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劳动分工的角度探讨利润共享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劳动分工的角度探讨利润共享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从劳动分工理论和实践的产生过程以及利润共享理论和实践的产生过程分析并归纳出股东、管理者和普通员工都有分享利润的权利,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股东分享的利润比例有变小的趋势,管理者分享的利润比例有变大的趋势,普通员工由于自身素质能力和供过于求的限制,分享的利润比例没有什么变化的趋势,得出劳动分工决定利润的共享这一结论。

【关键词】劳动分工;利润共享

1.劳动分工理论和实践的产生过程

在经济学说史上,亚当・斯密最早对劳动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的生产率和促进经济的增长问题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并因劳动分工论而闻名于世,他在《国富论》中对劳动创造价值和决定分配的思想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这为马克思写《资本论》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劳动价值理论基础。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马克思将劳动分工细分为两类不同的分工,一类劳动分工是分成不同的社会劳动部门;另一类劳动分工是生产某个商品时所发生的分工。马克思指出,前者是交换价值的分工,后者是企业内部的分工,是企业内部的不同劳动工序之间的分工。马克思曾经指出,分工是一种特殊的专业划分和进一步有效发展的协作形式,它可以保证每个工人提高劳动效率,样的一份工作可以在更短的劳动时间内完成,达到缩短每一个工人劳动所需的必要劳动时间,并延长每一个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的目的。

劳动分工一般是指人们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划分进而形成的独立化和专门化,它是人们进行各种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对有关技术的一种联合方式。在《资本论》一书中,马克思系统的分析了工场手工业与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过程,得出了分工组织思想是以技术变迁作为基础的结论,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首先将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划分为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这两个历史时期,工场手工业从未机械化的产业中产生,机器和大工业的产生源于工场手工业的分工这一历史过程中,这也是技术发展的演化过程。在各个行业的分工时期,每个工人都有对应于他自己的固定工作,随着每个工人长时间不断得重复着一种专门性的简单工作,并使这种劳动成为他终身的职业,这样的分工必然会大大提高工人的熟练程度,所以每个工人都逐渐在固定的时间生产出越来越多的产品,同时由于每个工人连续不断地进行一种专门性的操作,没有劳动位置的调换和劳动工具的换用过程,如果一道工序转入下一道工序时,这两道工序需要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工具来做的话,是难以快速完成的,如果这两种相关的劳动环节集中在一个场地上进行,浪费时间会大大减少,但即使如此,还是会有不少的时间被浪费。工人在不同的工序转换的间隙中往往会产生松懈,当一道新的工序开始时,不会马上集中精力,而总是把时间浪费在一些不必要的事情上。所以企业可以节省很多非生产性的时间,而且每个工人都从事一种专门性的固定工作,每个工人都可以长期积累相关的经验,这样有利于对劳动工具进行简化、同改进以及实现劳动工具的多样化,这也起到了在生产中节约劳动时间的作用,这一过程不但提高了工人的劳动效率,而且也为机器的发明提供了物质基础,给人带来许多方便的这些机器,最初就是这些分工的结果。当人的注意力完全集中于一件事的时候,会很容易找到更为方便和快捷的方式。由于劳动分工,人们的注意力很自然的集中在了单一的事物上,于是,在不同的领域中,在需要的驱动下,总会有人不时的发现更为方便快捷的劳动方式。在劳动分工最为细致的行业中,大部分机器都是普通工人发明的,这些工人都从事很简单的劳动,很自然的就会专注于探求更为方便的操作方式。劳动分工和职业分化都是作为提升效率的有效途径,分工的出现本质意义就是为了提高劳动效率。

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组织的不断发展变化,劳动分工在很多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包含越来越多的不同工序和区段,它们被拆散分布到世界的不同国家中进行,逐渐形成工序、区段和环节的产品内分工体系,这种经济发展趋势将劳动分工极大地拓展到了国际的范围,劳动分工开始提高世界的劳动效率。

2.利润共享理论和实践的产生过程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一方面参与了价值的分配,从而得到了各自应有的报偿,另一方面也参加了利润的分割,并成为利润的共享者。在很多的企业中,公司的成员既有固定的工资,又有根据各个部门以及各个职工的具体工作成果进行评估的效益提成和奖励报酬,这些效益提成和报酬奖励很明显是属于公司总利润之中的一部分而不是作为劳动力的价值。这种分红提成的制度,在我国各种含有公有成份的混合公司模式中都得到了应用,而不是局限在非公有制经济公司之中。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经营管理收入、机会收入、风险收入等等各种方式,实质上就是以利润共享为前提条件的。在这种利益机制的驱动下,经营者不断地研究和改进管理方法、捕捉市场机遇、规避风险、提高服务水平,因为成绩越大,分享的利润也就越多,可以发现,利润共享的制度可以刺激劳动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美国的经济学家M.L威茨曼首次提出了“分享经济”理论,分享经济是指让职工参与分配利润和分享收益的一种经济,它的主要形式包括奖金制、利润分享制、分红制、刺激工资制、纯收入分享制等,它的特点是在固定工资之外,再根据企业得经营效益好坏发给工人部分利润。这种制度当今在资本主义企业之中已相当普遍。分享制诞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到八十年代资本主义的经济“滞胀”背景下。企图通过分享制这种方式来改变劳动报酬的性质,从而改变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状况。经济学家M.L威茨曼主张将工资制度变为分享制度,即将工人的工资和某种能够反映厂商的经营指数(如利润)相联系。在实行分享制这种新的制度的过程中,在企业内部可以引入工资的自我约束机制,这样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这种利润的分享可以把企业的职工利益与企业经营的效益、企业长期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分享制目前在西方现代公司中主要包括职工持股制和利润分享制这两种形式,前者是指职工依靠拥有的部分股权可以参与企业剩余利润分配,后者指是企业根据本身的年终利润的情况而发奖金,职工没有股权。

3.劳动分工决定利润的共享

马克思曾经把生产要素的范围解释为劳动者和生产资料这两方面,现在大多数学者习惯的将生产要素的范围进一步的解释为土地、资本、管理、技术、信息等等因素,其中土地被认为是直接的生产资料,资本被认为是取得其他生产资料的基础,管理被认为是将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有机结和起来的关键条件,技术和信息则被认为是提高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之间结合效率的重要因素;劳动者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各种要素要想充分的发挥其作用必须要以劳动作为前提条件,所以土地和资本等生产要素如果离开了劳动要素的参加就不会自然形成财富。搞好管理、寻求机遇和规避风险等各种手段都是为了创造和实现更多的价值,然而,生产要素的任何组合中如果缺少了劳动的参与,一切生产要素都将黯然失色,不可能形成收入。现阶段在通常意义上讲的劳动是涉及到多个层次的劳动,而不仅仅是指作为传统意义上限制在单纯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劳动,除传统的物质劳动外,还包括经营、管理、研究风险、捕捉机遇、宣传产品、创造品牌和提供服务等各种相(下转第62页)(上接第43页)关的活动,其中知识劳动在创造价值和社会财富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并且有逐渐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趋势,在坚持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的时候,我们一方面要坚持和倡导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另一方面也要不断地拓展它的内涵以及丰富它的外延,使其保持自身的时代性,时刻对它作出更加深刻的理解,从而使劳动价值论更加的完善。综上所述,虽然各种劳动分工的具体表现形式都不相同(例如,股东提供资金、土地等要素,管理者提供更多的脑力劳动,还有提供体力劳动的普通员工),但是,任何一种具体的劳动分工形式的出现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是社会化的必然产物,任何一种具体的劳动分工形式都是作为整个劳动过程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传统观念总是把工资作为企业主和劳动者争论的焦点,事实上,工资是由工人的生产效率、产品价格和一定价格下的市场需求等客观经济变量决定的。这意味着,工资大致上可以有客观因素决定;人们不应该、也不必要为此而产生争议。在管理者看来,工资是他们为每一单位的产品付给工人的报酬,它必然是单位成本的组成部分。以为工厂出售的、消费者都卖的都是一件件的产品;工厂出售的不是“产量”。所以,对管理者来说,工资就是计时工资或计件工资。但是,在工人看来,工资是他们一周结束时或一月之中得到的货币总量。工资是家庭收入的来源,用于支付食物、衣服和教育等各项永久性支出。工人关心的不是工资率,而是工资收入。在通常情况下,生产效率的提高只应归功于管理者的努力,所以利润理所应当的成为主要的得益方,同时,公司的管理者和所有人不仅为公司劳心劳力,而且承担了资本风险,他们的付出也应得到回报,因此,资方至少应该得到由公司效率高出行业效率所产生的超额利润。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劳动分工变得越来越细化,各种各样的劳动分工变得独立又合作,多样性的劳动分工状况决定了各种劳动分工存在着劳动方式上的质差以及劳动投入和收益上的量差,进而形成了有差别的等级和层次的各种劳动岗位。综上所述,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各种具体的劳动分工(例如,股东提供资金、土地等要素获得股息,管理者提供更多的脑力劳动获得管理工资,还有提供体力劳动的普通员工获得体力工资)都得到了基本的回报,现在需要进一步探讨的是作为工资之外的利润如何在这三者之间进行分配?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这三方在对产生利润的贡献上来讲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对利润的分配中,三方都有分享的权利。

其次,就是三方分配份额的多少问题,也就是,如何来确定分配的标准,在这里我认为应以是否具有可替代性为标准,例如,当没有人可以提供资金、土地时,这时股东就有垄断的资本,他就可以主观确定三方分配的标准,同理,管理者和普通员工也是这样。因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股东的垄断性将会越来越差,市场上不再是缺少资金和土地等资源,如何实现更多的利润主要决定于管理者的经营、管理和决策等各方面的能力,所以管理者所占有的利润份额将会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对于普通员工而言,一方面因为自身的素质能力低于管理者;另一方面因为普通员工得供大于求,所以他们的处境变化不是很明显。

参考文献

[1]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2]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3]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5]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6][美]彼得・F・德鲁克著.公司的概念[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7)[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作者简介:

刘飞,广西工学院管理系硕士研究生。

乔俊国,广西工学院管理系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