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李梅,心会跟爱一起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李梅,心会跟爱一起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李梅出生在遵义县城一个普通的家庭。做小学教师的父亲,在李梅幼年时期的记忆中,最深刻的,竟是背影:夜深时分,微弱的灯光下,父亲还在埋头工作,手边,还有一摞高高待批的作业本。父亲的形象,在李梅眼中,是高大的,可是李梅不能理解,为什么工作那么累那么苦,却从没见过父亲抱怨什么呢?随着年龄的增长,当李梅看见父亲因为自己学生取得好成绩而露出的笑容;当看见家长们对父亲真挚的感谢,她渐渐地对父亲的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许是受了父亲的影响,小小的李梅在那时,就立志要当一名人民教师。

高中毕业,父母希望李梅学医,日后当一名救人济世的医生,可是平日听话孝顺的李梅此时,却有了不同意见:“爸爸,妈妈,我想当老师。这是我幼时的梦想,到现在也不曾改变过,今后,更不会改变,希望你们能支持我。”她话语中的坚定与坚持,让父母妥协了。于是,她如愿以偿地以高分考入了南白师范学院。在学校里,除了学习认真,李梅还积极要求进步,在激烈的竞争和严格的筛选中,她脱颖而出,当上了学生团委书记。制定计划,组织活动,每件事,李梅都做得井井有条,当有同学埋怨工作太多时,她却总笑着鼓励道:“我们年轻人嘛,正是锻炼的时候,苦点儿累点儿算什么?多学点东西才是真的!”

光阴似箭,转眼到了该毕业的时候,凭着自己过硬的成绩和团委工作的经验,李梅完全可以到市里条件好的学校去,可是她自己却选择到了高坪逸夫小学做少先队辅导员。毕业前夕的聚餐上,有朋友问到:“李梅啊,高坪逸夫小学的条件你是知道的,光用“艰苦”二字远不足以形容”。你真的愿意毕业之后去哪吗?其实凭你的条件,你完全可以找一份更好的工作啊!李梅笑了笑,年轻的脸上撒满了阳光:“这些我都知道。条件再苦,工作再累,我都不怕,因为这是我自己的选择。我只担心自己做不好。”

在老师同学们惋惜与赞赏的目光中,李梅带着简单的行李,出发了。这一去,就是13年。从一个阳光活泼的花季少女,到为人妻,为人母,李梅的人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而唯一没变的,是她对自己选择的忠诚,对自己理想的执著。

不用刻意去回忆,李梅清楚地记得,孩子那时才1岁出头,作为一个母亲,应该是每天陪伴在孩子身边,对他呵护备致,一口水一口粥,都应亲自送到他嘴里。可是李梅却没有这样做,她要赶着制定少先队的工作计划,还要忙着去组织活动。于是她将孩子托付给别人去照顾。可怜孩子太小太小,什么都不懂,只要到手的东西,就总会往嘴里塞。

“那天,”李梅轻轻说到,“孩子不知道从哪里抓到一把药丸,玩着玩着就进嘴了……当我接到电话时,他已经在医院里了”。李梅匆忙间从学校赶往医院,看见的却是自己的孩子躺在病床上,小脸因为嘴里有一根粗大的洗胃管子而憋得通红,就连哭,都哭不出来。医生正在给孩子洗胃,那种痛苦,就连成年人都难以忍受,更何况是一个才1岁的孩子啊!看到孩子那样,李梅的心都碎了,儿子是母亲身上的一块肉啊,她恨不能去替儿子受那种苦。可是这不可能。记得当时,泪流满面惊惶失措的她抓着每一个从身边经过的医生护士,哭喊着求他们一定要救活孩子,一定要!

在接下来的那几天,李梅一直在医院里陪着儿子,儿子睡着时,她就拿出学生的作业本出来批改,她不想离开儿子,也不想落下工作。孩子出院了,当初下定决心要好好照顾孩子的李梅,此时又犯难了:把孩子留在身边,自己照顾吧,可自己是高年级班的班主任,又是1000多个少先队员的辅导员, 每天下班已入夜,回家还要继续工作,又哪里挤得出时间来照顾孩子呢?或许,这次只不过是意外罢了。李梅再三思量,抱着这样的侥幸心理,最终还是又把孩子托付给了别人照顾。

小小的孩子,又一次离开了母亲的怀抱。也许意外总是特别“垂青”没有母亲在身边的孩子,灾难再次降临了。这次,孩子从一个3米多高的平房顶上摔了下来……

双腿如灌了铅一般的沉重,而去医院的路似乎总也走不完,焦虑就象虫子一样在狠狠地啃噬着李梅的心。“照顾他的人一个没注意,孩子不知怎么就爬到房顶了,还好摔下来的时候,刚好跌到了松软的泥土上,身体没什么大碍”。送孩子来医院的朋友向赶到的李梅说,“只是……”朋友话音未落,李梅就扑上前去,紧紧地抱住儿子。

“只是,只是这孩子受了刺激,估计需要好好调养一阵子才能恢复”。朋友在旁边轻声说到。

李梅听言,猛地推开孩子,仔细打量了一番一脸惊恐呆呆站立着的儿子,又再次将他拥入怀抱,“妈妈对不起你,宝贝,妈妈对不起你……”哭声惊动了周围的人,大家在一旁看着,也跟着落泪。“唉,你要是多放点心思在孩子身上,他哪会遭那么多罪啊!”朋友的语气中,无不包含着对李梅的责备。

这时李梅接到了在外工作丈夫的电话。

“儿子怎么样了?”

“还好,没什么大碍”

“这次算是走运!照你这样下去,儿子还经得起几次折腾?!他还那么小,你就不能抽点时间来照顾他吗!”

“我……”李梅拿着电话,却说不出一个字。

“你就多陪陪儿子吧……”丈夫的语气缓和了下来,因为他太了解妻子了,知道她对学校工作有着无比的执著与热情。

在接下来的好几天,孩子不吃不喝,有时安静得就象睡着了一样,而有时却又突然放声大哭,任谁也劝不住。儿子几天没吃,李梅也饿了几天,她在惩罚自己。她觉得自己欠儿子实在太多了!

“从那次以后,我就一直想着,要好好弥补儿子,多陪陪他,不再让他受苦了。可是我一工作起来,就是没有周末,甚至过春节的时候,都是年三十了回家吃个团圆饭,初二三的又走了。儿子现在已经十岁了,这多年来,我陪儿子去公园的次数,竟是屈指可数。”说到这里,一脸歉疚的李梅禁不住又泪眼婆娑。

其实,作为一个母亲,又有谁不疼爱自己的孩子呢,不是李梅太狠心,但是作为一名教师、少先队辅导员,当工作与家庭相冲突时,她是如何艰难地做着选择,其中的矛盾与痛苦,又有几个人能了解?

那还是1998年,细心的李梅发现,她所带班级的小同学王珊(化名),一段时间以来,上课总是迟到,精力不集中,课间也不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耍,甚至连衣服也都脏兮兮的,可这小孩平时是最爱干净的呀!放学后,李梅将王珊叫到家里,准备了一桌丰盛的晚餐,看见王珊狼吞虎咽地吃着碗里的饭,李梅再也忍不住了,小心地问王珊家中是不是出了什么事。原来,王珊的父母见同村的人在外面打工赚了钱,也不觉动了心,于是把八岁的她一个人留在家中,就外出打工了。一个八岁的孩子,做饭洗衣全靠自 己,有时还要干农活,在这样的情况下,又怎么能照顾好自己呢!李梅了解情况后,不假思索,决定将王珊接到家里住。

就这样,三人住着都稍嫌拥挤的一室一厅,又多了一个人。李梅的丈夫此时不能理解了:“房子不够住也就算了,我们二人工作本来就忙,连自己的孩子都照顾不好,又哪来的精力去多照顾一个孩子呢?”“你的担心不是没道理的,我们连自己的孩子都没照顾好。可是,作为王珊的老师,又怎么忍心看着一个才八岁的小孩独自过日子?吃不好睡不好这些都是小事,她一人自己住,实在太危险了。没有时间照顾,我们就挤时间,平时,也就是多双碗筷罢了。”在李梅的劝说下,家庭终于迎来了这个特殊的成员――留守儿童王珊。

在李梅的悉心照料下,渐渐地,王珊又恢复了往日的活泼可爱,学习成绩也在不断提高。

就在此时,李梅接到了共青团贵州省委倡导“关注留守儿童”的通知,她立刻展开调查,“调查结果真的让我大吃一惊!”李梅说,“我所在的乡镇,留守儿童的数量竟占了在校生总数的26.35%!”面对如此触目惊心的数字,李梅被深深地震撼了,还来不及感慨什么,她即刻投入到“关注”的工作中。李梅也知道,要帮助这些缺少双亲呵护的孩子,光讲道理是没多大用的,还得通过实际行动,让他们感受来自学校、来自少先队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与关爱。 ’ 于是,李梅和其他辅导老师,在学校组织了一系列的“关注留守娃”活动:“料理家务不怕苦”、“小小厨艺我能行”、“关注留守娃”现场捐赠会、辅导员“做一日母亲”等许多活动,同时,她还鼓励辅导员把留守儿童带回自己的家,给与他们家庭的温暖和母亲的关怀……

一个师范实习生看了李梅开展的少先队活动后深有感触地说:“早就听说高坪逸夫小学有一个了不起的李梅老师,今日观摩了她的少先队活动课后,果然名不虚传!她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一位外出打工的学生家长,专门从外地打长途给李梅,向她表示感谢:“我们在外的日子很苦,因为没有文化,只有干苦活脏活,但是再脏再累我都不怕,唯一担心的就是家里的孩子没人照顾,不好好学习。前些日子孩子跟我说了他现在的情况,他说是李老师你一直在辅导他的功课,对他的生活也很关心。现在孩子身体很好,学习也很好。李老师,你真是为我们解除了后顾之忧啊!李老师,我真的太感谢你了!”家长的话,令李梅分外开心。她说:“是啊,再苦再累我都不怕,家长社会对我们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们工作最高的赞誉。”

立梅的丈夫常开玩笑地说:“我们的孩子,就是冲着少先队活动而诞生的。想当初李梅生怀六甲,却在腰间系着笨重的腰鼓向片区辅导员又舞又跳地传授腰鼓技术;直到临产,还在拟定少先队活动方案。等送到医院时,医生都冲着她急:‘你好胆大!要是再晚来一会,孩子就该生在学校里了!’。而现在,她每天又忙着关注留守儿童的活动,自己的孩子却没时间过问,再这样下去,儿子也差不多快成‘留守儿童’啦……”

每每及此,李梅总是很感慨:“谁不爱自己的孩子?但学校1000多名少先队员也需要我。我爱家,却也离不开学校这个大家庭啊……”。

13载的春夏秋冬,4000多个日日夜夜,李梅,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和爱,都献给了伟大的教育事业。儿时,这是她坚定不移的梦想,现在,仍是她生命中恪守的信条。

有人问李梅,如果时间回到13年前,再有一次选择的机会,她会不会做另外的决定。李梅摇摇头:“再给多少次选择的机会,我都不会改变自己的决定。不仅如此,我还要在这个岗位上,继续认真工作更多个13年!”

(李梅,曾获“汇川区十佳教职员”、“遵义市十佳辅导员”、“贵州省十佳辅导员”等众多荣誉称号;2004年首届全国辅导员风采大赛综合知识比赛中获一等奖。同时,她的多篇关于少先队工作经验、教学体会的文章还多次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