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巧用教材,打开散文阅读教学的另一扇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散文阅读的现状及分析
教材中的现代散文大多以叙述和抒情为主,篇幅短小,取材广泛,形式自由而又十分注重文情并茂,且在初中课本中占的篇幅较多,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对于散文教学,教师往往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就这篇文章教这篇文章,只对行文思路、文章主旨和结构框架粗略地梳理、概括,再完成课后练习就算是完成了散文教学。到了真正做题时,学生对于散文知道写的是什么内容,但读不懂文字背后的深刻寓意,往往是蒙着做题,失分较为严重。散文教学的现状令人担忧。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当今教育在散文教学上的缺失
在当今教育体制中,由于中考指挥棒的作用,教师重现代文的阅读教学,对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或者非连续性文本等进行阅读专题指导。由于散文文体特征十分模糊,又没有系统的知识点,因此大多数教师对于散文教学无从着手,遇到近两年的新题型“分层评价题”,只一味地要求学生深入思考,对散文阅读的指导却相对较少。
(二)教师忽视对文本的深入解读
大多数语文教师可能认为散文“形散神收”,“事――情――理”的框架结构明晰,课比较好上,但看似浅显的散文并不容易读得透,也并不一定教得深。另外教师在备课时也是用度娘和翻教参,直接落实到“教什么”“怎么教”上,他们认为的深入解读就是只关注将这篇散文讲深讲透,启发学生一步步向教参上的标准答案靠近,这种僵化的教学模式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使得学生的思维总是停留于浅层次,而不能向纵深发展。
(三)学生自我修养意识的缺失
一直以来,学生重练习,重解题技巧的掌握,忽视学习过程中知识的内化,再加上散文看似浅显却意蕴丰厚的特点,学生很难通过自主阅读体会到作品蕴含的理趣,无法掌握阅读这一类文章的方法。因此长期的做题碰壁,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出现了畏难情绪,更不要说感受散文情理兼具的魅力了。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关键,注重吸收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教材作为最主要的课程资源,呈现出生动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体现了语文教学开放和创新的特点。因此,教师充分地利用好语文教材的资源,是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那树》是九下的一篇散文,课前先让学生做好预习,要求每生写100――200字的阅读感悟,从文章的语句理解、文章结构、写作手法等角度提出1至3个疑难问题。了解到学生“缺什么”,为教师接下来的语文阅读课堂“教什么”提供了方向和指南,也为教学重难点的设计提供了依据。因此本人将教学的重点设定为“品味语言,感受形象,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的情感”,将教学难点设定为“理解文章主旨,形成自己独特的感悟”。笔者想从《那树》这一散文教学课例生发开去,就“巧用教材,深入解读文本”的课堂目标追求,来谈谈教学策略上的一些新尝试。
(一)读厚教材,点化学生知识习得中的盲点
叶澜教授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看成教学的对象、学习的主体,还要把学生看作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目标的设定,有别于其他文体,教师要在阅读中引导文化建构,追求精神生成。因而教师备课时首先要做阅读的先行者,素读教材,把教材读“厚”,挖掘出美妙的字词、朴素或华丽的辞采赋予语言文字本身深刻的文化内涵,才能真正明白学生缺的是什么,在学生达不到的方面做文章。
1.抓住学生预习的盲点。学生预习时对于自己擅长的地方会预习到位,而从未涉足的地方就会避而不谈,这就造成了预习中的盲点。如学生忽略的体现那树精神品质的关键句“绿着死,死复绿”,对其重锤敲击就会领略到“那树”执着追求绿意,努力实现生命价值,履行自己神圣使命,维护生命尊严的精神。在赏析那树引颈受戮的一组句子时,学生能抓住“咬”“嚼碎”“撒”“骨粉”“”“刽子手”等词来体会人们的无情、残忍,以及那树引颈受戮时的痛苦,但是对于三个连词“于是”,学生却无动于衷。因此在教学时,我特意在字体下加了着重号,以此引起学生的注意,并让学生分析这三个“于是”是否用得合理,以此来感受命运对于那树的不公。我再通过“于是人死了。于是交通专家宣判那树要偿命。”这两个短句的朗读,让学生意识到所谓的“交通专家”事情处理得匆忙儿草率,体会出作者蕴含在其中的痛惜和悲愤之情,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抓住文本的空白。文本空白是文章向读者提示以及暗示的信息,给读者留下想象再创造的空间。如果教师能及时发现并引导学生填补这些空白,就能更加有效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本人在教学《那树》时,先后两次出示课件:那树 ,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题,可以在横向上加语气词和标点。第一次在了解了那树美丽的形象之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情感读课题,很多学生读出了“那树啊!”、“那树哟!”,体现了同学们对那树的赞美和敬意。第二次是在感受了那树引颈受戮这一画面之后,让学生替作者来读一读课题。这时有些学生还是读“那树啊!”、“那树哟!”,但读出了对那树痛惜和对刽子手的愤慨之情,有的学生读“那树……”,读出了作者对那树事件的深深思考。
因此,本人更坚信学生会的可以不教,但学生知识习得中的盲点却是我们教学的丰富资源,值得教师去深挖。
(二)用好教材,解决学生主题理解上的难点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学生的思维总是停留在平面上,没有向纵深发展。这是语文教学长期侧重点、面上的知识带来的负面影响,而语文教学“到哪里”远比“怎么到”重要。因此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好学生切近的教材资源,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做阅读的引导者。王荣生教授也在《阅读教学的内在规定性》一文中说:“阅读教学中,是学生在‘学’阅读。在阅读教学的三个构成要素中,教师的职责是教,学生的任务是学,文本则是师生各自阅读的对象,又是阅读教学中师生对话的媒介和话题。”由此,教师要通过使学生读懂文本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就《那树》一文,对主题挖掘,绝大部分学生在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这一层面就停滞不前了。本人在备课时想到了一组有关人与自然的文章,如《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班羚飞渡》等,还发现本文的结尾与八年级下册中的课文《喂出来》极其相似,因此想到用好现有教材,采用以文教文的方法,利用已经学过的类似的文章来促进对新课主题的理解。
出示:现在,月光如华,周道如砥,已无人知道有过这么一棵树,更没有人知道几千条断根压在一层石子一层沥青又一层柏油下闷死。――《那树》
可是,他只顾眯着眼睛得意洋洋地眺望着远处的地平线。啊,我们的城市变得越来越美好啦!当然,那块微不足道的小石头根本就没引起他的丝毫注意。――《喂出来》
诚然,学生从两个类似的结局中感受到了人们被眼前的利益蒙蔽了双眼和良知,那树折射出的是人性的扭曲和善良本性的丧失。通过以文教文,达到了温故知新,触类旁通的效果。
(三)丰富教材,增强学生思维拓展中的弱点
从以往的教学来看,教师基本没有摆脱就这篇文章上这篇文章的思路,学生也总逃不出这种定势思维的怪圈,往往表现为思维单一,思路狭窄,这严重阻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在中考复习阶段如何丰富教材资源,以一篇文章来带动一类文章的阅读,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视野,是教师急需要实践的,因此教师要做阅读的拓荒者。
群文阅读重视课内外材料的统整、比较和延伸,关注学生的自我建构过程,让学生能够多层次、全方位地把握和理解文章,提升学生的思维力。但要求教师要在备课的过程中精心挑选课外相关主题或者相关内容的材料来辅助教学,以便通过合作阅读的方式加深理解。因此本人在理解了主题之后设计了博览群“树”这一拓展环节,旨在加深学生对“树”这一形象的多元理解。
出示:做一棵单纯的树,一棵浑然天成的树,不愿卑微活着的树,牢牢地抓住一块地,不想顶天,只为立地。保持着一棵树的姿式,做自己的主角。――邓涛《一棵树》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三毛《妩媚的花园》
愿站成一棵树,为的是真正地理解鸟儿的叫声。
――金波《愿站成一棵树》
我要当一棵树,因为树一旦种在这个地方,以后它都会永远在那里不会换地方,这样子我就不会再跟你分开了。――《蓝色生死恋》中恩熙的台词
对于同一事物“树”的描写侧重,以及作者的不同用意,学生在集体阅读的过程中各抒己见,分享阅读的感受。不管是“不计名利,找准自己的位置,努力活出自己”的邓涛,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活出自己”的三毛,是“富有童心,用心感受生命”的金波,还是“希望自己不再漂泊”的恩熙,都能让学生通过结合文章,联系材料,明确作家们在“树”上寄予的真情,也更明白王鼎钧以有情之眼来看待万物,对“那树”用情至深。
总之,本着“以生为本,学为中心”的原则来进行散文阅读教学,巧用教材,既坚守文本,做好文本的深入解读,又突破文本,实现文本的多维拓展,才能真正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当然这个过程还需要我们一线的每一位语文老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潜心研究,不断求索。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19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2:112-113
[3]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J].教育研究,2002, (5):3-7
[4]王荣生.阅读教学的内在规定性.语文教学通讯.[J].2011(9B).7-9
王芳,教师,现居浙江嘉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