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情境创设的实践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情境创设的实践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句话:课堂也可能是低碳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通过创设行之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和技能、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但是,本课题组在调查中发现,部分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好像脱离了情境就不是新课程的课堂,创设情境不是为了图表面上的热闹,不能干扰和弱化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以及学生思维的发展,不是所有教学活动的开展都需要渲染情境,也不是所有的情境创设都会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有利。我们不能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任何情境都不能游离于教学之外,更不能是虚假的,如果只追求形式,反而会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越走越远。一句话:创设情境是为了让数学学习更有效。

创设课堂有效性情景的方法具体有:

1、创设“悬念型”教学情境。

“教学悬念”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求知欲强,好奇心切等特点,教师可以创设一些新颖的疑问,引起学生的探索。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可以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上课伊始老师就开门见山:“能被3整除的数这里面有个秘密,老师已经掌握了,不信你们可以随便说一些数来考考,老师立即就能说出它能不能被3整除,不信你们还可以用手中的计算器来验证。”学生们个个争先恐后向老师发问,故意出一些比较大的数,老师却依旧不假思索地对答如流,学生们惊叹之余,很自然地产生了这样的疑问:“究竟这些数有什么特征呢?老师又有什么绝招呢?”在这样的悬念带领下,学生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渴求。

2、创设“故事型”教学情境。

孩子们天生都喜欢听故事,在教学《可能性》时,可以利用故事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阿凡提的故事,想听吗?(学生很兴奋,都说想听。)

师:有一天,一位糊涂的县官因为听信他下面一位师爷的谗言,就把无辜的阿凡提抓了起来。在审问时,他对阿凡提说:“明天给你最后一次机会,到时我这里有两枚签,一枚签上写着‘死’字,另一枚签上写着‘生’字,你抽到哪一枚签,就判你什么。”同学们,如果让阿凡提来抽签的话,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呢?

生:(争着说)阿凡提可能会抽到“生”字签,也可能会抽到“死”字签。师:也就是说,阿凡提抽签的结果有两种可能,但一心想害死阿凡提的师爷却在两枚签上都写着一个“死”字。同学们,如果再让阿凡提来抽签的话,结果又会怎样呢?

生:(群情激愤地说)阿凡提抽到的一定是“死”字签。 师:那也就是阿凡提要想抽到“生”字的签是……

生:(接着说)不可能。

师:看来阿凡提这次是必死无疑了,幸亏阿凡提的一位朋友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他。第二天,县官在审堂时让阿凡提抽签,聪明的阿凡提抽了一枚签,并连忙把抽到的签吞到了肚子里。县官只好打开另一枚签,发现上面写着“死”字,以为阿凡提抽到的是“生”字签,就只好把阿凡提放了。 (学生都会心地笑了。)

师: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探讨“可能性”这个数学问题。(板书:可能性)

在这个导入片段中,充分开发知识自身的趣味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独辟蹊径,巧妙地用学生喜欢的“故事”拉开学习数学新知的序幕,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曲折的故事情节中去,很自然地让学生初步感知了“一定”、“不可能”、“可能”,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

3、创设“游戏型”教学情境。

小学生都喜欢做游戏,创设一个与学生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又是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情境,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主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策略去体验和理解知识,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探索,使学习活动生动有效、事半功倍。

如在数学的计算教学中,加、减运算是一年级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它必须反复练,而反复练又显得单调枯燥,于是可在练习中采用“首尾相接”、“找朋友”、“夺红旗”、“摘苹果”“送信”等方法进行。这些游戏是小学生最乐意做的,通过这些游戏不仅使学生在游戏中学到知识,巩固知识,而且使学生产生竞争意识,培养学生力争上游的精神。

4、创设“类比型”教学情境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经常会感觉许多知识点似曾相识。 如果我们把这些类似点进行比较,再加以联想的话就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和方法,通过类比由一个已知的数学规律迁移向新的知识,从而加深对新知的理解和掌握,也避免了混淆。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通过以上几种方式的情境创设,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及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在课堂情境创设过程中,如果不能对教学过程进行充分的把握,很容易走入另一个误区,具体表现在:

1、游离于数学内容之外的“包装”。教师把“创设情境”仅仅看作提高灌输教学效率的手段,而忽略了“情境”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因素,具有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作用。对“情境”创设简单化地理解为“形象+习题”,致使情境创设“华而不实”。

2、枝节横生的“现实生活”。情境创设未能突出数学学习主题,导致课堂学习时间和学生的思维过多地被纠缠于无意义的人为设定,对课堂教学起了反作用。

3、不顾学生实际水平的“挑战性问题”。情境创设不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任意拔高了学生对问题的兴趣程度,导致学生“云里雾里”的学习状态。

总之,灵活性的运用以上所列举的在课堂中创设情景的方法,就能够起到事半功倍效果,就能够保证课堂情境创设的有效性。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课堂注意力的集中,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学习能力的提升。另外,课堂效率的提高,教师观念的转变,带来的是课堂完成作业时间增多,课堂作业时间得到有效保证,学生课外的作业时间减少。学生上课认真了,学习的有效性提高了,也就减轻了课后重复学习的时间,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达到《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