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以美导善 第2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以美导善 第2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为未来社会精英的预备群体,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关系着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前途和发展。在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虽然大学生道德素质主流表现出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思想积极健康向上等好的品质,但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同时也流露出思想观念较为功利、道德观念趋向本位、信仰与理想观念淡薄等特点。当前,我国普通高校的德育工作有时仍沿用传统的德育教学模式,存在着单纯依靠理性说教、教学方式缺乏生动、忽视道德情感体验等弊端,使得普通高校的德育目标难以在学生身上实现内化。传统的德育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形势,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努力去探索普通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一切艺术形式只要以真、善、美作为其表现内容和表现方法,就必然会与道德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必然会直接或间接地传播着道德观念。艺术教育可以以美导善,具有培养主体高尚的道德品质、良好行为、优秀人格的隐性育德功能。如果在普通高校中能够在较为感性的公共艺术教育中渗透道德教育,将会为以理性教育为主的传统德育提供有益的补充和支持。但是,要谈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育德功能,必须首先弄清楚艺术教育到底能不能和道德教育联系在一起,在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中进行德育渗透究竟是否具有可行性。

一、在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可行性分析

近年来,一些西方艺术哲学观念对我国艺术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唯美主义”。一些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工作者开始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中奉行“唯美主义”。他们极力批判在艺术作品或艺术教育中渗透道德观念,认为艺术就是艺术,与道德无关;而艺术教育就是纯粹的艺术教育,与道德教育无关。艺术若与道德扯上关系,就玷污了艺术的纯粹性,就是“伪艺术”。而艺术教育若与道德教育挂上钩,则违背了艺术教育的艺术性和审美性,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教育。这种思潮对我国普通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产生了影响。一些教师在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学中,对道德观念采取回避的态度,追求所谓“真正的艺术教育”。那么在普通高校,将艺术教育和道德教育联系在一起到底是否具有可行性呢?笔者认为:

1.艺术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协同发展,是学校教育实现其最终目标“育人”的需要

学校教育的根本是“育人”,这是任何学科都不能回避的客观事实,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也是如此。虽然思想品德教育主要“育德”,而艺术教育主要“育美”,但二者都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对象都是普通高校大学生,最终目的都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只不过是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实现育人的最终目标。那么,在普通高校教学实践中,为了育人的共同目标,二者应该是一种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关系,而不应互不相干,各行其是。因此,在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中渗透德育内容的做法是无可厚非的。艺术教育的教育性决定了其不可能只顾其审美性而放弃教育性,那种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闭口不谈道德,将艺术教育完全孤立起来的做法,才是真正不完整的艺术教育。李岚清同志说:“美育有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这是其他教育所无法替代的,培养人,提高人的素质,最根本的问题是要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美育的最终意义,就在于使人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善,从而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自身得到美化。”并进一步指出:“审美教育是美育的核心,要以美引善,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以美启真,增强学生的智力,以美怡情,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虽然公共艺术教育作为普通高校美育的主要实施内容和途径,其直接功能是“育美”,最终目标是育人。在实现其育美功能的前提下,借助其自身学科特点优势,为德育的发展出份力,是完全可行的。

2.艺术教育隐性育德功效发挥以其审美功能的实现为前提条件

艺术教育的隐性育德功效是指艺术教育通过艺术形象影响人的审美感觉感知、意志等,潜移默化地促使人们形成对社会和人生中美丑、善恶、荣辱的正确认识,并进一步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崇高的道德品质。在艺术作品中,理融于情;在艺术接受中,情先于理。艺术总是先使接受者受到情感的感染而后才引起人们对生活和人生的理性思考从而受到教育。艺术教育通过审美情感体验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而非通过理性的道德说教,这恰恰是艺术教育发挥其育德功能最为隐蔽和巧妙的地方。由此看来,艺术教育的隐性德育功效的发挥是以其审美功能的实现为前提条件的,育德功效是艺术教育在其实现自身审美功能的过程中派生出来的附属功效,艺术教育的育德功效与其审美教育的性质并不矛盾。因此,我们大可不必担心在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涉及道德教育内容就会违背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本质。当然,这种不矛盾的和谐状态是建立在艺术教学实践中,尊重艺术教育的审美教育本质,真正遵循着艺术与艺术教育自身的特殊规律来进行教学的基础之上。

综上所述,在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中进行德育渗透是完全可行的,这既是学校教育实现其最终目标育人的需要,也不会违背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本质。那么,艺术教育自身是否又真正具有发挥“育德”功能的可能性呢?艺术教育在育德方面是否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某些优势呢?

二、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育德的可能性及优势分析

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孔子自办私学,开设礼、乐、射、御、书、数六门课程,并把礼乐作为其教学的主体部分,在我国历史上首次将音乐课程纳入学校教育。孔子认为人的修养过程应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音乐教育在他看来是促成完美人格形成的最后阶段。亚里士多德的和谐发展教育思想也特别强调美育特别是音乐教育的作用,认为音乐是培养品德最为重要的内容,“如果目的在于教育便当选取最优良的培养品德诸乐调”。可见,古今中外,艺术教育在许多思想家、教育家眼中就是培养青年健全人格、高尚品德的必备内容和必经之路。通过艺术教育进行德育渗透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发展,并具有其他学科所具备的优势。具体表现在:

1.艺术教育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

当今普通高校的德育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德育课程不受大学生欢迎。一些高校的德育课程与社会发展脱节,教育方式以理性说教和道德观念的灌输为主,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方法死板生硬,缺少感召力和说服力。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他们接触的新事物多,知识面广,思维敏捷,性格中还有少许叛逆,带有强制性的传统德育方式已经很难从内心深处打动他们。艺术教育是一种以听觉艺术和视觉艺术为重要内容的教育形式,具有形象性、感染性与愉悦性的特点。艺术教育自身既具有审美性又具有教育性,既可动之以情,又可晓之以理;既能深入人心,又不会使受教育者感到外部不自然的压力,其轻松活泼的形式使人不知不觉、心甘情愿地接受影响。与传统德育手段相比较,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无疑是最理想的教育方式和结果。正因为如此,在当今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因其轻松活泼的教学形式,富于娱乐性、趣味性的教学手段而深受学生喜爱。在普通高校的公共艺术课程中寓教于乐,淡化德育的强制性痕迹,取而代之的是轻松愉快的艺术气氛,有助于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使大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和“善”的感化,弥补了高校传统德育的不足,增强了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和感染力。

2.艺术教育的育德功效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情感体验来获得

卢梭认为:“有了审美能力,一个人的心灵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各种美的观念,并且最后接受同美的观念相联系的道德观念。”歌德也认为:“音乐占有理性接近不了的崇高的一面。音乐能支配所有的东西,放射出不言而喻的感化来。”艺术作品能够通过典型的艺术形象再现人们的道德关系和社会道德风貌,通过对典型形象某种品质的强烈渲染,激起人们情感的共鸣,使人们潜移默化地受到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观念影响。艺术教育就是通过艺术与道德的这种关系实现其育德功效的。艺术教育的隐性德育功效的发挥并不通过直接向学生灌输道德信条、政治目标,而首先是通过艺术审美活动,使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审美趣味变得高尚。而高尚的审美趣味进而又为健康的道德观念的形成提供了动力和条件。与传统德育及其他学科相比,艺术教育育德的基本特点和最大优势就是通过具体可感的、生动的艺术形象来感染人、启发人。虽然艺术教育的育德功效是间接的、隐性的,但是这种间接的育德效果往往比直接的理性道德信条灌输更具说服力,更容易深入到大学生的内心,更容易实现道德目标的“入耳、入脑、入心”。

综上所述,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具有高校传统德育和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育德”的功效。

三、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育德功效对和谐校园乃至和谐社会构建的促进作用

前面已经从可行性和可能性方面做过分析,在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对于思想品德教育有促进作用。从国家和社会的大局来说,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对和谐校园乃至和谐社会的建构也有着积极的意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强大的社会凝聚力。艺术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人与人之间的凝聚力,促进社会凝聚力的形成。普通高校是未来社会预备精英培养的前沿阵地,承担着培养和谐社会人才的重任,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对于培养具有和谐精神的人才,更是具有独特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促进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形成

所谓“人格”,是指一个人的品质、品格,它由一个人的性格、情感、意志、能力、智力等因素构成,全面地反映了一个人的言行和整个精神面貌,包含信仰、情操、需要、动机、能力、气质、性格等。它是以自然性为基础,以个人的社会关系(含教育)、生活方式、职业、社交活动为基本内容所形成的个性特征。而所谓完美的人格,就是构成人格的几个因素完美结合,真、善、美高度统一,知、情、意和谐发展。

培养大学生真、善、美和谐发展人格的目标,如果要在普通高校教育中分别以教育形式落实,则分别是智育、德育和美育。因此要培养大学生和谐的人格,用来育美的美育是必不可少的。郭声健认为:让自己沉沦于感性世界,一味追逐和贪图感性享乐,失去了对艺术和人生的理性思考与深刻把握的人,与让自己禁锢于理性世界,情感受到无情压抑的人一样,都是不幸的。因为,无论是理性的“单面人”还是感性的“单面人”都不是心灵完善的人。因此,在当代社会,人们不仅需要艺术,同时应该懂得艺术。意思也就是健全的人格应该是理性和感性和谐发展的,艺术能够发展我们人格中感性的一面,是健全、和谐人格形成必不可少的因素。因此,要塑造大学生完美、和谐的人格,离不开艺术教育,公共艺术教育是普通高校美育实施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对大学生完美和谐的人格形成有着重要作用。

2.有助于维护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乃至和谐的社会关系

我国大学生大都处于青年中期(18―24岁),这个时期的青年虽然生理上已经基本成熟,但心理上却尚未完全成熟,青年中期正是个体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据调查,在我国普通高校,人际关系、经济状况、失恋、学业受挫等因素很容易引发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艺术是人本能的一种精神需要,艺术能使现实生活中人的焦虑、压抑的情绪得到适当的宣泄,使人的心灵趋向平静与和谐。因此,在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实际上也是满足大学生这种天然的艺术需求的途径之一,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大学生焦虑、压抑等不良情绪,使他们的心境趋向平和与和谐。同时,艺术教育能通过维护每个学生精神状态的和谐,进一步维护大学生个体之间关系的和谐,从而达到维护校园、社会的和谐与安定。

结语

综上所述,在普通高校通过公共艺术教育发挥其隐性育德功效,辅助传统德育,促进大学生道德素质发展的做法,既具有可行性,又具有可能性,同时还对和谐校园乃至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增强德育实效性的有效手段,其强大的感染力对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拓宽德育渠道、优化德育环境等都起着重要作用。教育家蔡元培认为,艺术教育具有“辅德性”,可以起到以美启真、 以美导善的作用。今天,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公共艺术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养,促进大学生的人格完善,提升大学生的道德品质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普通高校艺术教学中,我们也坚决反对违背艺术教育的审美本质,将艺术教育“德育化”和“非艺术化”,将艺术教育从属于德育的做法。在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实践中,我们应遵循艺术教育审美教育的本质,在实现艺术教育审美功能的前提下,合理发挥其育德作用――以美导善,这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也是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为高校育人事业应尽的职责。

作者单位:长沙学院艺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