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郑州市会展业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郑州市会展业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作为新兴支柱性产业,郑州市会展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至国家战略为其发展带来契机。通过对城市会展业竞争力内涵和郑州市会展业优势分析,从产业发展规划、发展模式、品牌建设、公共服务、人才供给等角度对郑州市会展业竞争力的提升提出建议,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会展业;竞争力;对策;郑州

2011年10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2012年12月,国务院正式《中原经济区规划》,明确提出积极发展会展业,举办国际性展会,培育知名会展品牌,支持郑州发展国际会展业。为郑州会展业竞争力的提升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一、中原经济区建设与郑州市会展业发展

中原经济区是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地理位置重要、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作为河南省省会,将郑州定位为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和现代服务业中心,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等,将大大提升其经济实力和产业竞争力。

作为新兴服务业,会展业影响面广,关联度高,涉及工业、农业、商贸等诸多产业,对结构调整、开拓市场、促进消费、加强合作交流、扩大产品出口、推动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等发挥重要作用。郑州市会展业起步较早,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曾一度被中国会展界誉为“中国流动展的摇篮”。上个世纪末,由于场馆不足等原因曾一度落伍,随着2005年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投入使用,郑州市会展业又重新迎来了辉煌。据统计,2012年郑州全市举办展览158个,展览面积达175万M2,实现经济社会效益约150亿元,发展水平居中部地区首位。但展会规模、品牌建设和管理水平与上海、广州等沿海城市还有很大差距,也面临着武汉、成都、西安等中西部城市的强劲竞争,中原经济区国家战略的实施,为郑州市会展业发展和竞争力提升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会展业竞争力和郑州会展业发展优势

1.城市会展业竞争力的内涵

竞争力是指一个行为主体与其它行为主体之间竞争某种相同资源的能力。迈克尔·波特提出的“钻石模型”是公认的分析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宏观工具,该模型也适用于对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分析,即某地区特定产业的竞争力取决于六个因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对手,机会以及政府。具体到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是指在城市经济结构、文化观念、制度政策及资源环境等多个因素作用下,城市会展业与其它城市相比所具有的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区域产业发展和增长的能力。竞争力的提升主要由会展市场状况、行业内部资源和外部支持产业所决定,同时还和产业相关环境因素(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等)等密切相关。

2.郑州市会展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1)经济实力雄厚,中部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

会展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和“助推器”。近年来,广东、北京、上海、浙江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会展业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郑州市是全国重要的商贸中心、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城市,经济基础雄厚,2012年GDP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647亿元,增长12%,中部城市仅次于武汉和长沙,省内远远超过第二位的洛阳,日益增长的GDP为郑州市会展市场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2)区位优势独特,交通条件得天独厚

郑州地处中华腹地,是全国重要的综合通、通讯枢纽,是全国东西、南北的铁路、航空、高速公路、电力、电信主干线交汇中心,是沿海开放省市向中西部内陆辐射和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联系的轴心和必经之地,2013年3月又获批国内首个航空港综合经济实验区,具有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独特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可以满足国内外各类大型展会举办的需要,并保证参展商的参展成本相对较低。

(3)产业优势明显,产业集聚度高

郑州是全国重要的铝工业生产、火力发电、食品工业、大客车生产等基地,拥有中国铝业、宇通客车、白鸽集团等一批国内乃至亚洲最大龙头企业。食品加工业中速冻食品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超过50%,郑州女裤市场占全国同类产品的半壁江山。同时,洛阳的机械制造业,许昌的电力设备、烟草,漯河的食品、纺织、造纸,平顶山的煤炭,焦作的化工、能源及开封的文化旅游产业优势明显,已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这些集群优势为郑州市会展业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产业支撑。

(4)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优越

郑州是中华民族和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古都之一,文化底蕴深厚。轩辕黄帝故里、裴李岗文化、商城遗址等记载了郑州8000多年的文明史,以黄帝故里、黄帝宫等为代表的黄帝文化,以少林寺为代表的少林武术文化和以“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为代表的嵩山文化给郑州增添了无穷魅力。目前郑州拥有自然和历史文化旅游景点、名胜古迹156处,其中国家5A景区1个,4A景区6家,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0处,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为会展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5)专业市场发达,商贸体系健全

郑州是全国重要的商贸中心城市,201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289.90亿元,位居中部城市第2位。还拥有银基商贸城、凤凰建材城、汽配大世界等一批年销售额超50亿、辐射中西部地区的大型专业批发市场,是重要的服装、汽车、农业品和建筑材料等商品的集散中心。银基商贸城客商日均流量超过10万人次,年交易额超过百亿,商品辐射20多个省市区;北环汽配大世界,年交易额达60亿元,是国内三大汽配市场之一。高度集聚的专业批发市场,大大提升了郑州作为区域商贸城市中心的地位。

三、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郑州市会展业竞争力提升对策

1.制定郑州会展业总体发展规划,加强政策宏观调控

近年来,郑州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会展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会展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政策制度文件,通过制度明确会展业的主管机构、管理内容、展览主体、市场准入机制及办展主体的资质和各方面的权利、义务等,明确了行业发展的规范。但面临沿海和周边城市会展业的迅猛发展,郑州会展业显得力不从心。中原经济区建设提升为国家战略后,对郑州会展业的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需要从区域会展业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前瞻性的制定产业总体发展规划,充分利用中原经济区各城市和郑州市的区位、城市空间、市场和产业优势,规划布局场馆和服务设施,引进和举办特色展会项目。出台会议、展览、大型活动、广告设计等相关行业优惠政策,并确保实施到位。在活动举办过程中,各有关部门全力配合,精简审批手续,优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水平,全力营造会展业发展的最佳环境。工商、税务、城管、质检等部门大力支持会展业发展,努力创造健康、有序的会展市场秩序;公安、商检、消防等部门高度重视,为会展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安全保障;城建、交通等部门要为会展活动的户外宣传和公交线路、参展人员展品展具的进入与撤离等给予支持和配合。营造郑州一流办展环境,提升会展产业竞争力。

2.构建政府、协会和企业三方协调的会展发展模式

郑州市会展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很多大型展会和活动都带有政府举办的痕迹,政府却没有起到应有的调控作用。行业协会的缺乏也使得政府在管理上举步维艰,难度很大,导致郑州会展行业环境杂乱,展馆垄断、参展商满意率不高、展会效益低下,城市会展形象不佳等一系列问题。其实,最行之有效的会展行业管理模式是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互动的有机整体,三者职能分工、各司其职。政府通过营造宽松而规范的会展经济运行环境,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制度创新等方式调控宏观经济运行,引导并约束微观企业的行为;企业按照政府制定的“游戏规则”,通过规范经营和公平竞争,以独特的会展产品和服务占有市场并获取利润;行业协会作为非赢利性行业组织,充分发挥政府和企业间的桥梁作用,根据国家法律和协会条约,制约和协调会员个体行为,并为企业提供信息、研究、培训等方面的服务,促进会展产业的整体健康发展(下图)。

图 会展行业三方协调管理模式示意图

郑州市会展行业实施三方协调管理的模式任重道远,首先管理机构混乱,郑州市会展办、河南省会展业商会、河南省国际展览协会、河南省贸促会都在各自权限范围内对会展活动进行监管,文化、节事活动则是由文化、旅游部门监管,造成了多头管理的局面。其次缺乏行业协会,郑州市迄今没有成立会展协会,使政府和企业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渠道。再次会展企业各自为政,短视“撒谎”行为导致郑州市整个办展环境欠佳。当前会展行业竞争力的提升必须依托政府、协会、企业三方有效协调的管理模式,政府尽快转变职能,加强行业的宏观指导和设施建设,引导企业、研究、教育、培训等部门尽快成立郑州会展行业协会,充分发挥政府和企业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企业在政府和协会的监管下自主经营、规范竞争、逐步壮大,提升行业的竞争力。

3.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促进展会项目品牌建设

良好的办展环境和设施,优质的展会项目离不开有效的宣传推广,行业竞争力的提升必须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宣传推广理念,宣传、旅游、商务、广电等部门联手开展对外宣传推广活动,塑造城市会展形象和品牌。会展管理机构主导下赴外地推介本地办展环境、场馆、服务和优质展会项目,出台相关政策大力引进国内外品牌展会公司和展会项目。创新形式,拓展渠道,充分发挥广告、广播、电视、互联网、报刊等各类媒体对会展业的宣传推广作用,提高宣传专业化水平。加强对重点会展项目、节庆文化活动和赛事演出活动的宣传,丰富、完善会展推介内容。既要在大众媒体上造声势,引起国内外普通群体的关注,又要加强与专业媒体的合作和国内外交流推广,在《中国会展》等专业媒体上加大宣传力度,扩大会展业在专业领域的知名度,吸引专业机构、专业客户的参与。充分利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契机,立足河南,面向中部,走向全国,利用交通、产业和市场优势积极发展汽车后市场博览会、种子交易会等品牌展会,孕育一批具有专业水准和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展会,力争每年都培育2-3个市场前景好、高质量、高效益的品牌展会,在宣传推介、市场准入、政策扶持等方面提供优惠。加强全市会展项目等级认定制度,按照品牌展会的等级标准制定展会升级规划,逐渐形成一批专业化展览和品牌展会,从而提升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4.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

近年来,郑州市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各项功能逐步完善,已基本具备举办大型展会的能力。但市内交通、场馆、酒店和会展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不能满足国际大型会展项目的接待需求。应该借鉴发达城市“场馆带动商业”的发展经验,发挥郑州商贸城市优势,鼓励大型商业企业与会展场馆合作,按照参会人员的购物心理,在会展场馆周边配套建设汇聚世界品牌的大型购物中心、特色商业街及星级酒店、餐饮、商务楼宇等配套项目,吸引银行、证券交易等金融机构向会展场馆周边集聚,积极发展邮政、税务、海关、商检、保险、运输、贸易咨询等配套服务。完善主要活动场地周边地区交通设施和交通管理,加快建设地铁1号线、2号线、快速交通、智能交通、大型停车场、盲道系统、地下通道和人行天桥,优化相关地区交通组织和换乘系统,形成各交通方式进出便捷、人口快速集聚和疏散的现代交通格局,为大型展会项目的举办提供方便。尽快启动新郑会展城项目,实现室内展览面积20万、标准展位10000个国际一流场馆的规划建设目标。充分考虑到城市会展业发展迅速的特点,着眼长远、科学规划、整体布局、功能合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会展业空间布局,以规模化、品牌化、国际化为导向,以“展览、会议、节庆”联动发展为主线,全面提升会展业服务水平,培育郑州特色会展业“产业集群”,推动郑州会展业跨越式发展,把郑州市打造成为中部会展产业带的龙头城市。

5.采取多种形式,加快会展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养

专业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郑州市会展经济发展的瓶颈,据统计,当前郑州市专业展览公司近200家,专业从业人员却不足千人,且多为半路出家,学历水平层次偏低、知识结构不完善、人员流动性强,具有专业教育和培训背景策划、管理人才凤毛麟角。由于人才短缺,2005年郑州市忍痛将刚投入使用的国际会展中心“外嫁”给香港会展管理公司,会展人才的开发和培养迫在眉睫。应该积极鼓励具有大型展会项目运作经验和能力的会展高端人才到郑州发展就业,充分利用“豫籍会展企业家联盟”的力量,引进会展专业高级管理人才,全面提高郑州会展队伍的整体素质。对现有会展从业人员和会展管理人员分期分批进行在职培训,创造条件,输送会展职业人才参加国内外的权威性继续教育,及时培养涵盖会展策划、运作、管理、服务的复合型人才。开展会展策划师、设计师等职业资格认证工作,形成各个级别和层次的会展管理和技术人才评估机制和专业人员聘用体系。同时,加大对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院校和培训机构的支持和投资力度,从行业扶持资金中划拨部分款项设立郑州市会展教育发展基金,加大会展师资的培训力度和政府主导下的校企深度合作,使高校和培训机构能够真正培养行业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升行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程爱学 徐文锋:会展全程策划宝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01.11-16.

[2]成 燕 刘 涵:郑州会展业继续领跑中部[N].郑州日报,2013.01.17.第01版.

[3]王述珍:城市会展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商业研究,2009(07):16-19.

[4]毕德志:国外会展行业协会运作模式初探[N].青岛日报,2011.09.15.第14版.

[5]郑州市会展办:郑州市会展业十二五发展规划[R].北京: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