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谈谈语文课堂教学的活力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谈谈语文课堂教学的活力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语文课堂学的活力在于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在课堂中渗透情感教育,达到与三维教学目标的统一。教师自身以激情的姿态走进课堂,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能用情感导入、情感融入、煽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情感教学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在情感高涨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快速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激情 融情 煽情 课堂教学 活力素

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土壤上。”新课标中一再强调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情感价值观在语文课堂中又该怎样体现。一堂知识再全面的语文课堂,如缺少教师的激情引导、师生情感的融合、教师不关注煽情点。再生动的文章也会无情无味。墨子云,“志不强者智不达。”志者,感情也。墨子的话告诉我们一个人没有情感或者求知欲望不强烈,很难实现这个目标。语文课堂是情感课堂,只有以情感活动统领于整个教学过程,通过“育人以情”,把认知教育贯穿于情感教学中,才能形成学生健康的精神世界。打造活力语文课堂就需要教师从情感关注入手。

语文教师的情绪高涨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在现代初中语文课堂中,学生不再需要一字三顿的老夫子式的讲解,这样会让人恹恹欲睡。语文老师的开讲就能提高学生注意力,将一些分神学生游散的思维慢慢地聚拢过来,达到一种吸引力和向心力的作用,教师声情并茂的讲、朗、诵、调动性的提问、风趣的回答、幽默性的教学语言。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具有“快乐大本营”这样娱乐节目的效果,这样的课堂学生怎么会没有兴趣,这样的课堂怎么不会激情飞扬?学生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中可以说是一种享受,一种情操的陶冶,较快的生活节奏让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应紧紧地跟上时代的步伐,让我们语文老师具有饱满教学热情,斗志昂扬的教学姿态。让语文课堂具有外在的张力和表现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初巧妙地融入情感。白居易说过:“感人先者,莫先乎情。”只有真情,才能打动学生的稚嫩心灵。课堂开讲艺术就决定你的教学效果,有经验的语文老师会从导语入手。如优美的语句引情,《背影》一文的引入:“每当我看到父亲宽大而又让人感到温暖的肩膀,深邃而又热烈的目光、坚定而又衰老的背影,我就会读懂:那是父爱的诠释。”一文在对父亲的赞美中进入课堂。音乐视频引情,在《明天不封阳台》中开头可以用一种《我是一只小小鸟》的动画配之以赵传的演唱。一下子将学生带入环保的情感世界之中。背景介绍引情,孟子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世也。”阅读文章就该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状态。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准确地了解文章内容起着决定性作用,在《紫藤萝瀑布》一文中,作者为什么对藤萝花有这样的感慨,一是在深受迫害,二是作者的弟弟身患绝症,非常悲痛。对于这样的背景了解学生就会很快进入文本。课堂凤头设计要触发学生情感,有故事的引入带动学生情感、诗句名言的借用渲染情感等。课堂教学之初就是千方百计打开学生的心扉,得到愉悦的身心体验。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融入情感。一堂精彩的语文课,仅仅有了出色的开头只能说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融情设计应处处贯穿于课堂始终,对于任何文体,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可以说必须时时贯穿课堂之中,学生在精彩的视屏教学冲击下,一味追求视觉享受,忽略了对文本的仔细阅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以范读融情,教师绘声绘色的朗读,用规范的语言塑造形象,用包含深情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情感涟漪,教师的阅历和对文本的理解毕竟要高于学生,只要教师把握语言的抑扬顿挫、字正腔圆、神态自然、热情饱满,情绪高涨就能带领学生一起进入文本,让学生跟着模仿,朗读教学领先一步,达到先来融情。文本分析的第二阶段就是文章的透彻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作品深层次的分析,抓住作者的写作思路、创作方法、作品的情感线索,激活学生的沉寂思维,同时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可发生相应的改变,四人的小组合作探究。回答问题或讲、或朗、或唱、小品、说书等形式因文而变化。使学生在作品的情感世界里自由翱翔,激发其独特的想象,沿着作者的情感轨道,甚至对作品再创造,达到教师、学生、作者、作品的四位一体。曾在教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文时,课堂教学进行到对课文内容研读时,我给了一个示范用四个字来概括诗歌的每一小节(秋风卷茅),接着各小组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分组展示环节,第二小节,有的组说群童抢茅,有的说群童盗茅,这时一个女生说“四海困穷”,引起全班诧异的目光。要求阐述原因。女生说小孩子都要偷茅草,可见天下贫穷。接着帮助她阐述。杜甫的茅屋漏雨,茅草被风卷走,小孩子都要抱,可见天下的困穷。当许多同学怀疑时,我积极鼓励。你是从宏观上看问题的,说明你有敏锐的洞察力,但是,我们在归纳文章的时候,尽量围绕文本,更能贴近。不错,你很擅长动脑,请坐。”学生高兴地坐下,并没有因为问题的不准确而遭到老师的否定。反而激发了他看问题的独特视角。也进一步鼓励她对下一堂语文课的热情。可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点拨,及时的鼓励,对学生的问题辨证的分析,及时给予恰当的评价,学生在课堂中就会和你一起用情的剖析文本。让我们的课堂在情感地融合中争鸣。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高潮处要学会煽情。著名的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在教学最精华处应该创设教学情境与氛围来调动学生的情感。在一次优课评比时,一位女老师即将分析完《窗前的母亲》一文,想到母亲为子女所做的一切时,激情如山洪般爆发,文章中的母亲和自己的母亲有着如此的相似。赞美母亲的诗朗诵中饱含泪水,也让学生用几句小诗表达对自己母亲的敬意。学生在创作后分别朗诵,课堂教学达到情感的高潮。学生的朗诵与动情的哭泣、教师的煽情与真情的流露、听者的动情与作品的共鸣,将三维目标中的情感价值观表达得淋漓尽致。达到课堂教学画龙点睛的效果。正如英国著名作家王尔德说过:“作者完成了书的一半,读者完成了另一半。”这种“完成”就意味着作者和读者的双向交流。我们语文老师要把自己置身于作品之中,从内心深处领悟作品感人肺腑的力量体味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产生情感的共鸣。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情感教学的实施,需要教师从多方面采取教学策略,教师自身激情的教学展示是前提,在课堂教学中抓住每一个教学环节融入情感,挖掘情感、表达情感、营造情感氛围。唤醒学生潜在的学习情感,鼓励与煽动,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成为充满磁性的“情感场”。以情感来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我们的语文课堂一定会活力四射!

吴青松,江苏南通市通州区四安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