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QE祸水流进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QE祸水流进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传统上靠拆借放贷过日子的美国银行业正坠入流动性陷阱。来自美联储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月9日,美国银行业存款规模历史性地上升至9.243万亿美元,而2008年9月以雷曼兄弟倒闭为标志的金融危机爆发当月,此数据为7.259万亿美元,4年多增长近2万亿美元。

非常巧合的是,这一增长数字恰好与美联储为遏制银行倒闭潮而向银行注资的规模相当。美联储实行量化宽松政策(qe)以来,通过超额准备金、逆回购、联邦银行存款,还有其他联储负债等渠道向全美银行业注入了超过2万亿美元的流动性。

这表明,4年多来,美联储通过QE释放的流动性基本上“窝”在了银行内部,并没有实实在在地流进实体经济,存贷差正煎熬着美国主要银行。截至2012年12月31日,美国市值排名第一的摩根大通银行存贷差飙升至46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期,美国银行的存贷差为2210亿美元,富国银行为1760亿美元,也都刷新历史峰值。2012年四季报显示,摩根大通银行存贷比已逐季攀升至163%,美国银行则达到了226%。

巨额流动性滞留在银行,使得银行的利息收入锐减。2012年四季报显示,摩根大通2012年全年的利息收入比2011年下降6%,富国银行的利息收入也呈下行趋势。

专家们指出,存贷差创历史新高表明美国信贷需求疲弱,实体经济不举。尽管美国经济已显露复苏迹象,但其国内通胀率仍然维持在2%的低水平徘徊,复苏进程缓慢。美国经济要彻底度过金融危机,走向全面复苏,估计还需要3-5年时间。

与美国一样,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其他主要发达经济体欧洲、日本、英国、加拿大等国央行先后推出数轮形式各异、本质相同的QE。经过几轮QE,上述四大经济体向市场注入的流动性已经超过8万亿美元,但这些国家银行系统也出现了巨量存贷差,说明发达经济体的QE刺激经济发展的意图并未奏效,经济还未见起色。欧元区虽说已经度过债务危机,但经济将连续第二年萎缩,萎缩幅度为0.2%。英国尽管购债规模不及美国,但GDP在2012年第四季度下降0.3%。日本2013年预计经济增速下调为0.8%。加拿大经济增速正放缓。

在经济最危急的关头,QE缓解了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危机压力,但是,由于发达国家经济体体量大,资本市场规模大,去杠杆还没有完全结束,QE对经济的刺激相对有限,其边际效应正在递减,而且这种递减是必然规律,经济增长的真正源头并非靠单纯的货币政策能够解决。

打个比方,一个人尽管吃得饱饱的,但其心脏供血功能不足,想蹦蹦跳跳也难,也就是说,当经济注满资金,但实体经济这个引擎因衰弱而难以发动,资金只会回流到金融市场。如失业率高企时政府印钞发钱给市民,市民大多会存入银行慢慢花在日常消费上。

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12月,美国个人收入水平实际税后收入增长2.8%,创出了自2008年5月以来的最大增幅。由于个人收入水平增幅快于支出,美国个人储蓄率在2012年12月增长至6.5%,高于前月的4.1%,创2009年5月以来的最高储蓄率。

相比而言,美国公民只有少量资金用于投资,致使价格上升动力不足,经济也就难有大的起色,而银行的存贷差压力增大。

而从一开始,QE就是黑屋子里玩飞镖的危险动作,政府一方面求助陷入危局的大银行,将其从绝境中解救出来,或者能卖一个好价钱;另一方面还要保护纳税人免受损失,不让纳税人花冤枉钱。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变数很大。

其实,发达国家的央行并非不懂QE边际效应递减的道理,也深知QE并非解救经济的上上策,但是面对经济衰退,发达国家央行的工具篮子里其实可选的调控政策已不多。

一般情况下,要复苏经济,政府有两个选项:一是以改革来优化经济结构,提高本国经济竞争力;二是实施QE,短期内注入更多流动性,通过货币的传导效应带动实体经济增长。

第一个选项费时费力,需要一定的周期才能达到目的。而第二个选项“短平快”,立竿见影。第一种是更具根本性的策略,但在实际操作中,第二种选项往往为决策者所青睐。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喜欢用QE促进经济复苏。

上了QE这只“贼船”已难回头,只能在QE之路上渐行渐远,那么银行背负的存贷差包袱也会越来越重。

中国也不例外。其实,说白了,几年前的4万亿投资就是中国版本的QE,许多投资成“烂尾工程”,最终还是银行埋单,货币超发成了作茧自缚的一场残酷的游戏。

多年来,中国依赖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积习难除,尽管一再强调经济转型,调整结构,但成效甚微。

然而,中国必须摆脱印钞机的怪圈,尽管道路充满艰辛,甚至要忍受巨痛。但这一步必须勇敢地迈出去,才能最终实现经济根本向好,而不是表面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