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几点创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社会的发展,课程改革和考试改革的深入,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观察、认识、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和实际生活的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参与、自我思考、自由发展;注重强化知识应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结合我在日常的思想品德教学中,通过不断探索总结了以下几点创新经验,与大家分享。
一、创新课堂模式,让学生喜欢参与
初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和身体发展的重要时期,枯燥的讲解和简单的说教很难走进学生的内心,因此思想品德这门课要想让学生乐于学习,必须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乐于参与,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引起共鸣;启发学生思索,以达到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标。情景导入就是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合理选择一定的情境,情境可以联系当前的时政热点和焦点,结合教材内容,找准切入点来导入新课;或者是围绕教学主题设疑、问难、制造悬念,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思维而导入新课。如老师可通过形象化语言描绘、探究性问题设置、社会热点和焦点的渗透、具体教育活动的组织及电教手段的运用等创设最佳教学情境,营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以达到体验、感受的目的。当然,情境的设置要围绕教学内容,切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合情合理,健康有益,而不能游离教学目的。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进行自主感悟,初步了解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好的情境会一下子抓住学生学习的神经,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带着疑惑或者探求知识欲望去学习。如在学习九年级第一课《我为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时,选取近几年发生的复旦大学林森浩投毒事件(导致黄洋同学因中毒失去生命,自己也付出了死刑的沉重代价)。在审理这个案件时发现他们俩并没有多大的深仇大恨,只是日常生活中的小磕碰,究其深层原因主要是林森浩和黄洋的家庭背景和生活条件造成的,林森浩由于生活在比较贫困的农村家庭,内心有着强烈的自尊心,生怕别人瞧不起,黄洋经常拿他开玩笑,林森浩觉得黄洋对自己不尊重,因此,起了报复之心,自己的错误伤害了两个家庭。他在要实行死刑的过程中深深的忏悔,并委托律师转告他的家人,让他的弟弟和妹妹多看看《红楼梦》,学习里边人物的为人处世,千万不要像自己这样走上犯罪的道路。用这个故事引入很有感染力,易于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 ,还会焕发学生的道德生命力。
二、走出课堂,到生活中去深刻感悟
过程是结果的动态延伸,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师生活动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区、工厂、田野、医院等场所,自主感悟,亲身经历,形成观点和正确的意识。师生走出课堂这一活动,关键是教师要明确每一个活动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教学目标来确定怎样来活动,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点,这是一个重要环节,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新课程要突出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那么,这些“观点”是如何形成的?需要教师帮助和引导。教师的职责就在于帮助,通过情境引入来体验、感受,师生共同的探究,从而帮助学生明白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例如在学习九年级全一册第四课《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时,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来到景区,让学生分组活动自己总结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哪些破坏环境的行为存在。学生们带着问题欣喜地上路,一路上一边观光,一边记录,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学生主动把游客随手扔的食品包装袋、饮料瓶、餐巾纸等垃圾捡到垃圾箱;有的同学看到游客不顾警示牌的警告攀爬古建筑的,主动上前进行制止;有的同学看到景区到处可见贴的满处都是的小广告,立即动手进行清理……学生们通过这次活动受益匪浅,总结出生活中人们破坏环境的一些陋,并撰写了“保护环境的倡议书”,纷纷表示自己以后自觉保护环境,通过这次户外体验课学生们深刻体会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三、精心设计导学案,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特别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识,必须要做到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老师精心设计导学案,让学生根据学案,自主学习和自主探讨就尤为重要了。注意导学案的设计并不是把教材基本问题进行简单的罗列,让学生自己去找答案,而是要精心研究教材,用心设计导学案的自主学习的问题,根据教材的顺序,提炼出问题,切中本框所涉及的知识点,特别是重点、(下转第96页)(上接第72页)难点、易混点、热点,旨在引导、帮助学生课前预习,理清教材层次。设计时最好结合学生身边的、社会中发生的实际情况、心理状况等具体的材料来引导出问题。问题设计的形式也应该多样化,有直接问题式、漫画式、表格式、材料式等。语言如同师生谈话自然、亲切。设计好导学案后,要求学生根据教学案,结合课本,自主进行学习和探讨,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