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助力环保统计先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助力环保统计先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北京,刮风是香炉,下雨是墨盒子。”尽管老舍笔下的旧时景象早已远去,高度现代化的北京城却依然面临着环境问题的困扰。伴随着城市的快速膨胀,水资源短缺、大气污染、风沙危害这些环境通病也不请自来,严重威胁着城市肌体的健康。

加快环境治理,政府作为刻不容缓。近年来,在北京市强而有力的环保行动中,统计人及时跟进,凭借业务专长,度量着“绿色北京”前行的脚步。

统计平台监测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最响亮的环保关键词之一。六年前,当节能减排目标以明确量化的方式写入国家“十一五”规划时,一场由政府推进的节能减排攻坚战真正打响了。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水耗比“十五”期末分别降低20%,也成为摆在北京市政府面前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加强能源管理,先要拿得出准确计量、全面客观的能源统计数据。为此,统计人责无旁贷。

北京统计人意识到,科学客观反映全市及各区县能源消费和万元GDP能耗情况,建立和完善全市统一、功能齐全、信息共享的能源统计监测体系势在必行。经过两年的努力,北京能源统计监测信息平台于2010年正式运行,成为全国政府统计系统中第一个能源统计领域的专业信息监测平台。这也意味着北京在能源统计监测工作的规范和能源信息资源的整合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

作为一个专业化的信息平台,它具备能源日常业务处理功能,能通过对能源基层数据、综合数据的整合、存储、查询和评价分析,以及对重要数据的实时监测,实现对全市能源生产、供应、消费的全过程监测。平台由市统计局能源与资源统计处负责管理和维护,管理员方秀玉介绍说:“能源平台的设计非常方便,有很多功能特别直观。比如,平台有一个能源电子地图,我们能在地图上直观地看到各个区县的能源消费量变化。”

北京市能源统计监测信息平台更有着开放的姿态,具备与委办局有关信息平台对接的功能。目前,已与市经信委的重点工业企业用电量在线监测平台进行了连通调试。因此,平台能实现对重点企业能耗的在线监测,确保信息及时准确。

在已经到来的“十二五”,除继续完善能源统计监测信息平台外,统计部门在强化能源资源统计方面,要做的事儿还很多。围绕“低碳、减排”的要求,研究完善碳排放测算方法,细化能源消费统计内容;研究建立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统计指标体系及重点指标调查方法;开展环保支出统计试点调查;建立循环经济统计制度……期待更多更科学的基础数据和分析成果能够助力政府的能源管理工作,从而使全市“节能减排”整体目标变得更易触及。

统计指数评价绿色行动

2010年3月,《“绿色北京”行动计划(2010-2012年)》,明确提出作为“三个北京”发展战略之一的“绿色北京”建设有其阶段性目标和实践路径。根据这一方向,北京统计部门着力打造快速监测评价反应机制。一年以后,该项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并尝试性地对“绿色北京”建设进程和行动计划的实施效果进行了量化监测和统计评价。

“绿色北京”监测研究由市统计局监测与评价处负责。面对这项全新的任务,全处上下展开积极行动,与市发改委沟通,到相关部门进行调研,对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利用情况、循环经济、碳排放、能源消耗等行动计划中的目标进行分解,广泛了解国外主要城市绿色经济发展情况,并收集大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科学全面的监测结果,深化了城市之间的横向对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决策建议。

“绿色北京”行动计划实施进程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最大的突破在于设计了一个可以持续评价“绿色北京”实施效果的综合指数。监测评价处处长王滨介绍说:“此项研究是把单位不同的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形成了一个综合可比的总指数。未来,我们可以对这个指数进行时间纵向和地区横向等多角度的长期监测,判断出‘绿色北京’的发展进程。”

除了总指数外,监测体系同时对“绿色北京”行动计划中的“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生态环境”三大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与措施进行了研究,定期开展实证监测,并选取了具有前瞻性、代表性、可操作性的14项指标进行重点分析,涉及煤炭消费、单位GDP能耗、公共交通出行、垃圾分类、空气质量等方面。

监测结果显示,2010年“绿色北京”行动计划实施进程监测评价总指数达到115.47,比2009年提高15.47。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绿色北京”行动计划的实施,垃圾处理、环境整治、污水处理等突出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环境整治措施正在取得成效。

今后,随着数据的累积,公众还可以看出哪些指标的贡献率高,哪些措施最有效,从而更加直观地从指数的变化中看到“绿色北京”的进步速度和发展空间。

统计测算发现生态价值

2012年6月,市统计局农村统计处一行人来到怀柔区白河湾对湿地进行监测。工作人员将测试设备分别放在白河湾湿地的不同位置,测试并记录负氧离子的浓度。这是一种利用空间抽样技术和地面调查手段开展野外测量的方法。在北京共有39个类似的抽样点,覆盖了各种湿地类型。统计人测量负氧离子浓度、水景观影响范围及地价差值、水景观影响因子,正是为了换算出湿地的生态与环境价值,这也是“都市型现代农业生态服务价值”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当你感叹传统的农业在现代经济体系中正在变得“微不足道”时,是否了解过农业的生态价值呢?据测算,2010年,北京农业在资源严重萎缩、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0.9%的情况下,却创造了8753.63亿元的生态服务价值贴现价值,这种强烈的对比不是因为农业出现了奇迹,而是北京对农业的定位和评价方式发生了变革。

早在2003年,市委市政府已明确提出将都市型现代农业作为北京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与传统农业不同,都市型现代农业在注重发挥农业生产功能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功能和生活功能的发挥,农村以农业为依托形成的良好生态环境和农业体验活动越来越为城市人所向往,农业的生态功能日益突出。农业的生态调节价值到底有多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007年至2012年,由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市水务局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课题组,共同开发研究了都市型现代农业生态服务价值测算方法,建立了“都市型现代农业生态服务价值”监测指标体系和工作机制,重新实现了对农业功能和作用的全方位客观评价。

据农村统计处处长孟素洁介绍,该项研究对森林、农田、草地、湿地四大生态系统的直接经济价值、间接经济价值开展了统计调查,对四大生态环境服务价值中的气候调节价值、水源涵养价值、环境净化价值、生物多样性价值、防护与减灾价值、土壤保持价值、土壤形成价值等七项重要功能,采用实地测量、统计调查和参数推算等科学的方法进行了测算。作为一项以政府主导的应用研究,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生态服务价值监测在国际和国内都属首创。从长远看,都市型现代农业生态服务价值统计制度的建立和监测工作的开展,无疑将为“绿色北京”建设提供更科学、更丰富的参考依据。

为了可持续发展、和谐宜居的城市未来,助力环保统计人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