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知识产权网络结构治理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现有知识产权的相关理论无法反映复杂环境下多个知识产权出让人及受让人之间的合作问题,成熟的组织治理理论也无法与多样化的知识产权合作模式相匹配。根据网络组织治理研究的基本范式,分析了当代产业环境下技术的碎片化特征,界定了知识产权网络的定义、构成要素以及联结关系,探讨了知识产权网络治理的基本内容和4种典型的治理模式,试图回答知识产权结构治理的方法问题。
关键词:网络组织;知识产权;结构治理;市场结构;模式
中图分类号:D917;D92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5-0295-03
引言
近年来,由于竞争环境的不断升级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无论是外部表象还是内部机制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企业运营突破了传统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组织边界也变得模糊,产业分工逐步细化,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网络逐渐形成,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无形资产,作用日趋重要,知识产权贸易成为一种贸易形式。专注于不同核心能力的企业开始深入合作,形成一种新型的、由知识产权节点构成的网络组织——企业知识产权网络。然而,与此相关的理论研究却略显滞后。国内外诸多学者的研究,多集中于专利丛林[1]、专利池[2]、专利组合[3]等领域,未能延伸到网络组织的层面对治理模式进行探索,因此,具有一定的创新空间。本文在对企业知识产权网络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知识产权网络结构治理的主要方式。
一、知识产权网络的基本结构
(一)知识产权网络的概念
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其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领域里创造的精神财富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4]。按照《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第2条第8款规定的知识产权定义,下列权利构成知识产权:著作权与邻接权、专利权或(和)发明权、发现权、外观设计权、商标权及其他标记权、反不正当竞争权以及其他由于智力活动产生的权利。
在现代产业结构中,传统的纵向一体化企业逐渐纵向解体,产业组织随之网络化、模块化,以专利权或(和)发明权、外观设计权、商标权及其他标记权等为核心的知识产权成为了联结产业链条中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纽带,因此,知识产权开展的管理活动成为促进产业创新和演进的重要力量。从高端装备制造业到信息产业,皆呈现出垂直分离、合作竞争、协同创新、分布式制造的变化趋势和特征。至此,基于知识产权联结而成的网络形成。知识产权网络(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Network,IPN)是在现代经济环境下,不同企业之间,以不同权利人的专利技术、商标、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为纽带,相互联结、耦合而成的关系网络[5]。
在知识产权网络中,出让人、受让人作为网络的节点,相互之间通过知识产权的利用关系联结在一起,共同形成一个虚拟的、动态的、无边界的网络组织。在这个网络中,既有构成网络运营的主体——节点,也有联结各个节点的关系纽带——知识产权,它们之间的不同组合形成了知识产权网络的结构范式。结构范式中的各个节点是相互独立的,没有领导和权威,依靠规则来维系;结构范式是开放的、无边界的,随时会有新的节点加入和旧的节点剔除,保持网络组织的生命力。
(二)知识产权网络的市场结构
在IPN网络中,从市场结构的角度,按照出让人(联盟)和受让人(联盟)的数量及其规模分布、知识产权差别的程度、新的权利人进入该产业的难易程度,以及相互之间关系的综合状态,可以把IPN网络细分为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四种类型。每一种类型的IPN网络在权利人数量、知识产权特征、核心企业、技术创新、网络动态性、网络维护成本、网络治理类型等方面[6-8],都具有不同的特征,如表1所示。
二、知识产权网络的结构治理
(一)知识产权网络结构治理的基本内容
有效的治理是任何一个经济组织得以有效运行的重要保证,缺乏有效治理的组织必然是不稳定和缺乏效率的。知识产权网络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要实现其自身的高效、健康、可持续发展,尤其需要有效的治理。知识产权网络治理是保障知识产权网络正常运行的一系列制度、体系和控制机制的统称。它是以建立和增强知识产权网络的持续竞争优势为目的,以治理机制为核心,由网络内部发起、所有成员和有关各方共同参与的集体协调活动。简单地说,它是网络成员在网络内部进行博弈的制度安排。构建知识产权网络内部科学合理的治理结构,形成良好的治理机制,有助于提高各成员企业合作意识,协调内部成员企业之间的分工,指导具有异质性资源和能力的企业更好地融入或构建知识产权网络,避免恶性竞争,促进网络组织的有效运作,共同创造客户价值,从而获得、保持和提高网络组织的竞争优势,共同应对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组织模块化、网络化的挑战。
网络组织的结构安排直接影响到成员企业的绩效和网络组织的整体效率。结构治理就是从关系节点及其构成形态角度来考察网络,明确网络的组织结构,以及组织成员动机等。结构治理是影响知识产权网络绩效的关键,直接作用于IPN的成本与收益,也对环境适应能力、组织生命周期产生深刻影响。IPN的结构治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各个成员企业通过多次互动、不断调整优化而形成的。
(二)知识产权网络结构治理的主要模式
网络组织的结构治理是与网络组织本身的市场结构相适应的。在知识产权网络中,市场结构决定了所采用的治理理论和相应的控制模式,也决定了网络的动态性以及维护网络状况成本的高低程度。知识产权网络是一种介于企业和市场之间的组织,网络成员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在完全竞争的IPN网络中,出让人与受让人通常地位平等,通过协商解决各种问题。在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的IPN网络中,出让人通常居于核心地位,主导IPN网络的治理。由此,可以将IPN网络结构治理模式分为4种类型:自组织网络治理模式、导向型网络治理模式、依赖型网络治理模式、从属型网络治理模式。
1.自组织IPN治理
在自组织IPN网络中,知识产权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没有核心企业;拥有同质性知识产权的多个权利人具有较强的网络意识,知道自身的绩效要依赖于其他网络成员(出让人或受让人)的行为,而贸易的双方均具有多项选择,因此具有较高的互动能力,并在构建和维护与其他网络成员之间的关系方面投入巨大精力。在自组织IPN中,知识产权许可取决于交易双方现有的和将来的创新能力,而不是依赖于某个权利人或者受让人;交易双方都是自由的能动个体,通过许可交易来实现自身的目标。因此,自组织IPN的动态性是非常高的,网络成员具有良好的互动协调能力,通过对己克制、对外妥协来维持健康、长远的合作关系。比如,在完全竞争状态下的现场总线领域,形成了自组织治理的IPN网络。现场总线是一种工业数据总线,早在1984年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国际标准协会(IEC/ISA)就着手开始制定标准,但由于各个国家各个公司的利益之争,至今仍未完成,仍是多种总线技术标准共存,技术发展受到了市场规律、商业利益的制约。在这种情况下,出让人和受让人通常都采取单独许可的方式进行交易,并努力去维护双方的友好关系。
2.导向型IPN治理
导向型IPN治理模式是与垄断竞争的知识产权市场结构相对应的。在垄断竞争的知识产权网络中有多个权利人,它们所拥有的知识产权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所以权利人之间既有垄断又有竞争。导向型治理要求权利人有较强的网络意识和较高的互动能力,尊重其他网络成员的行为,努力构建和维护较好的关系,才能维持竞争力和市场份额。网络中合作的双方不具备依赖性,具有较为自由的选择权。在导向型网络治理中,成员企业间的协调、信息沟通要依赖于核心企业的介入,核心企业具有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在智能手机领域,操作系统的竞争较为激烈,呈现出分散化的态势。从市场容量、竞争状态和应用状况上来看,应用较为广泛的有Android、iOS、Symbian、BlackBerry OS、Linux、Windows Phone(Windows Mobile的替代品)、Palm OS、Windows mobile等。这些产品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各自的客户群体,如图1所示。根据IDC的统计,在2012年第一季度,Android操作系统的全球市场占有率为59%,位居第一;苹果iOS系统全球市场占有率为23%,居于第二;Symbain和Blackberry OS系统相比去年同期均有所下滑,分别位居第三和第四;而Linux和Windows Phone 7/Windows Mobile系统则分别位居第五和第六。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是由Google开发的Android系统。正是由于其建立了开放手机联盟,并采取导向型的治理模式,成功召集了86家优秀企业加入,成功地扩大了市场份额。
3.依赖型IPN治理
依赖型IPN治理模式与寡头垄断的知识产权市场结构相对应的。知识产权市场网络中,知识产权被少数的寡头出让人所垄断,而产品本身既可能是差异化的,也可能是可替代的,但进入壁垒较高。依赖型IPN治理具有较低的网络动态性,寡头企业决定是否发生变化。寡头企业与其他网络成员间的关系较为稳定,频繁变化的可能性较小;用于治理协调企业间关系的规则大多数是标准化的,大大减少了用于维护关系所必要的成本支出。比如,光碟机领域所形成的IPN,核心技术被几家联盟出让人所垄断,而大量的下游厂商都依赖于掌握核心技术的权利人。比如,DVD 6C联盟集成了分散在六家公司的DVD专利,联盟注册的DVD专利共分为五类,合计1143项。据DVD 6C统计,全球已获联盟专利许可的厂商共有230家。其中中国有121家,每年将向6C支付数亿美元的专利使用费。
4.从属型IPN治理
从属型IPN治理是与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相对应的,通常网络中只有一个强势的权利人,权利人的网络意识较薄弱,倾向于企业的内部增长和纵向一体化。伙伴的选择依赖于比较简单的标准,并不追求长期合作,如果有更好的合作机会时,权利人就会转向新的合作伙伴而抛弃旧的合作伙伴。这种治理机制类似于层级治理,维护成本高、动态性较差。无论是出让人还是受让人,其主要精力用于保证合作契约的尽可能的完备性以及监督和控制与其他合作伙伴间的关系,因此,具有较高的交易成本。另外,知识产权贸易的决定权掌握在权利人的手里,主要规则和规则变更都由权利人来决策和引导,其他企业仅仅是按照规则行事。比如,作为全球最大的软件产品供应商,微软的Windows产品有效地垄断了桌面电脑操作系统市场,几乎所有市场上出售的个人电脑都预装有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所以,微软利用自身的垄断地位采取了从属型的网络治理模式,不但很少顾及处于产业链下游的制造企业,还全力打击潜在的竞争对手,攫取垄断所带来的高昂的权利金。同时,微软试图还利用其在桌面计算机操作系统市场上的垄断地位来扩大其在其他市场上的市场份额,如网页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r)、服务器操作系统(Windows NT)、办公软件(Microsoft Office)、多媒体播放软件(Windows Media Player)等。由于微软强大的知识产权保护网和从属型网络治理策略,阻碍了技术创新和windows生态网络的建设,目前其统治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而作为云计算发起者的Google以及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领先者的苹果,在基于网络和移动的产品创新方面,则彰显出巨大的生命力。
三、结论与建议
本文对知识产权网络的结构及其治理进行了分析,理论贡献如下:首先,界定了知识产权网络的基本概念,建立了知识产权网络的结构模型,并厘清了其构成要素和联结关系;其次,从知识产权网络的市场结构入手,构建了知识产权网络结构治理的4种主要模式,这4种治理模式能够与市场结构向匹配。
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对企业提供如下的建议:首先,知识产权网络的治理直接关系到网络成员自身的发展,成员企业应分析知识产权网络的市场结构,选择合理的网络治理方案;其次,企业应通过科学的方法培育、提升和跃迁知识产权网络的治理能力,由此奠定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Carl Shapiro.Navigating the Patent Thicket:Cross Licenses,Patent Pools,and Standard Setting[C].Innovation Policy and the Economy,Volume I,Adam B.Jaffe,Josh Lerner,and Scott Stern,eds.,MA:MIT Press,2001.
[2] Josh Lerner,Jean Tirole.Efficient patent pools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4,(94):691-711.
[3] 刘林青,谭力文,赵浩兴.专利丛林、专利组合和专利联盟——从专利战略到专利群战略[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18(4):83-89.
[4] 朱雪忠.知识产权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5] 吴正刚.知识产权网络关系治理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19):107-110.
[6] Abraham L.Wickelgren.Innovation,Market Structure and the Holdup Problem:Investment Incentives and Coordin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2004,22:693-713.
[7] 文豪.市场特征、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基于产业差异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9,(9):172-173.
[8] 胡铭.知识产权与产业组织关系研究新进展[J].经济学动态,2008,(6):8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