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谈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谈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文章从提高认识、激发兴趣、教给方法、动员家长四个方面阐述了培养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习惯的策略以及良好的预习在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语文;课前预习;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1-0033-01

语文课前预习是阅读教学的起始阶段,虽然是在课前,但却是整个阅读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安定区在打造高效课堂中提出的“六模块3+X”课堂教学模式里明确提出了“问题指向,预习先行”的要求。然而,学生课前预习作为一种良好的修养和习惯,需要坚持不懈来培养。那么,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文课前习惯呢?我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提高认识,培养预习习惯

首先,教师要重视预习环节,能认识到课前预习是提高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这一能力,只有教师重视,学生才会重视,只有教师循序渐进、耐心指导,学生才会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才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发展打好基础。其次,教师要不断提高学生对课前预习的认识,要向学生明确预习的好处,预习对于今后继续学习发展的重要性。将外部因素转化为内部因素,变“要我预习”为“我要预习”。

二、激发兴趣,培养预习习惯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预习产生了兴趣,就会引起预习动机,推动学生去预习,并在预习过程中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我常常从以下三个方面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

1.引入竞争意识,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我充分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在预习中适当采用竞赛的形式,激发他们的预习兴趣。如在课堂上,限定一定的时间,开展预习生字词比赛,看谁能用最快的速度掌握最多的字词,优胜者可获“智多星”称号。

2.及时表扬和鼓励,感受预习成功的喜悦。学生对新教材内容进行预习后,非常渴望得到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预习完成情况,我总是认真检查,及时地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反馈并给予一定的评价,给予学生激励性的鼓励,会让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和喜悦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使课堂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对学生预习情况的检查,可以从学生的课本和预习笔记本入手,看看学生在课本的圈圈点点、体会感受、看看预习笔记本上的收获和问题;再辅以谈话的方式,交流预习中的疑惑、收获,让学生在谈话中体会了预习成功的喜悦,教师从谈话中获悉学生对教材的掌握情况,从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和困惑中测知学生对新教材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3.开展有效预习经验交流,提倡互学互帮。我常常组织学生进行有效预习的经验交流,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学习方法,听听别人的学习经验,达到互相促进、共同进步的目的,形成自学的风气。很多同学为争取到课堂上交流的机会,在预习时格外用心,良好的预习习惯自然而然就形成了。

三、教给方法,培养预习习惯

好的预习方法可以让学生的预习事半功倍,但有很多学生却不掌握预习方法。为此,我将预习方法的培养带入课堂,选择几篇文章做为预习指导课让学生在课内展开预习,并结合预习情况给予一定的指导,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预习指导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拿到一篇文章,先认真阅读,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找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及多音字,然后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再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弄懂难理解的字词,为进一步学习扫除文字上的障碍。

2.反复朗读,做到熟读成诵。在学生扫除了文字障碍后,要求学生把课文多读几遍,对于不好读、难读的语句更要多读,要做到正确流利的朗读。学生如果连文章都不能读通顺,何来阅读教学、课堂效果。“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读的过程中,学生已对文章大意、脉络有了一定的了解。

3.查阅资料,了解时代背景。有些课文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距很远,学生很难与作者达成感情上的共鸣。这时就需要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时代背景及作者,这对于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在学习《七步诗》这一课时,课前先让学生了解曹植生平、以及他的作品资料,就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4.再读课文,感知大意。这时可从课题入手,从中发现信息,了解文章主题。学生在前面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再读课文,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在预习后能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可重点抓住文章开头、结尾、重点段落、重点语句,从中有所发现。

5.细读课文,解疑质疑。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让学生带着课前或课后问题细读课文,解决问题,可独立思考,也可小组合作交流。找出文中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便于课堂上很好的交流,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善于提问,标注自己对这篇课文的独特的见解。

四、动员家长,培养预习习惯

学生预部分在家里进行,因此教师应在布置以预习为主的家庭作业的同时,积极争取让家长参与子女预习的指导,即要求父母要抽出时间检查子女对预习作业的完成情况,在有能力的情况下作适当的指导,还提醒家长要善于发现子女在预习中的每一个细小的进步,并作充分的肯定,不应老在孩子身上挑毛病。总之,预习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一种人生智慧。真正有质量的预习不仅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使学生在语言表达、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提高,特别是对于可塑性强的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使他们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