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劳务用工到清包用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劳务用工到清包用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上世纪90年代,在改革开放大好政策的推动下,国内经济建设蓬勃发展,农民们走出家乡,加入城市建设的大军,经过十多年的蜕变,已从农民转型为城市工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农民工、劳务工。近几年,随着国家用工政策的多次调整,企业在劳务用工上承担的费用日益增加,但其带来的效益却与日剧减。在变化复杂的大环境下,企业采取新的用工方式来降低用工成本,提高企业效益,势在必行。但是“用工转型如何转?如何管理转型后的队伍?”等对企业来说是一系列新课题。本文拟结合从劳务向清包转型中队伍管理的实际感触谈谈对用工方式转型中队伍管理的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劳务用工 清包用工 转型

一、用工方式转型中遇到的问题

用工采取清包方式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并不是新鲜事,但是从过往的清包方式来看,大多只是纯粹的人工清包。近两年随着用工方式的调整,有几支用工队伍逐渐从劳务转为清包,人员变化虽不大,但用工方式以及归属管理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可以是表面的变化也可以是深层的变化,在企业实际当中这种变化究竟停留于何种程度,可能各支队伍情况各不相同。现就与本单位有合作关系的两支清包队伍的管理谈谈用工转型中遇到的问题。

(一)企业对“转型”认识不一

“清包”这个词叫了好几年,但到底“清包”中包了什么,对于企业来说认识并不完全一致。公司领导对“清包”有自己的理解,既有可能是人工的清包,也有可能是用工、用料以及管理等的清包;在拟订清包合同时,具体承办合同的职员对清包也有自己的理解,他按照自己对领导用意的理解来操办;用工的基层单位对清包的理解又不尽相同,有的认为既然清包了我们只有督促和协作的关系,而不可能帮着他们做,不应该仅仅是用工从劳务转为清包,有的则认为清包的只是人力,其他都应由企业来承担,包括生产管理、安全管理等等职责。综合企业中种种不一的认识,劳务到清包转型中队伍管理的矛盾暗含其中,这对清包队伍管理的顺畅性势必起到一定的阻碍。

(二)清包队对“转型”理解模糊

从劳务到清包的用工转型对清包队意味着什么呢?他们又是如何理解这种“转型”呢?从公司清包队的组成来看大多是在原有劳动力成员的情况下就地转型生成清包队,员工由企业的劳务工转身为清包队的合同制工人,对工人而言只是身份的改变,对企业来说这种身份的改变实际意味着更多深远的东西。但是清包队伍他们是不是也和企业同步地认识到这点呢?答案是模糊的。他们似乎认识到了一点但又真的还未太明白。他们的认识中更多可能只是用工方式的转变以及安全责任的转嫁,而其他都没有太多的变化,企业对其的管理应该一如既往。但事实上,清包队作为一个具有法人资格的集体,他应该更多的担当这支队伍各方面的管理职责。对“转型”模糊的理解助长了清包队对企业的依赖性。

(三)员工对“转型”不置可否

队伍由劳务转成了清包,企业中与清包队伍有协作关系的用工的单位自然要负责对其的监管,但监管到何种程度,用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很是矛盾。清包队拼命地依着企业,用工单位想其作为独立的队伍应该加强其内部的管理,提高独立运作的能力。在对清包队伍没有统一的管理标准情况下,企业中各个与清包队有协作关系的用工单位对其的管理方式以及管理程度各不相同。各单位虽然都在不同程度对清包队伍进行着监管或者管理,甚至有的还在帮着清包队做事,但他们内心始终有个矛盾的尺度标准,这也是与清包队最直接打交道的企业管理人员心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用工方式转型中队伍管理的实践与摸索

物资供应站自年初成立以来,先是码头作业及设备修理进行了清包,主要作业人员基本是由原班在码头作业的劳务人员组成。一直由在公司工作多年的劳务队从形式上转为了清包,但是他们的观念却没发生任何变化,依然认为除了工人归他们来管理,其它方面的管理都是你企业的。清包队伍这种观念的存在对物资供应站管理这支转型中的队伍产生了挑战。

问题产生了,是顺清包队所愿,真的只管用工,其它都不管?站领导及相关管理人员立马召开了会议,首先在自己内部将对转型中的清包队伍的管理观念肃清,既然从劳务转为了清包,就应该把清包队当着一直具有独立管理能力的单位体来看,而不是仍然沿用以往的劳务管理方式,如果他们由于内部管理能力不够还无法立马达到独立管理的能力,作为监管单位有责任去帮助和指导,并助其逐渐成长,但决不是包着裹着,助长他们对站和公司产生习惯性依赖。

内部对清包队的管理定位清晰后,随后是对清包队负责人以及现场管理员的“洗脑”。但是,对于这支转型中的队伍而言,这种观念的改变非常困难。虽然他们表面上哼哈着什么都好,但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仍然是坚定的仅仅是用工方式的变化,其它的管理都是企业的。这种观念的存在,让管理人员在最初对其监管工作的开展感到非常困难。困难归困难,但既然方向定了事情一定要做,关键看是怎么做。

为了解决好这个难题,站深入分析了清包队据斥这种转变的原因:一是转变太快,他们还难以接受;二是他们害怕,一旦他们全部承担,我们会对其完全放手;三是底子太弱,毕竟是从农民工转型而成的队伍,整体还未能达到独立管理的能力。找到这三个要因之后,与清包队负责人进行了再次沟通,首先让他们卸下“怕”的包袱,我们会给他们逐渐转型独立的时间,在转型的过程中也会给他们提供足够的帮助和指导。这之后,清包队负责人思想观念上的抗拒才有所松动。

清包队负责人观念的松动是一个良好的开始,但我们对转型队伍管理的路并不好走。在摸索中寻找着管理的最佳入手点,最后我们选择了“安全管理”。在安全最大的当代,对任何一支队伍的管理从安全介入都显得理所当然。我们选择了从管安全开始介入对清包队的管理理顺。为了生产安全,他们有了每周的安全学习以及安全讲评;为了安全管理,督促他们理顺内部管理网络,明确了各班组责任人;为了高温作业安全,要求他们培养和配齐足够的吊车司机,以在高温季节轮换作业;为了零件领用安全,责其登记好所有修理所用零配件台账……一项项管理工作的开展,在围绕“安全”的要求里顺理成章地提出,在清包队自己还没完全意识自己的内部管理发生了变化的时候,我们对这支从劳务转型为清包队伍的管理已逐显成效。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是时不时地要给他们敲敲木鱼,但相比年初的管理之难已轻松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