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目标引领的大学生就业自主性培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目标引领的大学生就业自主性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基于对大学生就业自主性培养重要性的认识,从大学生自主性就业观、职业生涯规划及自主性学习三个方面来探索大学生就业自主性培养的可行性路径。

【关键词】目标引领 大学生 就业自主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C-0182-02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一方面,进入人才市场的大学生出现就业难;另一方面,用人企业出现用工荒,导致这种矛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症结在于人岗不匹配,进一步追溯会发现大学毕业生就业自主性不高是一个重要原因。这就使得大学生就业自主性培养问题放到了更加显著的位置。分析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自主性不高的原因,外因主要是家庭、学校因素,内因主要是个人因素。在传统社会惯性影响下,家庭习惯培养听话的孩子,孩子自主意识很难培养出来,在升学和就业方面都是按照家长的意愿来选择的;学校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衡和教学过程的“填鸭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学生自主性培养的缺失。以上这些因素都属于外因,而个人因素是起决定作用的,也是就业自主性强弱的关键,90后大学生既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又具有极强的依赖性,生活自理能力低下,对于社会人力资源的需求变化,很多学生对此盲目,缺乏认知和自觉性,要么跟风考研、考公务员等,要么临时抱佛脚的等待招聘信息。

一、大学生就业自主性培养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就业主动性

所谓大学生就业自主性是指大学生能根据社会人力资源需求的变化,积极有效调整和提高自身未来就业中所需的各项能力素质,在就业求职过程中能积极主动选择符合自身兴趣及能力特点的理想工作岗位。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现实问题,也必将长期存在下去,国家也出台了许多激励性就业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难,但这是一个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需要从根源入手,采用治本之策,靠切实增强大学生就业自主性来解决。就业自主性提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求职成功率,在就业信息的获取、对自身的认知定位、兴趣爱好、职业规划、就业能力培养等方面都能够做好储备,可以主动应对就业活动全过程。

(二)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资源利用率

鉴于大学生就业自主性的提高,使得他们能够更加了解社会需求,进行自我认知、自我定位、自我实现,进而通过学校提供的各种教育教学资源来充实发展自己。同时,也促使学校提供的教学资源更具有针对性、更有效率,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同时避免资源浪费现象发生,诸如在专业课程设置、实训实践活动安排上,还包括就业招聘岗位提供及安排上,都能做到精准发力,有的放矢,切实有效增强教育教学资源使用效率。

(三)有利于提升员工对企业忠诚度

当前企业面临着大学毕业生频繁跳槽的问题,有的刚刚培养起来,就离职了,既浪费了资源,又影响了企业长远发展,频繁跳槽的背后是大学毕业生当初就业选择时的盲目,就业自主性不高。大学毕业生就业自主性的提高,有助于毕业生在就业时找准定位,明确自己的位置,对职业岗位的选择就显得比较理性、主动,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安排,或被迫选择,既利于大学生自身发展,也不会造成用人企业不断招聘新员工,大学生不断应聘新岗位。

二、大学生就业自主性培养的路径选择

(一)大力实施大学生自主性就业观教育

大学生自主性就业观教育是一种塑造人、发展人、完善人的社会性教育活动。传统的就业观教育是以就业成功率作为衡量大学生就业质量的价值尺度,以荣誉、稳定、收入为标杆,这就很容易把教育的目的和结果对立起来。大学生自主性就业观教育有别于传统的就业观教育,充分挖掘作为实践主体的大学生所具有的独特个性,发挥其在实践中的创造力,在吸收内化的基础上,生成的一种自主意识,生成符合社会、家庭、自身需求的就业意识、就业观念与就业能力,改变以往被动的、被社会观念所左右的就业选择,在同样奉献社会的前提下,构建大学生的精神家园,提升个体的幸福指数。自主性就业观教育对培养大学生就业自主性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要坚持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至毕业进入理想工作岗位止。通过自主性就业指导教育,大学生能在入学初就开始接触未来就业岗位信息需求,逐渐建立基本的就业意识,初步了解社会基本就业需求,这样就可以以明确的目标来引领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从而确立自己当下的努力方向,以及未来面向的职业目标。

(二)切实推进大学生未来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就业前所需要做的一项基础的准备工作,也是实现职业理想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是在科学分析了社会需求的前提下,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为指导,运用管理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知识,结合自身条件状况,所作出的符合实际的职业选择,对整个职业生涯进行的规划和设计。具体来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为实现个人职业生涯的理想,在当前及今后所应该付出的努力,以及所需要及时处理的问题等。也就是说,一个人的事业想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方向,想稳定从事哪种职业类型,想承担何种职业角色,都可以提前作出设想和规划。主要规划环节包括:第一步,对大学生自身和所处社会进行测量评估,第二步,确定职业理想和职业目标目标,第三步,职业目标实现策略,第四步,职业目标检验及调整,第五步,最终实现职业目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集中体现在它对于大学生就业的特殊意义上,尤其是针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现况,我们无法仅仅靠出台就业政策和学会就业技巧来及时有效解决就业难这个结构性问题,却可以通过提前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来培养自主性就业观,有效促进大学生进行自主性就业,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难问题。可见,职业设计作为一种大学生就业前的职业准备,其实施程度和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满意度有着密不可分的正相关度。

(三)更加注重大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培养

与中学相比,大学的学习特点呈现出内紧外松,在大学学习期间,很少会有人指导你,督促你,不再会有人给你制订具体目标,所有的一切都要靠自己独立完成。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在学习的目的上,具有较高层次的职业定向性;在学习的性质上,具有更强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的途径上,具有多样性;在学习性质上,具有研究和探索的性质等特点。这就要求大学新生要改变原有中学时的学习观念,切实认识到考试分数不再是衡量人的最重要的指标,大学更侧重综合能力素质评价。此外,大学生还要理性认识到人际交往在自我学习、生活、成长、成才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大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提高有助于适应大学阶段的学习特点,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环境的变化,不断修正或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以逐步健全合理的知识结构,全面提升综合素质能力。通常情况下,一个人能力的强弱,首先取决于拥有知识的丰富度、深浅度和完善度。因此,大学生除了深度掌握自己本专业知识外,还要广泛涉猎其他学科专业领域,此外,科学思想和熟练的知识技能也是必不可少的。不管是大学的教育教学方式,还是大学生自身,都应努力改变原有的被动式学习方式,更加注重自主性学习能力培养,促进大学生能够综合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作生活中所遭遇的实际问题。

综上所述,在大学入学之初,有没有设定未来职业理想和职业目标,选择了不同的职业理想和职业目标,经过大学几年的时间积淀却会产生巨大的差异,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有无目标引领,在于选择了不同的自我发展方向。因此,大学生在新生入学教育时,就应尽早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未来的职业理想和职业目标,确立自我发展的方向和努力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葛雪琴,赵丽红.论大学生自主性学习和就业能力的培养[J].阴山学刊,2005(3)

[2]蔡桂芳.对提高大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思考[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报),2004(6)

[3]郭瞻予.大学生自主性研究历史与现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4]宋桂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高校就业指导模式改革[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05(1)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1SJB880093)

【作者简介】肖瑞兵(1977- ),男,安徽定远人,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责编 丁 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