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马光明 力推雄关新跨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嘉峪关是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因为我们的人居环境在全国是最好的城市之一,我们的投资软环境也是全国最好的城市之一。”
他是“全国园林绿化优秀市长”,他屡出新招,孜孜不倦将戈壁变成绿洲。
他是会抓经济的好市长,在他的带领下,嘉峪关市人均收入超过10000美元,成为甘肃省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
他是讲政治讲正气的好书记,他关心民生疾苦,实践于雄关大地,致力于和谐社会建设,他不断学习思索,为嘉峪关发展寻方法、求出路。
他就是马光明,一位回族干部,扎根戈壁十年,从市长到书记,他将自己的所学所思,将自己的满腔热忱投入到雄关的腾飞事业之中,在他的带领下,嘉峪关市取得长足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戈壁明珠。
躬身实践在于行动,在于发展
马光明总是停不下来的一个人,在办公室几乎找不到他。他身边的工作人员知道,他不是在嘉峪关的大地上,就是在外地考察调研的路上。
马光明说话言简意赅,爱在行走中求见解。这正体现了一句话:“为政不在言多。”马光明的勤与行,带给嘉峪关的是更加科学稳健的发展方略。
“工业始终是我市的立市之本、财力之源、发展之基。我们的特色在工业、优势也在工业”。马光明说这将是一个长久的基础战略。
嘉峪关是以旅游与工业为优势的城市,工业经济是主要支撑,在“十一五”规划的五年里,马光明将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他几乎跑遍了嘉峪关市的每一个企业,不论大小,不论强弱,将产业发展的现状、优势与不足牢牢把握,掌握发展之道。
为了产业的集聚,马光明亲自率队到沿海发达地区和大型企业招商,并立下军令状。他辗转于全国各地,向相关企业推荐嘉峪关工业的雄厚基础,产业布局的合理齐备,人力物力交通的充实保障。市委书记亲自出马,成效显著。在一次交易会上,成功签约152亿元,马光明别提多高兴了。
最难忘的一次是为了准备商谈的材料,他和招商组的成员两天没有休息,在各种材料中进行综合筛选,最终做出了一份应征详案。充足的准备,迎来了投资方的认可。最终他们选择了嘉峪关这个西部工业城市,并被这位干部的真诚态度所感动。
“西部要发展,必须要狠下工夫,做些扎实事儿”。马光明如是说。“项目建设是增加投入、调整结构、加快发展的关键”。冶金、太阳能、机电、化工、电力、建材、机械制造、食品酿造……每一个嘉峪关的优势产业,马光明都去亲自跑,亲自抓。在他的强势推动下,嘉峪关工业经济快速发展,资源配置和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
企业一旦入驻,马光明又积极与入驻企业沟通联系,为企业解决发展难题,加快推进相关项目的落实,使开放的道路越走越宽,领域越来越广,项目能够顺利建成,发挥辐射带动效应。
产业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嘉峪关的腾飞就实现了一大半。马光明就是抓住了这个主心骨,不断攻关攻坚,最终为嘉峪关的产业发展迎来了一片新天。
每年的兰洽会和嘉峪关投资贸易洽谈会就是马光明特别重视的招商契机,那些天,马光明会亲自督促此事。在不断地参与项目的磨砺中,他经历了从最初劝说人来投资到推销自己的特色产业的转变。
马光明说:“招商不是人云亦云,只要招进来就好,是招到合适自身需要的项目。过去在兰洽会上我们总搞产品展销,推销自己的产品,后来嘉峪关布展突出了3个工业园区的展示,突出了项目洽谈,减少了产品展销,并把3个工业园区的模型拿到了兰洽会展区展出。嘉峪关市投资8亿多元建成包括嘉东、嘉北、双泉的‘一园三区’为优势产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马光明的决心与信心昭示了嘉峪关的发展前景,超常的发展已使嘉峪关逐渐成为河西走廊最具活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工业旅游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鉴于嘉峪关工业建设取得的成就,嘉峪关在甘肃省整体发展战略中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2010年,甘肃省确立了“两翼齐飞”的发展战略。嘉峪关作为“两翼齐飞”战略布局中重要一翼的西翼城市,在对接区域发展战略中承担着东接西引的枢纽作用,责任重大,使命艰巨。
对于此次机遇,马光明已有对应发展的方略。“十二五”中,嘉峪关市将抓紧产业这根主线,提升城市的综合实力,文化生态旅游齐推进,实现率先发展。
2011年伊始,马光明便牵头组织了各党派团体、社会各界群众共谋发展大计、勾画“十二五”发展宏图的大会。在会上,马光明悉心听取了每一个人的发言,字字记录在案,这将成为他下一轮工作的针对点。每一个细节,他都将去逐一核实,抓好落实。在新的一年,嘉峪关酝酿着新的腾飞。
领导方略在于求变,在于与时俱进
嘉峪关,天下第一雄关,正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曾经的兵家必争之地。地处西部,深入戈壁,嘉峪关似乎只能是历史的尘埃。马光明却不这么看,他心中早已给嘉峪关画了一幅画,那便是戈壁之上的湖光山色,盎然绿洲。
马光明除了抓产业,还亲自种树。对他来说,这是最好的休息方式。
2002年,马光明被派到了嘉峪关。那时的嘉峪关除了建成区,大部分都是荒漠。非常具有传统特色
干旱少雨,自然植被差,土地荒漠化严重,生态环境基础薄弱。
马光明一到,他将“绿化年”活动开展得更有特色和绩效。他提出了“以人为本,以水为脉、以绿为基,坚持生态立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目标。从管理体制、资金保障、政策措施、规划建设等方面全力支持城市园林绿化工作。
从资金到政策,从整体规划到考核,全面推进绿化活动。采用与经济效益挂钩的方式鼓励植树造林,使得绿化深入推进,深入人心。
几年之后,嘉峪关的绿洲建设已经初具规模。放眼望去,以公园、广场、游园绿化为依托,春有花、夏有绿、秋有果、冬有青的城市园林绿化体系已初步形成,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显现。
在马光明的努力推动之下,雄关人民齐为绿洲奋斗,嘉峪关先后荣获“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甘肃省绿化模范城市”、“甘肃省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等荣誉称号。2006年马光明也被建设部授予“全国园林绿化优秀市长”称号。
嘉峪关现在已经是一座西部的戈壁明星城。凡是去过嘉峪关的人对这个城市都会留下非常美好的印象。在马光明看来,给嘉峪关披上一件绿色外衣只是一方面,他要做的还包含将嘉峪关打造成一个具有个性的城市。
马光明把发展嘉峪关市经济比作做文章,“富有特色和个性的文章才能做成好文章。”把嘉峪关市建设“基地”、“两个中心”的工作思路让干部群众众志成城。
在对宏观形势的全面把握,对发展规律的充分认识,对基础条件的综合分析上,确定建设优质钢铁、冶金新材料、装备制造业、新型化工、优质葡
萄酒酿造、新能源示范、民用核技术产业、智能化高端生活等“基地”,形成西部地区游客集散及文体休闲、区域商贸物流及会展“两个中心”。围绕这个发展重点,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工业园区承载能力,加大政策和项目对接,构建起有比较优势和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
这些大的突破与发展,与马光明这个父母官分不开。雄关人民看到这位干部,从来到嘉峪关的那天起,就心系人民、身体力行,带领政府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经常深入工厂、企业、建设工地、城市社区、农村、学校、困难群体等基层一线调查研究,现场办公,重点解决在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城市建设、困难群众生活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实际困难,不辞劳苦,不言苦累。
正是他的言行一致,才实现了嘉峪关前所未有的发展;正是他的敢想敢干,嘉峪关才能以崭新的姿态立于发展大浪潮之中。
统筹之道在于和谐,在于全面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在广大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下,嘉峪关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都取得了显著成就,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马光明说,他尤其热爱嘉峪关的文化,嘉峪关因为文化而独树一帜。他因为嘉峪关的文化而有底气。马光明相信,嘉峪关是一个旅游城市,旅游要发展,必然需要文化为支撑。
“我感觉文化活力实际上比经济活力还要更加重要。厚重的历史文化对嘉峪关的经济发展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进入嘉峪关,你会融人一种特有的文化氛围中。嘉峪关是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我每次出去都讲这句话,而且讲的非常自豪,心里有底气。因为我们的人居环境在全国是最好的城市之一,我们的投资软环境也是全国最好的城市之一”。此语既感性又理性。
工业加旅游是嘉峪关发展的两条腿。而要让这两条腿走好路,稳步前进,大环境必须作为支撑。
所以,马光明致力于生态建设,绿洲还不够,他还带领雄关人民进行了“创模”工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打造文明开放的新形象。
1971年嘉峪关刚刚被批准为地级市,从南走到北,不到十分钟就走完了'周围全是戈壁滩。今天,嘉峪关已经是一个综合实力强劲的区域城市。一个经济发展、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幸福安康的现代化城市在河西走廊西端令人瞩目。“家在岸边住,清水门前流”,这是今天嘉峪关周边环境的真实写照。
交通是发展的引擎,为了让嘉峪关交通畅达,马光明费了不少心血。国道、铁路、公路建成还不够,马光明还要让雄关通飞机。通过各方运作与审批,嘉峪关机场建成。民航嘉峪关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D级、兼顾E类亚欧航路备降场,可起降波音737-800以下各类机型,有直达北京、上海、兰州、西安等地的航线,区域交通枢纽地位已经初步形成。
马光明畅言:“历史上嘉峪关就是商贸往来的重镇,今天同样会如此,我们依托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将建成世界最大的光伏发电示范基地。区域物流中心指日可待。”交通的全方位畅达对于嘉峪关的意义是重大的,它将开启嘉峪关纵深发展的新天地。
今天的嘉峪关,生态环境建设稳步推进,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宜业、宜居、宜学、宜商、宜游城市的魅力享誉西部。“十二五”末,嘉峪关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马光明充满信心地说。
服务之本在于民生,在于百姓
2008年奥运的圣火传递到了嘉峪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马光明作为最后一棒为这次奥运圣火在嘉峪关的传递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其实马光明作为一方父母官即是这样,他愿意站在所有雄关人的后面,为他们服务,他愿意为嘉峪关的发展竭尽自己所能。
马光明,生于甘肃,长于甘肃,工作在甘肃。他热爱自己的家乡,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家乡。他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但他却勇于上进,善于学习,当他当上人民的公仆,他将“为家乡服务,为甘肃建功,为国家出力”作为了为官从政的第一准则。
多少年来,没有休假,也很难回一次家,因为他工作不分日夜,不分场合。有一年“十一”长假期间,面对农民洋葱运输难问题,马光明主动与铁路等部门多次研究协商,及时解决了近2000个车皮,保证了洋葱外销发运,避免了农民遭受损失。
每逢节假日,他都去交通站点查看,走访慰问离退休老干部和困难群体,帮助解决了老干部在生活、就医等方面存在的具体困难,为了让群众舒心过节,安心生活,他特事特办帮助特困无房家庭搬进了政府廉租住房。
正是如此影响下,嘉峪关的社会保障事业一直走在全省前列,人民幸福指数逐步提高。马光明尤为关注的是新农村建设。
2010年,农民户均存款5万元,家用小汽车、冰箱、数码产品等高档消费品已逐步进入农民家庭,一部分农民开始在市区购房。除少部分农户使用沼气外,液化气、太阳能、电已成为农民生活主要能源。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5年位居全省第一。
马光明说这是最大的欣慰。其实这还是最大的政绩。作为全省新农村整体推进和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市,一个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城乡一体化格局已在嘉峪关市初步形成,充满活力。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民生保障职能的区一级行政管理机构,以体制的创新推动各区域的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马光明说:“围绕建设美丽家园的目标,我们把市区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充分发挥了规划的引导和龙头作用,坚持高起点编制规划,为高效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奠定了坚实基础,而管理体制的改革让城乡一体化建设充满内在活力。”
条条平坦的大道向农村延伸,座座别致的现代农合在田野上崛起,片片现代化生态农业科技园区改变着传统耕作方式……如今,在嘉峪关农村,农民享受的公共服务和城区居民的差距日益缩小,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显著改变,力争到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0元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08年的2.3倍缩小到2倍。这是马光明的新目标。
在嘉峪关崛起的进行曲中,奏响着民生为天的动人和弦。
马光明的那份民生之心,不止在于嘉峪关。四川汶川、甘肃省陇南等地发生大地震,甘南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后,马光明第一时间对全市支援灾区抗震救灾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并带领和号召全市各级党政组织、各行各业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为灾区捐款捐物。为了援助周边的藏区,马光明同样组织了各种方式的支持。
正是他的那份质朴,那份执着与亲民之心,他获得了“全国民族地区杰出青年”、“甘肃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甘肃省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等称号。这些称号是他人格的写照,而他的个人价值观,深深影响着作为人民公仆的他。今年是他扎根嘉峪关的第十年,他相信嘉峪关在“十二五”时期会实现新的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