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激发和培养小学流动儿童数学认知内驱力的措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激发和培养小学流动儿童数学认知内驱力的措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年来,随着流动人口这一群体的出现,流动儿童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特别是他们的受教育情况备受人们的关注。流动人口通常指在某一时间范围内居住地发生了跨越一定地域界限变动的人。本文中的“流动儿童”是指那些以家庭模式为主,从乡镇流入城市,在流入地居住时间为一年以上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特指在暂住地上学的小学生。动机是驱使人们进行某种活动的动因,包括个人的意图、愿望或企图达到目标的心理冲动等。数学学习动机是激发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导致行为倾向于一定的学习目标的动因。特别是认知内驱力,认知内驱力是一种掌握知识、技能和阐明、解决学业问题的需要,即一种指向学习任务的动机,一种求知的欲望。认知内驱力是最为持久的学习动机,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认知内驱力有利于提高流动儿童数学学习效果。以下分三点论述激发和培养小学流动儿童数学认知内驱力措施

一、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知识的重要性

有句话说得好“知识改变命运”。当今社会是知识型社会,没有知识寸步难行。学习知识也许不能彻底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却可以改善我们的生活。流动儿童的父母亲之所以背井离乡出来打工,就是为了改善家人的生活,然而却往往力不从心,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文化程度不高,只能干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工作,例如在乡镇工厂做工p做点小生意p做废品收购等等,收入不高,而且往往工作很累。大多数流动家庭都有好几个孩子,父母凭借微薄的收入供孩子学习生活是很困难的,所以往往流动儿童读完初中就不读书了,而是像他们的父母那样在暂住地打工,这就出现了恶性循环。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是最基础的知识,对他们以后的生活有很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小学阶段就要让流动儿童明白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并且努力学习,这样长大后才不会像他们的父母那样因为没有知识而辛劳一生。作为教师要在平时的生活中经常找流动儿童谈谈心,为他们讲讲一些名人或身边的人因知识而改变命运的事迹,经常开导他们,不要因为暂时的困难而自暴自弃。同时教师也应该经常和流动儿童的家长沟通,说服他们改变不正确的观念,认识到孩子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学校应尽量为流动儿童考虑,尽可能为贫困流动儿童减免费用。

二、合理安排学习内容的难易度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习内容的难度应稍高于学生已有的学习水平,因此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适当地提高难度。然而一个班既有知识水平高的学生,又有低的学生,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应确定不同的要求。对于知识水平较高,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难度大些的数学题目。有些学生认为学习没有意思,其原因就是他们不得不重复已经掌握得很好的知识,觉得学习缺乏挑战性。相反有些知识水平较低的学生又因为教师的要求过高而无法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慢慢地厌恶学习。对于这类学生,教师可以布置一些难度较小,较基础的数学作业。学习内容只有符合学生的能力,才会对他们产生吸引力,才能激励他们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流动儿童中有很多人是中途从老家过来的,在老家学习的内容和现在的存在差别,有时差别还很大。数学教师要具体分析这些流动儿童已有的知识水平,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开开小灶,补补课,布置一些和他们水平相适应的作业。

三、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兴趣的重要性不容置疑,一个学生只有具有强烈的学习兴趣才会产生持久的求知欲,只有对所学知识本身有兴趣,才能持久地坚持学习,才会把获取知识作为自己的学习动机。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试问一个对知识没有兴趣的人怎么可能把获取知识作为学习的动力。流动儿童多来自农村,随其父母来到异乡,他们没有当地儿童那么好的生活条件,学习兴趣也不是那么浓厚,因此对于他们来说,获得学习兴趣尤为重要。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一节课可以将讲授法p讨论法p观察法和陶冶法相结合。同时针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适当穿插些小故事或小游戏,采取生动活泼的语言语态。数学教师若能将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能力结合起来,那么就会对学生产生吸引力,符合学生的需求,学生自然就会产生兴趣,从而主动学习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