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疾病的优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疾病的优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R752.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7-0079-01

笔者近几年来通过大量病例尝试把中西结合疗法用于精神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可喜成绩。大量的临床研究证明:虽然中西医属于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但在治疗疾病,维护健康这样共同的目标上结合起来,却能产生协同、相辅相成的理想疗效。

1辨证辨病,相辅相成

西医的基本特点是“辨病”就是通过先进的理化方法,将精神疾病所表现的错综复杂的临床症状归结于大脑结构和代谢的异常。如精神分裂症是由于多巴胺和谷氨酸系统功能不平衡所致,大脑基底节损伤是强迫症状的主要原因等等,中医的基本特点是在整体观念指导下的“辨证”强调精神活动是五脏功能主导下的整体反映,把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归结为五脏功能的紊乱。如认为精神分裂症系“痰火扰心神明失用”。抑郁症则由于“肝失疏泄、气机郁阻”所致,等等。两种理论指导下产生的两种疗法,及各俱所长,又有失偏弊。如能把中医的“辨证”与西医的“辨病”结合起来,取长补短自能相得益彰。如治疗精神分裂症,在抗精神病药物调整多巴胺系统功能的基础上配合活血化瘀、涤痰开窍的中药,对抑郁症的治疗,在抗抑郁药调节5-羟色胺系统功能的同时,合用疏肝理气解郁的药物,以达到从大脑皮层和脏腑功能两个方面,同时进行调节的目的,自然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协同作用,增加疗效

迄今为止,人类对于中枢神经——大脑的认识虽然已经深入到了分子水平,但距离真正揭示精神现象的奥秘仍然遥遥无期,就精神症状的产生而言,其生化改变精神内分泌、机体免疫力、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慢性病毒感染、中枢神经的退行性变等因素,在精神症状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这些内容还是目前西医治疗精神疾病时涉及不深的领域,中医药恰恰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如:滋补类药物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活血化瘀类药物可增加大脑血流量,改善大脑细胞的代谢,清热泻火类药物可以抗病毒,理气解郁类药物可调节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等等,这些药物的合理使用,无疑地能增加西医抗精神病药物的疗效,更何况有些中药本身对精神疾病就有直接的治疗作用。如:大黄、生石膏、苦参、红花,对精神分裂症,香附、郁金、菖蒲、百合对抑郁症都有明显的疗效。

3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一种化学物质作用于人体后所产生的药理作用绝不是单一的,我们如果把其中的一种作为治疗作用的话,其他方面的作用就是副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药物的副作用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但中药因其多数为天然植物类,而且多数情况下都是多种药物配伍应用,所以副作用很小,和西药配合使用,除了能加强协同作用外,因其具有多靶点全方位作用的特点,还能够明显减轻西药的毒副作用。

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传统抗精神病药,控制症状后,往往出现严重的椎体外系副反应,既影响了患者社会功能的康复,也影响了患者服药的依从性,通过辨证施治,加用中药后,锥体外系反应的消失率达95%以上。

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的效果是明显的,但其粒细胞减少的副反应往往是灾难性的,临床上加用补益心脾之类的中药制剂后,可大大减少此类副反应的发生。氯氮平的副作用之一是流涎,应用石麦汤(生石膏、炒麦芽)后,流涎消失率可以有效降低。

临床上数量众多的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抗焦虑药长期应用后,都会引起患者内分泌失调而出现一些诸如溢乳、停经、阳痿等症状,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也是多数患者自行停药的主要原因,配合应用中药活血化瘀、疏肝理气之剂后此类现象可明显减少,或者不发生。

4减少药物剂量,缩短疗程

临床上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其治疗窗口很大,以氯丙嗪为例,其剂量从25mg-2000mg/日,其量小治疗作用不明显,用量大则副反应严重,致使临床医生用药时左右为难,无从把握,合并使用中药后,在不影响治疗效果的情况下,使西药的用量可减少50%左右,抗焦虑类药物特别是苯二氮卓类往往有昏睡和过渡镇静的宿醉效益出现。如果与中药苓桂、术甘汤合用,该类药物只需常规用量的1/3即可获得明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