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供给侧结构调整的高职农业类专业建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随着农业产业供给侧结构调整工作的布置及农业现代化改革进程的加快,以园艺技术、园林技术、畜牧养殖等为代表的高职农业类专业建设工作面对重重任务。为促使农业类专业建设适应当代产业体系的改革和发展,为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贡献力量。高职农业类专业结合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发多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专业建设工作,培养复合型创新专业人才。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调整;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农业类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 G71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4-0177-02
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创新改革是我国教育工作的重点,它处于一个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信息时代,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两加一大”新一代信息技术引导着农业产业供给侧结构调整[1-2]。园艺技术、园林技术、畜牧养殖等都是高职农业类重点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农业产业供给侧结构调整任务的布置及农业现代化改革进程的加快,农业类专业建设工作将面临重重任务[3]。为了能使农业类专业建设适应当代产业体系的改革和发展,高职农业类专业结合以“两加一大”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发多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专业建设工作,培养复合型创新专业人才。
1 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发展配合农业类专业建设与实践
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及应用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互联网技术应用面越来越广阔[4]。“互联网+”的概念及应用已经逐渐渗入到各行业发展,农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与其密切相关。同时,现代化教育也已经注入了“互联网+”的概念。农业技术专业的建设必须紧密结合“互联网+”背景下的现代化教育环境,在“互联网+农业”的驱动下,逐步改革农业专业建设方案,创新驱动现代高职专业建设与实践。建设者将“互联网+”技术发展深入到专业定位、专业调研、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实训教学、毕业实践等高职教育的方方面面,丰富高职教育的方式方法,把握人才的培养方向。
2 “物联网+”技术开发深入农业类专业建设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者将“物联网+”技术开发应用到高职教育的典型案例就在农业工程教学方向。农业工程将物联网的信息收集网络布置于以温室为代表的现代化农业设施中,利用网络节点大量实时收集温度、湿度、光照、气体浓度、土壤营养等物理量,精准的获取生态系统中“温、光、水、气、土”五大生态因子动态变化,实时传输于信息中心,技术人员可以通过信息网络操控现代农业工程设施的各个关口,节约资源、增产提质[5]。
“物联网+”背景下的农业类专业建设展现的是创新,专业建设工作中,建设者可以在农业类专业课程中逐步注入“物联网+”的概念及实训项目,将新一代信息技术背景下的“物联网+”与我们农业类专业建设链接起来。
3 “大数据”技术应用结合农业类专业建设
“大数据”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代表产物,是各个产业协调发展的综合信息资源库[6]。我国现代化农业改革进程在逐步提升,“大数据+农业”可以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综合信息资源库等信息技术,与产业跨界融合,有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技术服务问题[7]。实现精准化生产的“信息农业”,工作过程中就是集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信息中心、大数据平台为一体,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提升农业产业、品牌竞争力[8-9]。“大数据”背景下的农业类专业建设展现的是信息资源库突破。农业类专业建设工作中,课程设置依靠“大数据”信息资源库建设和利用的实训项目,将“大数据”服务农业产业供给侧结构调整的任务在高职教学中展F出来,为农业产业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4 结语
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农业”带入高职农业类专业建设及实践,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在高职农业专业定位、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课程标准制定、实训工作安排、实习岗位发展等方面的有机作用,使学生的专业学习与未来工作过程、拓展训练与未来工作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专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能力的提高[10]。
高等职业教育的创新改革与国家的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和后期发展密切相关。新一代信息技术平台的建设可以丰富专业建设工作,拓展农业专业的发展途径,加快国家应用技术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初探,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开拓进一步的发展途径。新一代信息技术将成为农业产业发展和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高效链接途径,为我国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奠定基础,为完成农业产业供给侧结构调整任务培育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夏跃武,李 敏,钱 峰.“互联网+”背景下的汽车智能技术专业建设――以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韶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5,36(12):24-27.
[2]秦 钢,徐砺瑜.“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药品生物技术专业建设新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2015,28:68-69.
[3]顾建勤,刘兴龙.高职农业类专业群建设实践与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2,3:32-34.
[4]赵芝俊,陈 耀.互联网+农业:理论、实践与政策――2015 年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农业技术经济分会年会综述[J].农业技术经济,2015,11:126-128.
[5]陈红川.“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5,16:143-147.
[6]王丽桥,周科良,孙 智.农业类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辽宁职业学院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2,14(2):19-20,26.
[7]罗迈钦,单武雄.现代农业视角下的农业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研究――以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2015,21(13):125-126.
[8]唐登明,徐达勋.五年制高职农业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标准研究[J].职教通讯,2013,29:52-54.
[9]孙孝龙,成敦杰,韩庆保.借鉴德国“双元制”构建五年制高职农业实践性教学体系[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13,9:54-56.
[10]史建磊,宰文珊,许方程.高职农类专业“导师+项目+团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5,7:105-108.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