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天人合一”思想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天人合一”思想及其对教育的启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核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占有极高的地位。本文从教育哲学角度分析 “天人合一”思想的演变和内涵,从而对我国当前教育的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天人合一;教育;启示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核心,是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一哲学思想对于思考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将其作为一种指导思路发挥着特殊而又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天人合一”思想分析

(一)“天人合一”思想的演

“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占有极高的地位。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主要经历了先秦时期、两汉和宋明理学三个发展阶段。“天人合一”思想起源于西周时代,其认为的天人关系还是一种神人关系。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产生了各具特色的“天人合一”思想,特别是儒道两家。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一般都是以孟子为代表,孟子的“天”是具有道德含义之天,他的“天人合一”思想讲的是人与义理之天的合一。“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天人合一”在孟子这里就是指人性、人心以天为本。[1]道家“天人合一”思想与儒家不同,老子主张:“人法地, 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无论是自然而然之“道”还是指自然本身,“天人合一”思想中的“天”没有人伦道德的含义,更多是强调贬抑人为,提倡不要以人灭天。

秦汉以后,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占据了统治地位,到了两汉时期,天人关系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而其中最为突出的发展就是西汉董仲舒的“天人相副”说,他是第一个对“天人合一”思想进行系统论证的人。他提出“人副天数”,他关于天人关系的结论是:“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2]董仲舒的“天”不仅仅是自然之天,而且还是意志之天,他认为天人具有一种感应的关系,将天道与人事结合起来,把天道作为人伦的根据,以此来论证封建等级制度的合理性。

宋明儒学在继承了儒家思想传统又吸收了佛道两家思想基础上将“天人合一”思想发展到了顶峰时期。理学家们摈弃了董仲舒的“天人相副说”,从心性本体论来论证了“天人合一”。张载的《西铭》:“天地之塞, 吾其体;天地之帅, 吾其性。”《东铭》:“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 [3]“诚” 是“天”的本质,“诚者天之道”, 人要实现“天道”就要知天,就要“思诚”,“思诚者人之道”,由于儒者“思诚”而达到明天道之根本,这样就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在宋代道学家中,程颢是明确提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论断。程朱理学的代表朱熹则认为万物的根本为“理”,理与人相通,其“天人合一”就表现为“与理为一”。而陆王心学则强调心即理,其代表王阳明继承和发展了程颢的“万物为一体”的思想,认为“人心一点灵明”“人心是天渊”,认为人心就是万物之心,只有人心的感应才能使天地万物的存在具有意义,他的“天人合一”思想使人与天地万物之间达到更加融合无间的地步,王阳明成为中国哲学史上“天人合一”说的集大成者[4]。

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经过先秦和西汉时期的发展,到宋明时期的“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而达到成熟,完成了自身发展演变的过程。虽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天人合一”所呈现的内容层次不同以及不同哲学流派和哲学家的解释也并不相同,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思想所包含的哲学内涵是具有内在一致性的。

(二)“天人合一”思想的基本内涵

1.天人之合――和谐性

“天人合一”其核心就是本体与外界和谐共存。“和”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具有核心价值意义,天人合一并非简单的“同一”,而是丰富多样化的“和一”。张岱年对“天人合一”及“和”的剖析非常精确:“古代所谓合一,与现代语言中所谓和可以说是同义词。合一并不否认区别,合一是指对合的双方彼此又有密切相联不可分离的关系。”“和可以说是多样性的统一。[5]”

2.万物一体――整体性

中国“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强调“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意识。道家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把天、地、人等宇宙万物连为一个以“道”为核心的一个整体。儒家孟子提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这一整体递推命题,认为人之性善需要调动人心之作用,而“天命之谓性”即人的心性是为天命所赋予的,这样就可以达到人心与天地一体即“天人相通”的合一的境界。[6]在宋明时期更是提出了“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观念,这种将天与人联系在一起的,实际上就是把世界看作是相互影响相互协调的合一整体。

3.天人相通――内发性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是天也。”老子说“道,可道也,非常道也;名,可名也,非常名也。”庄子言“游心于物之初,游乎四海之外,游乎尘垢之处。”这里所蕴含意义即通过内心的自我反思与修养,到达“成人”,终“上达于天”。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并将能否自查作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孟子将自我教育称为“求放心”,认为做学问要“反求诸已”,严于律己,时时反省,恢复善良本性,才得以成为“完人”。“天人合一”思想在教育上强调一种价值自觉的能力,重视启发内心的觉悟和主体的内在力量,强调人的内省自律性,通过自悟、反思、自我修养与完善,自我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进而获得内心自由,最终达到天人相通的境界。

二、“天人合一”思想对当前教育的启示

“天人合一”思想中的教育,终极目的是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在充满着仁爱的环境中让每个个体自主地去体验,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之中,与万物息息相通,充分领略生命存在的意义,张扬返璞归真的人性美。

(一)教育的终极目的――敬畏自然

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对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全部教育过程的组织都起着指导作用。[7] “天人合一”思想下的教育目的观可以说是完满与理想化的,“天人合一”追求的是人与自然和和谐统一。自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人与自然的关系就越碓绞柙兑灾劣诙窕了。人们过于崇尚自己,迷信科学技术的威力,盲目地相信人类能够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在教育上,人类中心主义泛滥,重视科学技术,重视改造自然,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却缺少了与自然和和谐共处。“天人合一”的思想,使教育的终极目的定位在敬畏自然、感恩自然、与自然完全相通和融为一体上,打破人与自然相对立的现状,应培养一种对自然万物的敬畏心和恭敬心,这是一种对自然万物的尊重,是对万事万物的真心接纳。只有认识到了自然的无限性,人们才会去反思自己的有限性,从而才能在个人与他人、在人与自然万物之间找到一个对自己来说是较恰当的位置,才能学会尊重、学会感恩、学会敬畏,才能树立起一种宇宙万物均息息相关的博大信仰。

(二)教育内容――人文教育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日益丰富,人们对物质的依赖愈渐加强,加之西方哲学的科学主义和工具理性冲击,使得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变得疯狂了起来,形成了人的“物化人格”。这种人格使人丧失了存在的意义,它将人异化成了物的奴隶,把人生的意义仅仅局限于对外物的获取和占有上。“天人合一”思想下的教育,是通过“人心”以实现天人之合,教导学生开启“人心”,从而使之以温润、良善的心去对待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人心的开启涉及到对教育内容的设计,在教育内容设置上应重视人性化知识,重视人与自然的融合,倡导在当前客观知识的泛滥灌输下多关注人文情怀的培养,这对于人之所以为人、人的生存价值与意义、人格教育与培养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这种教育是深入灵魂的,有助于我们寻回失落的人性,反璞归真。

(三)教育环境――和谐仁爱

当今社会,由于社会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的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异常紧张。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教育环境中也难免出现紧张的状况,学生之间除了竞争,很少有时间来进行情感的交流。“天人合一”思想中有“万物一体之仁”的说法,它把人与自然万物看成是一体的。人与自然万物都是“同类”,那么天地万物相互之间就要仁爱,在教育领域就要进行仁爱教育,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式的教育,是一种“慢教育”,因为情感的渗透需要时间和空间。所以,应该让教育慢下来,让教育中的竞争少一些,让教育环境纯粹起来。这样,就可以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共处、彼此仁爱的教育环境,就可以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身的优势,都能享受从容而幸福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张世英.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求是,2007(7).

[2]张岱年.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剖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1).

[3]张连伟.对“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及其关系的几点思考.沈阳教育学报,2001(3).

[4]张世英.境界与文化――成人之道.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张岱年,方立克.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6]徐春根.论中国古代作为世界观的“天人合一”思想.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7]黄济.教育哲学通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