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文科生数学学习的几种常见现象微探及改善オ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文科生数学学习的几种常见现象微探及改善オ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中数学是高中学科里较难的一门学科,对于文科学生而言就可谓是难上加难.本文从文科学生的学习成绩较差的现状进行分析,多方面寻找文科学生数学成绩较差的原因,并通过对他们平时的学习习惯表现进行研究,从学习习惯和教学细节上对文科数学教学方法做了几方面的尝试,培养文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潜能,让更多的文科学生能学好数学.

一、改变“懂而不会、会而不对”的现象

文科生数学感知能力较差,接受和消化新的知识速度慢,知识零散,似是而非,缺乏系统性.所以在教学中,学生经常出现“懂而不会”的现象.我常跟学生说,“懂”跟“会”之间有时就像是一张纸的距离,如何捅破这张纸的距离,第一,理解,理解解题的来龙去脉;第二,实践,你必须亲自去实践,去找几个类似的题目来解,或许在解题过程中就有你没有发现的小细节.如果不去理解、不去练习,则“懂”跟“会”之间的距离就会像2n一样,随着天数n的增大而无限增大.

对于“会而不对”的现象,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学生的计算能力还有欠缺,还没有掌握相关题型的计算诀窍.比如,在解决圆锥曲线与直线相交问题时,常常需要联立方程,再消元.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常常会犯这些错误:①消元后的方程有错,②x1+x2,x1・x2或者y1+y2的式子有错,这些错误直接导致后面的计算都会有错,前功尽弃.文科生本身的计算能力也相对较弱,就有必要对相关题型多加练习,以训练出对一类题目计算结果有一种特殊的敏感性.

二、 在”误中悟“、惑中获”中增长数学智慧

学生对待错题时,经常认为,这个题目我已经听懂了,就无需再投入时间去“消化”.但是如果下次再来类似的题目,甚至是一模一样的题目,他们又一次做错了.这样的现象在文科生表现得尤为突出.这样的错误是“年年岁岁‘错’相似”,只不过“岁岁年年人不同”.为此,我常常要求学生一定要建立一本错题本,这个错题本必须经常记录错题做错的原因,是思路错误,还是知识点记错了、理解错了?错题本必须经常翻看,对于做错了的题目,隔两三天还要拿出来做一遍,直到三遍之后(我认为至少三遍),一看到这样的题就知道怎么做,那就差不多可以了.否则,光记不看,等于白记.只看一遍,印象不深,也易忘记.这样的方法,只为让学生在自己的错误中领悟到错误的原因,在原来半知半懂的困惑中得到收获.有了错题本后,学生可以时刻提醒自己哪个知识点需要补缺漏,在哪里常犯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老师也可以从错题本上看到学生差在哪一方面,应该帮她重新构建哪一方面的认知结构.

三、培养文科生归纳、总结与反思的习惯

文科生热衷于大量做题,却不善于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反思,不会分析、评价和判断自己思考方法的优劣.大多数文科生没有总结、反思的习惯,也不知道怎样总结、反思.在教学中,有时笔者会把例题习题都作适当的分割,减少每一步的推理难度,让他们“跳一跳就能够摘到”,尝到甜头,体验数学成功的满足感.对一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必须循序渐进,多次反复,这样她们才能对所学的知识内容逐渐加深理解,直至完全掌握.

例如,在复习三角函数的性质时,我在一个例题里设置了三角函数所包含的六个性质.

例1已知函数f(x)=2sinωxcosωx+2cos2ωx,若f(x)的周期为π,

(1)求函数f(x)的解析式;

(2)确定函数f(x)的单调递增区间;

(3)确定函数f(x)的奇偶性;

(4)求函数f(x)图象的对称轴与对称中心;

(5)求函数的最值,并求f(x)取得最值时相应的x值的集合;

(6)若函数的定义域为[[SX(]π[]4[SX)],[SX(]π[]2[SX)]],求f(x)的值域;

(7)将函数f(x)的图象向右平移[SX(]π[]4[SX)]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一个长度,得到函数g(x)的图象,求g(x)的解析式.

在以上题目中,第(1)小题很多学生对周期公式理解不到位,直接就用周期公式T=[SX(]2π[]|ω|[SX)]得到ω的值为2.实际上,周期公式中的ω是指x的系数.在解完这些题目后,我提示学生分析得出,在这七个小问题中,如果没有第一问,那么我们在解后面这些问题时,必定要经历第一问的历程:降次(用倍角或半角公式),化为只含一个三角式的形式(用辅助角公式).而在解决后面几个问题时,几乎都用到了一种思想:整体代换法,即在解决形如y=Asin(ωx+φ)的函数性质的问题时,都把ωx+φ看成一个整体,与y=sinx中的x一样,而整体代换法是解决三角函数性质的一个最常用的方法.

四、知法、懂法、用法

这里笔者所指的“法”是“数学思想方法”.高中数学思想方法贯穿课本的始终,特别是“数形结合法、分类讨论法、等价转化法”更是在解题中高频率出现.

由于文科生的数学概括能力、抽象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不强,而且由于文科班女生多,所以大多数学生偏重形象思维,习惯于对具体事物的认识和思考,对任何事物都找到一个原型,离开具体内容就无法思考,难以把握事物间的内在联系.所以当问及什么时候可以用某个数学思想方法时,他们可能并不清楚.再比如,在需要用数形结合解决最值问题时,学生常常数与形“分家”;在解含参数的二次不等式中,学生要么对参数a视而不见,要么对见到参数a就分类,也不管要不要分类,到底要怎么分类.

为了让学生掌握含参数的不等式的解法,笔者在一节不等式的复习课中设置了几个题目,以让他们掌握含参数时,是否要分类,怎么分,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例2解下列关于x的不等式:

(1) x2-3ax+2a2>0 (a>0);

(2) x2-3ax+2a2>0;

(3) x2-(a2+a)+a3>0;

(4) ax2+(a-1)x-1>0.

[BP(]五、课前三分钟的历练

曾经看到一句话,大致意思是:若要某项技能得到提高,那么当老师吧.这句话笔者是深有体会,我自己以前当学生时,就有一些问题老是不能确定,但是当了老师后,这些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为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我班成立了一个课前三分钟讲一个题目的活动,活动初始我只叫了三个数学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在课前三分钟来讲题,再后来慢慢的发展到更多的学生.这些学生为了讲课时更加生动,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学生要先思考清楚讲解的先后次序,因此他们对题目解答过程的发展、解题的来龙去脉要非常清楚.很多学生在多次讲课后,已经俨然成了一位小老师了,他们讲解时有对题目的分析,有易错点提醒,也有归纳小结,重点、难点如何突破他们驾驭起来轻车熟路.

这样的活动有这几个优点:(1)可以督促他们提前预习,及时总结,特别是那些易错的知识点,如果在经历了一次上台讲解的话,对这个学生而言,他的印象会非常深刻,基本上不可能再犯类似的错误了.(2)我班学生大大部分都是农村孩子,文科生又是女生居多,举行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练练胆,使学生变得更加大胆、自信.在多次尝试中,那些经常讲题的同学明显进步很大,思考问题也显得更加细致、严谨.[BP)]

数学是高中阶段一门重要的学科,课程内容多,思维要求高,很多高中文科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都觉得数学太难、太枯燥,找不到学习数学的方法和规律,花在数学上的时间不少,可效果却不理想,成绩老是上不去.长此以往,学习积极性越来越低落,心理上的压抑越来越大,严重阻碍了文科生的数学学习.因此,作为文科班的数学教师,此时更是多了一份及时疏通学生心理障碍的责任.教师要多关心学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才能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