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语》中“人”与“民”二字映射下的中国传统观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语》中“人”与“民”二字映射下的中国传统观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通过对《论语》中“人”与“民”二字的研究,探索其反映出来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主要针对其反应出的中国传统伦理等级观念进行论证。

关键词:《论语》; “人”字;“民”字;伦理观念

《论语》是以言谈录的形式出现的。语言作为一种形式,它的内容可以代表作者的思想,反应作者的思维方式,从而映射作者的思想观念。《论语》可以说是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它是两千年来中国政治理论与社会伦理的基石,至今,许多学者对于《论语》的研究已经数不胜数,本文通过《论语》中的“人”“民”两字,来谈论其所反映出的中国传统伦理等级观念。

首先,我们先来谈谈“人”字的含义。人为万物之灵,从“人”的造字来看,开始的“人”字是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形,此人形或垂手,或扬手,或双手高举,姿态各异,栩栩如生。反应出中国祖先造字是从“形”出发,通过对人外观的整体认识从而造出“人”字。再从“人”字的含义来看,现代学者将《论语》中“人”字区分为广义上的“人”字与狭义上的“人”字。广义上的“人”字含义与现代汉语中的“人”字解释有惊人的相似,“人”字在古今都可解释为:一)指某种人,某些人或某人 二)指人才 三)别人、他人 四)人的品格 五)人的身体。《论语》中“人”字的出现向我们证实“人”字在那时已经存在。多次阅读《论语》,笔者惊奇的发现,如果按以上的意思解释,《论语》中的一些语句无法解释清楚,解释起来相互矛盾。

例如:学而篇第五章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例子中的句子,若一同将“人”与“民”统一解释为“某种人,如百姓”,为何此中要“爱人”又要“使民以时”而非“爱民”“使人以时”。看来,这中间的“人”与“民”并不是等同的,他们都可以代表人,有可能代表的是不同群体的人。这句至少可以证明在当时“人”字的含义与“民”的含义并不相同。

带着这种疑惑,笔者将《论语》中带有“人”与“民”字的篇章提取出来对其深入探索。纵观《论语》全书四百九十二章中,言及“人”“民”二字共有一百六十五章,其中“人”出现一百二十次,“民”出现四十八次。由于不同学者总结所用的参照标准及所使用的《论语》版本不同,得出的“人”“民”二字出现的次数也有所不同,另一种参考为“人”字在《论语》中出现二百一十三处,而“民”字则有五十处。

虽然得出的数据不尽相同,但从统计中可以明确的看出:在《论语》之中,提及“人”字的次数远远超过“民”字的次数,这说明“人”字的地位与“民”字并不相同,“人”与“民”之间存在差异性。如果“人”与“民”所代表的对象不同,可以看出在孔子生活的时代是存在“人”与“民”的阶级差异的,并且孔子也极为推崇。

为了探索“人”与“民”之间的差异,笔者查找大量资料,最后确定“人”字在此的解释是指:“士大夫以上的各阶级层的人”,在《论语》中“民”可以说明为“百姓”指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所以“民”不可以叫做“人”,“民”并不等同于“人”。

一、从成书背景来看

《论语》成于众手,早在春秋后期孔子就设坛讲学,其主体内容就已经集结完成,经由孔子的弟子及在传弟子代代传授,并逐渐在战国初期汇集成书。在春秋过渡时期所说的“人”“民”,本来就是指客观存在的两个对立阶级,两者在生产关系中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在政治的领域中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区别。

春秋时期,“人”字存在特殊用法,即以“人”为名的职官,爵位高下,尊卑不一。《左传》中有大量的关于此记载。通过这些也可看出以“人”字命官名,在当时颇为盛行。当然在《论语》中也不难见到:

(1)八侑篇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

(2)公长治篇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

(3)宪问篇 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以上的三个例子中的“人”字,都是专指大夫。这说明此中的“人”并不指一般人,大众的人,是有所指的,代表的就是指士大夫以上的各阶级层的人。

二、从《论语》本身来看

例如:宪问篇第四十二章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已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已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已以安百姓,尧,舜其犹诸。”

例句中孔子先说明“修已以安人”之后又说明“修已以安百姓”,这里的“人”显然不等于“百姓”,而且这里的“人”并不包含“百姓”。只能解释为:孔子说“修养自己来使上层人物安乐,”子路道“这样就够了吗?”孔子又补充:“修养自己来使所有百姓安宁,是说有百姓安乐,恐怕尧舜还没有完全做到吧!”这里也体现了孔子“博施于民”的主张。另外在《论语述何》中也指出“人谓大臣群巨”。这说明孔子是希望恢复周朝的等级制度的,同时《论语》在后世的发展也促使中国传统伦理等级观念迅速发展,最后不知不觉沁入到我们的社会生活之中。

从《论语》中的“民”字与“人”字的对举的章句也能看出,“人”在当时的特殊意义。

例如:

(1)学而篇第五章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2)八侑篇第二十一章 哀公问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3)尧曰篇第一章 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续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所重:民、食、丧、祭。

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4)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这四个例句中, “人”皆表明的意义都可以用上文的意义来解释,即“人”是指士大夫以上各阶层的人。要确定是否属实,我们可以从“民”字入手。

“民”字《说文解字》中介绍到:“民,\萌也,从古文之象。”古汉语字典解释为:在古代,凡不是做官的都可以称之为民,民是指奴隶或百姓。

显然,在古代“人”与“民”字的差异甚大,“人”与“民”代表不同的阶级群体,在《论语》中也充分的体现出来,例句(一)(二)中,都对“民”言“使”,对“人”言“爱”,纵观《论语》全书,都是谈“爱人”而从没有谈“爱民”,这说明孔子对于“人”与“民”是区别看待的、是有偏见的,存有根深蒂固的伦理等级观念。

“人”字与“民”字含义的不同,可以明确的确定“人”字与“民”字之间存在巨大差异,他们所代表的社阶层也不相同。孔子在《论语》中对于“人”字与“民”字的使用极其严禁,简简单单的两个字都代表着不同含义、不同等级,而这两个字的背后更向读者反映出中国传统的等级观念,我们的社会伦理观从那时已经逐渐趋于成熟,一直影响着两千多年来的中国。

[参考文献]

[1] 申小龙 汉语与中国文化[M].中华书局出版社 2003年 第361页.

[2] 陈政 字源谈趣[M]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年.

[3] 张燕婴 论语[M] 中华书局出版社 2008年.

[4] 赵纪彬 论语新探[M] 人民出版社 2000年.

[5] 杨伯峻 论语译注[M] 中华书局出版社 2008年.

[6] 许慎 说文解字[M] 中华书局出版社 2009年 第161下.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