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云南特殊的炊餐具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云南特殊的炊餐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云南少数民族喜欢用大自然中的一些天然物做炊餐具,烹饪别具一格,吃起别有风味。

竹炊餐具

云南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多竹,而且各种各样的竹都有,他们就用竹做桶、罐、杯、碗、饭盒、勺,并当锅煮饭做菜烧汤。景颇、傣、德昂、独龙、佤、基诺、僳僳和怒等民族用比较粗的大竹,砍成长约一米,短的约一尺,上端斜开口,然后把各竹节打通,只留下面的竹节做底,将3至5个竹筒放竹篮内背山泉、装水。为什么用竹筒装水?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远古时代,一场大水把田地和人畜冲得一干二净,只剩下一个到高山上打猎的独龙族小伙子,天神为了再造人类,派迪兰仙女下凡与他成亲。行前天神送一节竹筒给仙女,走到半路,仙女好奇地揭开竹筒盖,里面飞出一群蜜蜂。婚后,他俩用竹筒去背水,竹筒里的水特别香甜。于是大家都用竹筒装水。现在有了自来水,不需背水,但他们仍喜欢用竹筒接水、盛水,省事且经济,还图竹筒装的水甘甜、清凉。独龙族还用竹筒当缸酿酒:把煮好的高粱(大米、小米、小麦也可)抖上酒药装进竹筒,七天后就酿出了香气四溢的酒。这些民族用粗长的竹筒装水酒,用小竹筒装米酒。装米酒的竹器常见有两种:一种是带弯嘴的酒壶,特点是轻便,易携带;一种是有子母口的酒杯,十分别致,长约35毫米,上节是盖,占整个酒筒的三分之一,拔开酒筒盖,往里倒酒,酒筒就成了酒杯;也有用竹做成高脚酒杯的。每逢喜庆节日,景颇族人用芭蕉叶把水酒(竹)筒、米酒(竹)筒包裹起来,除了显示节日的喜庆气氛外,以示用最高的礼节迎接招待贵宾。这时只见景颇族大嫂一只手的胳肢窝里夹着近一人高、大碗粗、斜开口的大竹筒,往另一只手里拿着的竹酒杯内倒水酒,请贵宾喝。 一些少数民族用竹篾编织罐、盆、板盒,精致雅观。至于竹碗、竹筷、竹勺更是琳琅满目。其中用竹根雕制的竹碗、子母饭盒最具代表性。竹根质地坚韧,把挖来的竹根经过水泡处理后,乘其发软,砍、凿、雕刻出的碗、饭盒,不易破碎,经砸耐用。竹筒还被这些民族当锅用。竹筒饭就是用竹筒烧成的。把刚砍倒的竹子砍成一筒一筒的,上端开口,把淘洗干净的米装进竹筒,按比例掺入水,用竹叶塞紧口,放到火上烧烤,烤熟后把竹筒剖开即可食用,吃时有一股浓郁的清香味。最著名的是香竹米饭,是用细长的香竹筒,用火炭烘烤成的,烧出的饭颜色都成了绿色,吃着特香。有时为了让众多的人吃或大批量地拿到集市上出售,傣家人砍来比香竹粗一点的竹子,砍成一筒一筒的然后削去青皮,装入米、水,用叶塞紧口子,成批地放入大锅内煮。用水煮出的竹筒饭跟用火烤出的竹筒饭一样芳香扑鼻。景颇族则用竹筒烧菜:把肉类、鱼、禽切成块或剁碎,拌上佐料、盐巴,装进现砍的大竹筒里,再用叶子塞紧口,放到大火上不断翻转烧烤,直到竹子烧焦,剖开竹筒,香味四溢,原汁原味加竹子味,食用时肉质软而不烂,味道鲜美独特。还可以用大竹筒烧汤。布朗族喜欢用竹筒烤菜,喝着有股翠竹清香味。

蕉叶炊餐具

云南少数民族喜欢在房前屋后栽种芭蕉、香蕉。既美化环境又有水果吃,还能有其叶当碗、盘、盆使用,可煮、可蒸、可焐,还能当锅用。他们喜欢用蕉叶当碗包饭菜吃。外出劳动和走远门,他们把饭菜用蕉叶代替装饭菜的餐具,很方便。还用蕉叶包各种和的面、玉米浆,切、剁好加佐料的肉放进锅里或笼上煮或蒸;也可埋进火灰里焐食。包烧肉还是道名菜呢!将瘦肉剁细,加上苤蓝、香蓼、芜荽、辣椒,然后用蕉叶包上三、四层。埋入火灰内焐熟。这道菜清香,鲜美可口,别具风味。有的少数民族干脆把蕉叶当盒、锅使用。外出劳功,他们都不带餐具。做饭菜时,用刀在地上挖一个像盆的炕,用蕉叶垫好,然后把用竹筒烧好的汤倒进里面,供大家食用。有时为了换换口味,把坑挖成锅样,垫上几层蕉叶放入水和要煮的菜,找些石头放进烧竹筒饭里的火里烧。烧红后放蕉叶锅内,不断从汤里捞出石头,再放入烧红的石头,靠石头的热量把汤烧开,煮出的汤很鲜美,还富有矿物质,有保健作用。

葫芦餐具

少数民族和汉族一样喜爱葫芦,但更善于使用葫芦。他们把不同形状的葫芦,通过截取部位的不同的而做成各种餐具,如瓢、勺、碗、盘、杯、壶、酒葫芦、水葫芦。把葫芦纵剖成两半,就制成了瓢,把葫芦横割开,底面的那半就成了碗,上面的做成了漏斗。在细腰葫芦顶钻个洞,就可以盛酒装水。盛的水清凉解渴,酒也变得更好喝了。他们经常把水葫芦、酒葫芦挂在腰上,渴了、疲劳了,摘下葫芦喝口水或酒,然后继续走路或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