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突破中小企业人才瓶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突破中小企业人才瓶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超过七成的中小企业期望通过与外部专业人力资源公司合作方式解决招聘与培训的问题,显示出对人才社会化服务的期待。

缺乏适用人才,是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的主要瓶颈。当前突出的矛盾,是人才机制上小生产与大社会的矛盾。

调查显示,50人以下规模企业设立人力资源部的比例不足两成,“招聘效率低,缺乏系统规划”、“建立培养体系困难”成为老大难问题。一方面就业难,一方面企业找不到人;一方面培训重要,另一方面,企业无力独立承担。

突破中小企业人才瓶颈的出路,靠企业自身努力固然重要,但在面上看,建立社会化的人才服务体系,实现人才服务社会化更为关键。超过七成的中小企业期望通过与外部专业人力资源公司合作方式解决招聘与培训的问题,显示出对人才社会化服务的期待。

建设人才社会化服务体系

政府推动中小企业人才服务体系建设,是快速突破中小企业人才瓶颈的有效途径。国内外实践都证明了这一点。

目前我国各地也把建设中小企业人才服务平台,做为社会化服务的重要内容。主要有:

1、建设人才市场服务平台,如举办人才交流大会,成为各地普遍做法。

2、成立服务中心,提供培训服务。以厦门为例,成立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形成了由国家、省、市三级财政每年固定资金补助的创业培训教育体系,重点从市场营销、人力资源、财税筹划、职业经理人等方面入手,加大培训力度,取得了显著效果。

3、营造科技人才服务体系。各地主要做法包括,一是建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人才支持体系,帮助中小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具体措施是建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人才供需对接平台。二是建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人才需求信息汇集系统。三是建立以科技中介机构为主要支撑的供需服务体系,就中小企业与专业人才之间的项目规划、合作方式、效益分配等问题提供咨询服务。四是设立中小企业人才发展资助基金,或者在现有基金中增设专项,资助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引进、培养急需人才。 五是建立产业集群人才支持体系。政府有意识地根据区域企业集群产业发展的业务需要,引进能够提高集群竞争力的人才。

4、建设人才信息系统。如青海省对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建设进行统一规划,逐步实现就业服务的全程信息化。实现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信息联网,和分析职业供求和工资水平信息,进行网上职业介绍,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牵线搭桥,提高了劳动力市场供求匹配效率。

校企合作是理性的选择

校企合作模式的特点,在于企业早期介入学生在校培养和实习,学校早期介入就业推介,达到双方定向匹配效果,有效避免高不成低不就现象。

校企合作在国外十分流行,主要模式包括德国的 “双元制”模式,英国的 “三明治”合作教育模式,美国和日本的 “产学合作”模式以及韩国的 “订单培养”模式。

在企业用人归于理性的大背景下,校企合作,正为全国上下所普遍认识。山西省积极推进以集团化、连锁化办学,校企结合、工学结合为主要内容的办学模式创新。福建鼓励职业院校加强同企业合作,建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培养制度,加快培养急需的技术含量高的实用型、复合型人才。山东省还成立了中小企业校企协作联盟。目前主要模式有:

1、平度的双元模式,平度市职教中心借鉴德国“双元制”经验,思路是“围绕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

2、榕城订单模式,在珠三角等发达地区较为普遍。思路是“职校出人才、企业留岗位”的“校企结合”。

3、“集团化”模式,如山东 “现代制造业教育集团”,把同类专业的职业学校有组织地联合起来,建设实训基地。

4、园区模式,如科技园就和清华联合打造了多个IT人才培养基地。

5、实习模式,如北京中青高级人才培训中心实施“大学生就业培训见习计划暨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援助计划”,北大方正软件技术学院“暑期实习计划”等。让学生、企业乃至学院三方受益。

网上招聘方兴未艾

没有社会化服务,小生产的成本是多少?据一项调查,一个企业录用成本每岗1.8万元,一个求职者应聘开销平均每人1.2万元。通过大型招聘网站解决同样问题,一般企业下载100份,每份简历的费用只需要5至16元左右。低成本进行人才供求匹配,成为网上招聘的突出优势。网上招聘,为中小企业带来巨大的成本节约。

1、公共模式,如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主办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为中小企业提供免费服务。

2、公益模式,如黑龙江省同江中小企业分网进行网上人才交流、招聘,2005年使用网络招聘的企业约为120万,2006年突破200万。

3、市场模式,如中华英才网、前程无忧、智联招聘等,都是网上招聘比较领先的网站,而中小企业信息网,则提供了专门面向中小企业的人才招聘服务。

2006年里Web2.0概念被热炒到一个新的高度,有别于传统招聘网站,以1010job精英招聘网为代表的一些新兴招聘网站已经将Web2.0理念融入到新型的网络招聘服务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