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儿时糖食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在现代散文名家周作人的一篇文章中看到:“看一地方的生活特色,食品很是重要。不但是日常饭粥,即点心以至闲食,亦均有意义。”诚哉斯言!我不禁回忆起儿时的糖食来。
三十多年前,在我们县城的大街小巷,经常可以见到几个中年人,左肩担着一只糖担,右手执一镗锣,镗锣与手之间夹一小木笏状木片,食指轻敲,镗锣便发出“镗――镗一”的清脆响声。一听到这响声,就知道是卖糖的来了。卖糖的有时也高声叫卖:“作――糖!搅――搅――糖――卖!”声音非常悦耳。儿时的我非常喜欢吃糖,是糖担子的老主顾。
糖担子很简陋,一只扁担前后各挂有一只扁园形竹筐。担子前面、竹筐上面安放了一块长方形小木板,上面洒满了面粉,中间放着一块圆而扁的作糖。所谓作糖,就是将糖丝熬熟后制成的一个大圆饼,冷却后两边抹上一层面粉,吃在嘴里又甜又脆又不粘牙。前面的竹筐里有一只铁皮大罐子,里面是四五块制好的作糖,留待小木板上的那块卖完后,再从里面拿出一块。后面的竹筐里也有一只铁皮罐子,里面放的是软糖丝,红得发亮,煞是可人,这就是所谓的搅搅糖。搅搅糖不仅可以吃,还可以玩,用搅糖的芦苇杆粘一小点,然后对准芦苇杆的另一头轻吹,杆子前面的糖就会变成一个大糖气泡。破了,和大点的糖和起来搅匀后再吹,能吹十几次;还可以将糖丝互搅,然后像拉面似的拉成一条条长丝。这些玩法消磨了不少时光,给我们的童年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
作糖还有一个好处,是一般人都想不到的。我十二三岁的时候喉咙曾被一根鱼刺卡住,怎么也弄不掉。邻居汪老太会用一些“法术”给人治病,奶奶便向她“求救”。汪老太说:“买一块作糖来,我保你立即就好。”奶奶花五分钱买了一大块作糖带到汪老太家,汪老太倒了一杯热茶,举在手里,不知念了几句什么“法术”,然后叫我一口气全部喝下,喝完后又叫我赶紧把作糖吃下去。这方法还真管用,鱼刺真的没有了。随着年岁的增长,才知道汪老太所谓的“法术”原理十分简单,就是利用热茶将鱼刺烫软,然后用作糖将它粘住随糖咽下喉咙。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卖糖食的逐渐消失不见了。可每每回想起,心中总有一股暖意升起,嘴里泛起点点甜来。
那,是想念的味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