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职英语教学“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职英语教学“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文章分析了当前高职英语教学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以实践性和职业性为原则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从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对英语教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高职英语;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加强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改革以教师或课堂为中心的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1] 无论德国的“双元制”,还是英国的“三明治”或是新加坡的“教学工厂”理念,都对我国高职教育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近年来,我国的高职教育通过一系列的探索与研究,在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实践,已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众多成功例子中几乎没有英语类各专业指导性和示范性的教学改革案例。为此,笔者通过分析目前高职英语教学现状,结合英语专业自身的特点和市场需求,探讨具有高职英语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英语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1.专业定位不清。长期以来人们误认为英语教学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联系不大。因此,诸多高职院校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教学内容偏重于语言知识和语法概念,没有真正提高学生用英语参与专业知识交流的能力。比如在商务类的外贸业务洽谈及跟单流程、秘书实务等多种专业性知识方面,英语没有起到服务于专业的作用,而是仅仅停留在基本语言交际的层面。

2.相关专业知识滞后,师资队伍跟不上。据同类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师资调查:近95%的教师未能做到成功转型,虽然英语水平很高,但相关专业知识有限,比如缺乏外贸或秘书实务知识等。部分教师仅仅是通过商务、文秘等专业资格证考试或是自学本专业知识,根本没有企业实践经验,在专业知识传授过程中经常出现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严重脱节的问题,使得教学内容的衔接和融合受到一定的限制。

3.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实践教学环境无法满足教学的需求,无法实现学生到企业的零距离“无缝对接”,从而导致所培养的毕业生难以适应工作岗位,抑制了英语教学改革的进程。

以上分析告诉我们,必须通过改革才能提高和发展高职专业英语的应用和实践能力。

二、英语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定位与改革思路

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应该融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或行业英语为一体,使它们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T. Hutchinson & A. Waters认为专业英语应隶属于专门用途英语,是一门接受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理论指导的、融合专业知识和英语语言知识的交叉学科。[2]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和职业性。[3] 通过学习并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结合市场需求和专业特色,笔者提出了高职高专英语改革的新思路:立足英语本位,以实践性和职业性为原则,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工学结合理念设计课程体系;以学生未来职业工作中的任务为载体,开发工学结合课程;创设真实的或模拟的工作情境,使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获得与未来工作相关的知识;构建校内外实践教学体系;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等。

三、英语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目前,高职院校英语系除了开设公共英语以外,还开设了多种专业英语如商务英语、涉外文秘、会展英语等。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必须要突出不同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与岗位设置相结合的特征,分析和研究专业特点、岗位能力以及典型工作任务所对应的学习领域,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学习领域,再根据学习领域确定课程类别,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方面进一步完善高职英语人才培养模式。

(一) 优化专业结构,完善课程体系

要想发展高职教育,必须开展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4] 鄢凤霞指出,高职教育的专业建设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上,以能力为本位,要突出技能培养。[5] 因此,我们根据岗位需求所对应的学习领域,以专业知识为内核,以英语语言为外壳,把3年的课程设置为两大块:即基本素质课程和职业能力课程。

基本素质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职业能力课程包括职业通用课程、职业专业能力课程、职业综合能力课程和职业拓展能力课程。其中职业通用能力课程重在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职业专门能力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商务专业知识和技能。职业综合能力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拓展能力课程培养学生的复合型能力。

课程设置上始终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方针[6],实现三个体系、一个衔接、三个结合的一体化模式。三个体系即构建素质培养体系、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一个衔接即基础英语教学与专业英语知识教学衔接;三个结合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课程设置与岗位需求结合、授课与考证相结合。教学上遵循“应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在知识结构上突出“英语本位,突出专业,打造核心课程”,在技能培养上要求“一专多能,两技傍身,兼顾双证”的培养模式,同时具备外向和复合型特征,突出专业英语特色。

(二) 构建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强化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7] 我们知道,高职英语专业是以英语应用能力为核心、以专业英语技能为基础、以创新能力为导向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高职英语的特点决定着专业课程标准的设置。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做到基础英语知识+专业英语技能+相关专业(商务、酒店或会展等)实务三结合,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做到工学结合教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共同发展。

1.工学结合模式组织教学。工学结合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能够胜任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通过工学结合组织教学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8] 我们构建了“任务实操、模拟情景、交替见习、顶岗实习”的学工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专业英语的岗位能力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计划安排体现出“学—工—学—工”多次交替;“工学模块”课程体系做到“学—做—学—做”多次循环;实践教学过程从“岗位认知—岗位见习—顶岗实习”循序渐进。让学生从“做”中学,老师在“做”中教,通过“做、学、教”三者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以做促学、以学促教、以教导学”和“以教导做、以做促学、以学评教”的双向实施过程,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学做结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