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回归本色 提高古诗课堂教学有效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回归本色 提高古诗课堂教学有效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传统的古诗教学注重字句讲解,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课堂教学的低效。新课程背景下,古诗教学要回归本色,立足“乐”“画”“境”“情”“蕴”五要素,唤醒学生的审美体验,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古诗,让学生接受美的教育和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吟诵体味,走进“诗乐”情境

古诗讲究韵脚的合辙、平仄搭配,合乎乐曲的韵律、节奏,诵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声,自然而然地产生乐感。在古诗教学中,可通过吟诵体味,让学生在“诗乐”的情境中,品味语言灵动美。

朱自清先生认为“吟诵诗文,从那吟诵的声调或吟诵的音乐得到趣味或……这种趣味大概一部分在那字面上的影像上,一部分就在那七言韵律的音乐上”(《论百读不厌》)。在教学《江畔独步寻花》时,笔者首先让学生体味诗的音乐美,即读出诗的节奏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笔者示范后,全班同学跟着轻声诵读,感受节奏的抑扬顿挫和语言的灵动之美。如:这首诗中“压枝低”的“压”字用得十分贴切、生动,读出这个字的重音,让学生仿佛看到春花密密匝匝,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还有,把诗中的“舞”、“啼”的声调拉长,让学生仿佛看到蝴蝶在鲜艳芬芳的花丛中飞来飞去舍不得离开的样子,听到黄莺柔美圆润的歌唱……

吟诵诗文时,为学生创造和谐的音乐氛围,能使他们充分体验古诗词的意境和神韵,充分享受听觉上的美感。如教学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送别诗,诗人将对故友惜别情绪寄寓“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情景之中,可选用古筝乐曲《高山流水》渲染氛围。借助婉转舒缓的乐曲背景,学生吟诵诗文的语气语调也将变得舒缓而悠长,平和的心境将慢慢地感受到诗句的音韵美、节律美。又如教学《泊船瓜洲》时,可放一段江南丝竹《春江花月夜》,让学生张开“隐形的翅膀”,一边吟诵,一边感受诗人所描绘的情感境界。

二、运用图片,呈现“诗画”景象

一首古诗往往就是一幅写意画。在古诗教学中,可通过捕捉意象,艺术再现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景象画面,引导学生从“诗画”的直观体验中理解作品意象的灵动美。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在古诗中经常被赋予特定的情趣和意味。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古诗插图和多媒体手段,实现诗画互见,帮助学生更形象地领悟古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人选取了山峦、飞鸟、山道、行人、渔船、老人、江河、白雪等意象,构建了一幅凄清的画面,传达特定的情感诉求。笔者利用多媒体等手段展示一段flash视频画面:在大雪纷飞的日子里,连绵起伏的山峦银装素裹,四野寂寥开阔,江边一叶渔舟,披带蓑衣和斗笠的老人手把鱼竿,全神贯注地望着江面……在这样一幅幅空灵凄清的画面前,学生宛如置身其境,对诗歌传达内容的理解就变得生动立体起来。

色彩意象在写景题材的古诗中被大量运用,其中蕴藏着诗人的审美品位,也体现传统文化的深层内涵。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绿、白、蓝四种颜色,给人明丽舒展的感觉,传达诗人开阔的心境。《忆江南》“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红、蓝、绿等色彩,烘托渲染了江南春天的绚丽景色。在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展现五彩缤纷的色彩画面,给学生直接的感官刺激,引领他们理解色彩在传统文化中所负载的情感元素,加深对古诗内涵的领会。

三、激发想象,融入“诗境”氛围

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古诗,还需进一步体味古诗意境。有学者认为,“古诗的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感情和客观事物(意象)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是一种情景交融而又虚实相生的艺术形象,是作者的创作与读者的想象共同创造的结果。”

因此,意境的体味需要读者的想象。诗人的想象,在于创造新的意境,以寄托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读者的想象在于借助已知的生活经验,把诗歌中意境再现为有特定含义和内在联系的画面,从而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感情。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想象,调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对诗句进行“补白”,感受古诗灵动的意境,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体验,接受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游园不值》写诗人春日游园所见所感,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情景交融,脍炙人口。学生品读诗文之后,笔者引导学生从诗句中的“印、扣、关、出”等动词入手,展开“隐形的翅膀”,想象诗歌描绘的一幕幕场景,进入诗的意境中去,感受诗句的张力,品味意境中“杏花在枝头摇曳”的灵动美。

充分调动学生的自由想象力,课堂教学时应该创造开放的情景,可借助编写故事、画图、讨论等形式,激励学生进行艺术的“再造”,实现古诗文本与学生内在体验的统一。如古诗《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全诗仅二十字,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白描无华,却把诗人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及对隐者风骨的钦慕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笔者在多元开放的情景下,引导学生用编写故事的方法,想象诗人与童子的问答过程,包括语言、动作、表情、神态,再现一幅情景交融的艺术画面。学生通过自己编写故事,既加深对原诗的理解,又培养想象力,可从中领悟诗人对隐者“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奥妙。

四、联系生活,唤醒“诗情”体验

古诗是诗人抒发感情的一种文学形式。虽然古诗距离现实生活极为遥远,但诗人表达的喜怒哀乐等情感,是每一个人所共有的。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调动个人生活经验,尝试触摸、体验诗人的内心世界,培养自己丰富的情感。

诗人情感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来源于日常的生活。古诗教学如果不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就无法让学生理解诗人呈现的细腻感情。在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时,笔者首先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春节是怎么过的”。学生通过讨论得出,每到春节,在外地工作、学习的亲戚朋友不顾旅途的艰辛,都要回到老家,与亲人团聚,除夕夜一家人“围炉”——吃团圆饭,还要走亲访友互拜新年……在学生了解传统民俗风情和国人团圆情结后,笔者告诉学生:在古代,重阳佳节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诗人王维旅居在外,想象着家乡的兄弟一起登高望远,自己却孤身独处异乡,思念之情油然而生。这首诗就是诗人在这种心境下写成的。笔者还让学生联系自己生活实际,假如自己是王维,离开了亲人,是否也会有同样的感受。通过这种情感的引导,学生对“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诗句的理解也就迎刃而解了。

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语文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导他们进行模仿创造,揣摩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世界。比如,为加深对《游子吟》这首诗的理解,笔者指导学生仿写《游子吟》,有学生这样写道:“慈母手中汤,孩儿口留香。清晨慢慢炖,意恐不出味。谁言我孝心,报得妈妈情。”学生通过模仿,感受了母爱,理解了母爱,与诗人产生了情感共鸣,效果出乎想象。在教学《忆江南》后,学生也跃跃欲试,纷纷填词。“家乡好,风景美如画。满山荔枝红似火,九龙江水绿如蓝。能不爱家乡?”填词的过程中,学生不由自主地走进诗人热爱、怀念江南美景的情感世界。

五、拓展延伸,感悟“诗蕴”魅力

许多古诗是诗人的睿智及深刻的人生感悟的结晶,给人以鼓舞和启迪,具有深刻的内涵。在教学中,还要通过拓展延伸的方法,让学生准确地把握古诗深厚的意蕴,感受古诗历久弥新的魅力。

依托相关的背景材料,可以丰富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拓宽学生的心灵视野,促进学生更好地体验、感悟古诗所要表达的内在含义。如在教学《早发白帝城》时,笔者向学生介绍诗人李白的写作背景:当时58岁的李白因受皇族争权夺利斗争的牵连,被流放到贵州夜郎,经过三峡时,他的感觉是“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上三峡》),心中充满悲凉。到达白帝城时,忽然接到大赦的消息,诗人兴奋之极,由大悲转为大喜。学生了解这一情况后,便能充分感受到诗人笔下“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所传达的意蕴,触摸诗歌的灵魂。

博览历代古诗,可以发现很多题材相似但意蕴不同的精美诗篇,其中不仅涉及不同诗人,也涉及同一诗人。古诗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采用延伸、对比阅读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习理解古诗。例如,在学白的《赠汪伦》时,笔者让学生查阅了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高适的《别董大》、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等描写友人离别的诗篇,进行仔细比较,感受诗歌在描写友情的同时,呈现出来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乾坤”的不同意蕴,感悟古诗独特魅力。

总之,把握古诗的“乐、画、境、情、蕴”五要素,让学生接受美的教育和传统文化熏陶,避免以往教学注重字句讲解注释,造成枯躁无味的模式,是回归小学古诗教学的本意,对于引导学生学习古诗、理解古诗、热爱古诗,提高古诗课堂教学有效性,将产生令人惊喜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