作。在生死攸关的紧急时刻,从中央到地方,从部队到群众,一场与时间赛跑,和洪水抗争的生命大营救迅速展开。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十多万群众被安全转移,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唱凯堤决堤后,作为首批进入灾区的记者,我们在紧张和忙碌的工作状态下度过了十多个日日夜夜。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灾难对于我们来说是一场考验,回想起在灾区采访的日日夜夜和所见所闻,心情始终难以平静。

一、自然灾害发生时,深入到一线采访,是记者最基本的从业要求和职业操守。每一位奋战在自然灾害一线的记者,都有着一个共同的信念和一份共同的执着,那就是希望看到自己的报道能够给受灾的群众帮上忙,能够为他们鼓劲。

6月16日以来,江西抚州连续出现强降雨,造成了严重的洪涝灾害,抚州各大媒体的记者一直都处于待命状态。21日,在得到唱凯决堤的消息后,笔者心里顿觉出大事了。作为一名参加过1998年抗洪抢险宣传报道的老记者,每年防汛期间,我都要去唱凯大堤采访。唱凯大堤保护着12万亩粮田,一旦出事 ,后果不堪设想。于是,记者立即电话联系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但是电话一直占线,好不容易知道指挥部设在孝桥镇政府后,立即在大雨中赶往指挥部。

当笔者赶到指挥部时,这里已经非常繁忙,市里主要领导都已到达,正在部署成立综合协调组、现场救援组、后勤保障及安置组、宣传报道组等9个组,对每个组的工作都一一提出了要求,并通过电话联系到了四个受灾乡镇的主要领导,部署救援转移工作,转移受灾群众的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不久,笔者从指挥部的工作人员那里了解到,省委书记苏荣、省长吴新雄得知唱凯堤决口后,立即明确指示抚州市委、临川区委及所属乡镇党委和村干部,当务之急不是堵决口而是救人;可以按照“乡自为战、村自为战”方式,在市里统一领导下迅速组织群众转移安置,做到“能上堤上堤,能上高处上高处,不能上高处的就地就近上楼”;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力量,动员一切可动员的人员,汇集一切可汇集的救援器材,把洪水中的群众全部安全转移出去。

第一时间,在指挥部附近参与现场救援的官兵驾驶着10余艘冲锋舟在大雨中冲进了黑暗,穿过地形复杂、电线交错的水平面,驶向离决口较近的何家、张家两个村庄进行救援。现场许多记者立即向指挥部要求随冲锋舟前去采访,但指挥部拒绝了记者们的要求,并告知记者:现在是抢救群众最关键的时候,必须集中一切力量去灾区,所有能调动的船只和人员都必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记者只能在指挥部等消息。

凌晨3点多,已有100多艘冲锋舟深入周边村庄,开展大规模搜救。事后,记者得知,21日之夜是抢救转移群众最困难的时刻,也是最佳的抢救时段。这一夜,指挥部动员了5000多人,400多艘冲锋舟、橡皮艇、木船、渔船连夜救援,当晚安全转移群众3.5万人。这一夜,也是时间与生命赛跑的关键一夜,是大家焦虑无眠的一夜。

二、新闻记者是为公众服务的社会工作者,在洪水灾难中,救援是我们的责任,媒体首先应该关注人的生命。不能为新闻而新闻。灾难面前,记者不能把“忠实地记录新闻”作为自己的唯一责任,而应该坚守媒体社会责任。

6月22日凌晨,天还未亮,笔者接到省台新闻中心电话,省台新闻中心已派出三路记者随抗洪抢险部队来抚州灾区采访,要求我们做好配合工作。在雨中,我们立即驱车前往福银高速公路罗针收费站等候。一上高速公路,记者就被眼前的景象吓了一大跳,公路两边一片,昔日的平原,如今变成一个巨大的湖泊,只留下一些房子颤微微地立在水中央,成为一个个零星的孤岛。实在难以想象前一晚十多万灾民是如何躲过这场灾难的。

高速道路还算畅通,我们很快就来到罗针收费站,这里已成了临时抗洪抢险营救点。灾情发生后,国家防总、省防总快速反应,各路救援人员和物资以最快的速度向抚州汇集。决堤不到12小时,装载1000多艘冲锋舟的大货车队已由武汉、合肥等地赶到这里,南京、连云港、漳州等地的部队官兵900多人连夜集结,也赶到了这里。某部副旅长陈建军告诉记者“凌晨接到命令,一个小时内就完成了准备,三点钟就赶到了机场……”专业舟桥部队的到来的确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冲锋舟卸载下来后迅速安装好引擎,很快就划破水面,向水中的各个村庄冲去。

看到一艘艘冲锋舟下水,笔者找到部队指挥部人员,请求登船随同前往决口处采访。没想到,指挥部人员一口回绝。他回绝的理由很简单,现在是救人的关键时候,记者上船,就要占一个人的位置,就要少救一位群众。决口已经十多个小时,救人要紧,有数万群众要转移,请记者理解。为了能更多地转移群众,笔者放弃了尽早前往洪水中的村庄采访的请求。直到下午五点,救援冲锋舟才放慢了节奏,记者开始被允许前去采访,登上了冲锋舟。

三、灾情就是命令,这些平常很不起眼的普通军人和干部群众,在关键的时候都成了不怕死的勇士,强烈的责任感驱使他们将生死置之度外。通过记者采访能留住名字的很少,更多的人都在默默无闻地奉献,他们甚至不被群众理解,但他们鼓起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在危难时刻与群众在一起,帮助群众度过难关。

救援工作刚开始,我们就得到一个非常不好的消息,天气预报说24日开始江西将再次出现强降雨,暴雨很有可能再次造成灾难,危及百姓生命安全。22日下午开始,指挥部加快了灾区群众转移力度,加快调配人力和物资。截至6月22日17时,共有指战员、公安武警消防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市县乡村各级干部等共1.5万多人投入抗洪抢险;有1000多艘冲锋舟、橡皮艇、渔船投入救援。

23日一大早,一位现场指挥的军官告诉我们:“如果明天下雨,暴雨会让水情更加复杂,冲锋舟也会短时间内被雨水灌满,无法执行救援任务。今天将是救援的关键时间。”救援力量在不断地加强,但转移出的灾民人数进展没有意想的快,主要原因是部分灾民难舍家园,心存侥幸,坚持在家里困守。记者在冲锋舟上遥看罗针镇,只见许多房子的一层已经完全被淹没,一些村民被困在楼房的二楼或三楼。虽然这样,他们还是不放心家里的财物,不愿意撤离,认为坚守几天水就会退去。一位媒体同行告诉笔者,他曾8次随武警官兵的冲锋舟前去救援,遇到坚持留守的群众已达13次。救援人员告诉记者,这些不愿意撤离的群众大部分是中老年人,看到救援人员到达楼下时,大多躲在家中不露面,就算救援人员喊破嗓子也没有用。救援人员只有不停地在村中不断来回巡查,采取喊话、进入内部搜索等方式寻觅被困人员,发放防汛指挥部特别印制的《告村民同胞书》,劝导村民抓紧时间迅速转移。

政府人员和官兵一次又一次上门做思想工作,这些人最终选择了撤离。截至24日,所有被洪水包围的村庄受困群众全部转移。在这场与洪水赛跑的生死战斗中,记者和同事看到听到了许多感人的故事:带病坚守抗洪一线近70个小时的临川区唱凯镇党委委员章冬水坚持不下火线,他第10次再去营救被困的灵山村80多岁的五保户李生发老人时,猛然晕倒在船头;景德镇军分区的官兵克服房子间距窄、树枝杂物多、水流湍急等困难,仅一个小时就救出42人;在冲锋舟无法进入的罗湖镇下楼村,江西省军区独立营的6名战士深夜跳进滔滔洪水中,救出受灾群众200余人……

四、自然灾害发生后,让广大群众害怕的不仅有危害本身,更包括对事件真实情况的茫然不知。媒体不但应对事件信息作忠实传播,充分满足群众的知情权,切实反映灾区群众的呼声和愿望,更重要的是从大量的新闻信息中提炼出鲜明的观点,运用自身的“话语权”,引导人们正确应对自然灾害。把握舆论的主动权,为全力应对自然灾害凝聚强大的力量。

决堤后,巨大的洪水造成灾区电力中断,通讯中断,被围困的群众了解不到外面的情况,极易产生心理恐慌。广播媒体特别是群众熟悉的当地广播媒体在这种关键时期可以发挥自己独特的优势。广播电台直播间不断与一线记者联系进行连线直播报道,第一时间向广大市民报道救援的最新情况;还有群众直接拨打电台的热线电话,请求救助。电台接到受困群众的求救电话后,都在节目中及时播报,并一一记录下来转给前线指挥部。有一位被困的村民给电台发来短信说:“洪水把我们困在家里,你们的报道却使我们了解了整个抗灾的情况和相关的信息,我们因此并不孤独和恐慌。”

灾情发生的第二天,抚州电台就打破常规节目编排,取消所有娱乐节目,根据灾情发展和新闻报道的要求,将全天节目打通,连续11小时直播抗洪救灾特别节目。在白天每个整点时段都增设了10分钟抗洪救灾新闻快报,实现了大容量、不间断播出,滚动播发最新的雨情、汛期、灾情和抗洪救灾最新进展,全方位开展抗洪救灾的宣传。在转移群众的宣传报道中,抚州电台还邀请相关专家来到演播室,为大家讲解科学防灾救灾知识,平息公众的恐慌心理;请相关领导及时抗洪抢险指挥部的权威信息,这些对广大人民群众客观理性地理解和判断形势,正确理解和支持党委政府采取的措施,稳定社会秩序、安定人心,提高人民群众灾后自救的意识和能力,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在节目进行过程中,很多听众通过电话和短信留言的方式表达他们对抗洪救灾各界人士的敬意和对受灾群众的慰问。

现在,十万群众已安全大转移,决口封堵也提前完成,抗洪抢险工作的重点将转移到灾后重建方面。我们记者依旧在忙碌着,忙着报道救灾、防疫、重建家园、恢复生产……作为一名普通的新闻工作者,我们是记录者,也是见证者。在这次抗洪抢险报道中,我们见证了48小时里创造的奇迹,经历了无数让我们感动的事情。可以说,每次自然灾害,都会有许多相似的故事。这些熟悉的故事,每一次都让我们感动,这种感动源自对职业精神的景仰,这种精神是媒体取之不竭的报道素材和精神财富。

(作者单位:抚州人民广播电台)

6月18日,黎川县山洪暴发,数万人被困。

6月19日,资溪县城被洪水围困,多处山体滑坡。

抚河流域连日暴雨,抚河发生有记录以来最大流量的特大洪水。6月21日晚6时30分,抚河唱凯堤决堤,造成唱凯、罗针、罗湖和云山4个乡镇受淹,10万多人受灾,昔日的农桑鱼米之乡顿时成为一片泽国。

江西省立即启动最高级别的防汛应急响应,紧急成立“6.21”防汛指挥部,部署抗洪救灾工作。在生死攸关的紧急时刻,从中央到地方,从部队到群众,一场与时间赛跑,和洪水抗争的生命大营救迅速展开。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十多万群众被安全转移,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唱凯堤决堤后,作为首批进入灾区的记者,我们在紧张和忙碌的工作状态下度过了十多个日日夜夜。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灾难对于我们来说是一场考验,回想起在灾区采访的日日夜夜和所见所闻,心情始终难以平静。

一、自然灾害发生时,深入到一线采访,是记者最基本的从业要求和职业操守。每一位奋战在自然灾害一线的记者,都有着一个共同的信念和一份共同的执着,那就是希望看到自己的报道能够给受灾的群众帮上忙,能够为他们鼓劲。

6月16日以来,江西抚州连续出现强降雨,造成了严重的洪涝灾害,抚州各大媒体的记者一直都处于待命状态。21日,在得到唱凯决堤的消息后,笔者心里顿觉出大事了。作为一名参加过1998年抗洪抢险宣传报道的老记者,每年防汛期间,我都要去唱凯大堤采访。唱凯大堤保护着12万亩粮田,一旦出事 ,后果不堪设想。于是,记者立即电话联系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但是电话一直占线,好不容易知道指挥部设在孝桥镇政府后,立即在大雨中赶往指挥部。

当笔者赶到指挥部时,这里已经非常繁忙,市里主要领导都已到达,正在部署成立综合协调组、现场救援组、后勤保障及安置组、宣传报道组等9个组,对每个组的工作都一一提出了要求,并通过电话联系到了四个受灾乡镇的主要领导,部署救援转移工作,转移受灾群众的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不久,笔者从指挥部的工作人员那里了解到,省委书记苏荣、省长吴新雄得知唱凯堤决口后,立即明确指示抚州市委、临川区委及所属乡镇党委和村干部,当务之急不是堵决口而是救人;可以按照“乡自为战、村自为战”方式,在市里统一领导下迅速组织群众转移安置,做到“能上堤上堤,能上高处上高处,不能上高处的就地就近上楼”;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力量,动员一切可动员的人员,汇集一切可汇集的救援器材,把洪水中的群众全部安全转移出去。

第一时间,在指挥部附近参与现场救援的官兵驾驶着10余艘冲锋舟在大雨中冲进了黑暗,穿过地形复杂、电线交错的水平面,驶向离决口较近的何家、张家两个村庄进行救援。现场许多记者立即向指挥部要求随冲锋舟前去采访,但指挥部拒绝了记者们的要求,并告知记者:现在是抢救群众最关键的时候,必须集中一切力量去灾区,所有能调动的船只和人员都必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记者只能在指挥部等消息。

凌晨3点多,已有100多艘冲锋舟深入周边村庄,开展大规模搜救。事后,记者得知,21日之夜是抢救转移群众最困难的时刻,也是最佳的抢救时段。这一夜,指挥部动员了5000多人,400多艘冲锋舟、橡皮艇、木船、渔船连夜救援,当晚安全转移群众3.5万人。这一夜,也是时间与生命赛跑的关键一夜,是大家焦虑无眠的一夜。

二、新闻记者是为公众服务的社会工作者,在洪水灾难中,救援是我们的责任,媒体首先应该关注人的生命。不能为新闻而新闻。灾难面前,记者不能把“忠实地记录新闻”作为自己的唯一责任,而应该坚守媒体社会责任。

6月22日凌晨,天还未亮,笔者接到省台新闻中心电话,省台新闻中心已派出三路记者随抗洪抢险部队来抚州灾区采访,要求我们做好配合工作。在雨中,我们立即驱车前往福银高速公路罗针收费站等候。一上高速公路,记者就被眼前的景象吓了一大跳,公路两边一片,昔日的平原,如今变成一个巨大的湖泊,只留下一些房子颤微微地立在水中央,成为一个个零星的孤岛。实在难以想象前一晚十多万灾民是如何躲过这场灾难的。

高速道路还算畅通,我们很快就来到罗针收费站,这里已成了临时抗洪抢险营救点。灾情发生后,国家防总、省防总快速反应,各路救援人员和物资以最快的速度向抚州汇集。决堤不到12小时,装载1000多艘冲锋舟的大货车队已由武汉、合肥等地赶到这里,南京、连云港、漳州等地的部队官兵900多人连夜集结,也赶到了这里。某部副旅长陈建军告诉记者“凌晨接到命令,一个小时内就完成了准备,三点钟就赶到了机场……”专业舟桥部队的到来的确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冲锋舟卸载下来后迅速安装好引擎,很快就划破水面,向水中的各个村庄冲去。

看到一艘艘冲锋舟下水,笔者找到部队指挥部人员,请求登船随同前往决口处采访。没想到,指挥部人员一口回绝。他回绝的理由很简单,现在是救人的关键时候,记者上船,就要占一个人的位置,就要少救一位群众。决口已经十多个小时,救人要紧,有数万群众要转移,请记者理解。为了能更多地转移群众,笔者放弃了尽早前往洪水中的村庄采访的请求。直到下午五点,救援冲锋舟才放慢了节奏,记者开始被允许前去采访,登上了冲锋舟。

三、灾情就是命令,这些平常很不起眼的普通军人和干部群众,在关键的时候都成了不怕死的勇士,强烈的责任感驱使他们将生死置之度外。通过记者采访能留住名字的很少,更多的人都在默默无闻地奉献,他们甚至不被群众理解,但他们鼓起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在危难时刻与群众在一起,帮助群众度过难关。

救援工作刚开始,我们就得到一个非常不好的消息,天气预报说24日开始江西将再次出现强降雨,暴雨很有可能再次造成灾难,危及百姓生命安全。22日下午开始,指挥部加快了灾区群众转移力度,加快调配人力和物资。截至6月22日17时,共有指战员、公安武警消防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市县乡村各级干部等共1.5万多人投入抗洪抢险;有1000多艘冲锋舟、橡皮艇、渔船投入救援。

23日一大早,一位现场指挥的军官告诉我们:“如果明天下雨,暴雨会让水情更加复杂,冲锋舟也会短时间内被雨水灌满,无法执行救援任务。今天将是救援的关键时间。”救援力量在不断地加强,但转移出的灾民人数进展没有意想的快,主要原因是部分灾民难舍家园,心存侥幸,坚持在家里困守。记者在冲锋舟上遥看罗针镇,只见许多房子的一层已经完全被淹没,一些村民被困在楼房的二楼或三楼。虽然这样,他们还是不放心家里的财物,不愿意撤离,认为坚守几天水就会退去。一位媒体同行告诉笔者,他曾8次随武警官兵的冲锋舟前去救援,遇到坚持留守的群众已达13次。救援人员告诉记者,这些不愿意撤离的群众大部分是中老年人,看到救援人员到达楼下时,大多躲在家中不露面,就算救援人员喊破嗓子也没有用。救援人员只有不停地在村中不断来回巡查,采取喊话、进入内部搜索等方式寻觅被困人员,发放防汛指挥部特别印制的《告村民同胞书》,劝导村民抓紧时间迅速转移。

政府人员和官兵一次又一次上门做思想工作,这些人最终选择了撤离。截至24日,所有被洪水包围的村庄受困群众全部转移。在这场与洪水赛跑的生死战斗中,记者和同事看到听到了许多感人的故事:带病坚守抗洪一线近70个小时的临川区唱凯镇党委委员章冬水坚持不下火线,他第10次再去营救被困的灵山村80多岁的五保户李生发老人时,猛然晕倒在船头;景德镇军分区的官兵克服房子间距窄、树枝杂物多、水流湍急等困难,仅一个小时就救出42人;在冲锋舟无法进入的罗湖镇下楼村,江西省军区独立营的6名战士深夜跳进滔滔洪水中,救出受灾群众200余人……

四、自然灾害发生后,让广大群众害怕的不仅有危害本身,更包括对事件真实情况的茫然不知。媒体不但应对事件信息作忠实传播,充分满足群众的知情权,切实反映灾区群众的呼声和愿望,更重要的是从大量的新闻信息中提炼出鲜明的观点,运用自身的“话语权”,引导人们正确应对自然灾害。把握舆论的主动权,为全力应对自然灾害凝聚强大的力量。

决堤后,巨大的洪水造成灾区电力中断,通讯中断,被围困的群众了解不到外面的情况,极易产生心理恐慌。广播媒体特别是群众熟悉的当地广播媒体在这种关键时期可以发挥自己独特的优势。广播电台直播间不断与一线记者联系进行连线直播报道,第一时间向广大市民报道救援的最新情况;还有群众直接拨打电台的热线电话,请求救助。电台接到受困群众的求救电话后,都在节目中及时播报,并一一记录下来转给前线指挥部。有一位被困的村民给电台发来短信说:“洪水把我们困在家里,你们的报道却使我们了解了整个抗灾的情况和相关的信息,我们因此并不孤独和恐慌。”

灾情发生的第二天,抚州电台就打破常规节目编排,取消所有娱乐节目,根据灾情发展和新闻报道的要求,将全天节目打通,连续11小时直播抗洪救灾特别节目。在白天每个整点时段都增设了10分钟抗洪救灾新闻快报,实现了大容量、不间断播出,滚动播发最新的雨情、汛期、灾情和抗洪救灾最新进展,全方位开展抗洪救灾的宣传。在转移群众的宣传报道中,抚州电台还邀请相关专家来到演播室,为大家讲解科学防灾救灾知识,平息公众的恐慌心理;请相关领导及时抗洪抢险指挥部的权威信息,这些对广大人民群众客观理性地理解和判断形势,正确理解和支持党委政府采取的措施,稳定社会秩序、安定人心,提高人民群众灾后自救的意识和能力,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在节目进行过程中,很多听众通过电话和短信留言的方式表达他们对抗洪救灾各界人士的敬意和对受灾群众的慰问。

现在,十万群众已安全大转移,决口封堵也提前完成,抗洪抢险工作的重点将转移到灾后重建方面。我们记者依旧在忙碌着,忙着报道救灾、防疫、重建家园、恢复生产……作为一名普通的新闻工作者,我们是记录者,也是见证者。在这次抗洪抢险报道中,我们见证了48小时里创造的奇迹,经历了无数让我们感动的事情。可以说,每次自然灾害,都会有许多相似的故事。这些熟悉的故事,每一次都让我们感动,这种感动源自对职业精神的景仰,这种精神是媒体取之不竭的报道素材和精神财富。

(作者单位:抚州人民广播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