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临床医学八年制科研能力的培养实践及体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临床医学八年制科研能力的培养实践及体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科研创新能力是高层次医学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以往,医学教育只重视临床技能培训,忽视科研能力培养。通过拓宽人文、理工科知识面,采取启发式教学,开设探索性实验,实行基础导师制,鼓励和开展课外科研活动等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八年制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学习负担和压力是影响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障碍。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课外科研实践要求,是进一步激发学生科研兴趣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八年制;科研能力;培养;体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1-0277-02

八年制医学教育是参照国际高水平医学教育的标准和要求,十多年前才推出的一种长学制医学教育体制。无论是国家教育机构还是普通民众都把八年制医学教育看作是一种精英教育,生源优质,社会期望值很高。卫生部在《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八年制医学教育应坚持八年一贯、整体优化、强化基础、注重临床、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培养原则。各试点高校根据这一原则,制定了很高的培养要求,普遍希望把八年制学生培养成有较宽厚的人文和自然科学素养;有丰富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有较强的临床医学实践能力;有较高的科研创新素质;有较强的交流、协作能力;有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良好的职业操守[1]。科研创新能力是区分高层次医师与普通医师的重要标志,关系到八年制医学生将来能否参与国际竞争,有什么样的发展潜力。因此,各试点院校都非常重视八年制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然而,我国开始实行八年制医学教育的时间还很短,只有少数几届学生毕业,各地对八年制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评估还在探索和实践之中,尚无统一的培养方案和考核标准。

本文结合我校有关八年制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谈谈个人的体会

一、我国医学教育在培养创新能力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

1.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综合知识不足,学科间缺乏交叉渗透。宽厚的人文和自然科学综合知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激发创新思维的重要基础。多学科知识的交叉渗透有助于开拓科研思路,生发新的创新点[2]。我国的医学生绝大多数是高中毕业后直接报考医学院校,大学期间专业设置偏窄,培养出的医学生知识面不宽,相关边沿学科知识匾乏,创造性不足。

2.缺乏科研实践培训。医学科研涉及的内容很多,包括科研思维能力、文献检索阅读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观察运用能力等多个方面。我国医学教育一般只注重临床技能的培训,不注重科研思维和技能培训。实验课受时间和场地的限制,大都只开展简单的验证性实验,几乎没有开展探究性、综合性实验。学生课后也很少有跟教师接触,很少有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实践的机会。在高校大规模扩招的这些年,医学生实验课的时间和内容更是大为消减,实验场地和器材严重不足,不少验证性实验也被取消。

二、我校对八年制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种创新模式

1.与综合性大学联合培养八年制学生。我校属于独立设置的医科大学,仅有与医学相关的学科,缺乏人文和理工学科。为了拓宽八年制学生理工基础学科的知识面,我校从计划招收八年制学生时就与国防科技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让学生在国防科技大学进行理工科学年[3]。这种联合培养模式一方面可以夯实学生的理工科基础知识,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有力支撑;另一方面,学生接受国防科技大学军事化的管理和培训可以锤炼意志品德,提升心理素质。

2.实行小班授课,采用启发式教学和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我校八年制基础医学课程课堂教学采用小班授课,由有丰富科研实践经验的高级教师主讲。选用八年制或七年制专用教材,适当增加相关领域前沿研究动态的教学内容,增加专题讨论时间,注重启发和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

3.在实验课中增加探究性、综合性实验内容和时间。与五年制医学本科实验课时不断遭到压缩的情况不同,我校在八年制基础医学课程中适当增加了实验课课时,特别注意增加了探究性、设计性的实验内容。探究性、设计性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三、鼓励和支持八年制学生开展科研实践活动

1.实行导师制。我校八年制学生在校期间实行导师制。第一阶段由基础课教师担任基础导师,指导学生进行课外科研活动;第二阶段由临床医学课教师担任导师,旨在帮助学生进行临床实习,提高临床实践和操作能力;第三阶段导师由临床学科的博士生导师担任,负责学生的临床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培养,并指导完成学位论文。基础导师制是一种培养科研创新人才的创新教育模式。基础导师必须具有高级职称,有国家和省级的在研课题。每名基础导师带2~3个学生,学生在医学基础学习阶段,参与基础导师的科研活动,由基础导师指导学生进行文献查阅、实验设计和科学实验。要求每个八年制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必须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在专业学术期刊发表相应的学术论文。学生与导师之间要定期进行交流讨论,介绍学术进展,建议阅读书目,对学生遇到的实验问题及时进行辅导。此外,学校鼓励基础导师与临床导师合作,共同指导和培养学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实行基础导师制,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早期参与科研活动,在文献查阅、实验设计、结果分析、数据统计、论文写作及实验技术操作等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第二方面,学生在专业实验室的良好科研氛围中与导师、师兄、师姐朝夕相处、相互交流,可以丰富知识面,培养科研协作思想,激发创新思维,拓宽科研思路。第三方面,能使学生感受导师的学术风采,激发其对科研的兴趣,培养科学严谨的学术态度。在大五以上的临床八年制学生中,有75%的学生写过学术论文,还有许多有学术论文等待发表,一些学生能够在核心期刊,以致国外著名刊物发表文章。

2.设立课外科研基金,鼓励学生从事科研活动。我校对所有医学本科生设立课外科研基金。八年制学生因为有毕业科研设计和论文答辩要求,对从事课外科研活动非常踊跃。通常是几个学生合作组成科研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提出科研设想。科研小组根据科研兴趣和方向,在校内联系有相似科研方向的指导老师,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善研究方案,提出科研申请。学校组成专家对所有科研申请进行评审、打分,对于立题新颖、研究方案可行的项目给予资助。课外科研经费虽然金额较小,但科研小组能在指导老师所在的实验平台进行实验,有效利用现有的科学资源和实验器材从事科研活动,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四、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体会和建议

1.课程安排太多,理论课时太多。由于对八年制医学生期望太高,给八年制学生课程太多,每门课程的课时比普通五年制学生又增加了不少,致使八年制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课堂上,课余时间很少,很少有时间参与到课外科研活动中。此外,各高校对八年制学生要求较高。我校还对八年制学生实行分流淘汰制。要求学生每门课程的考试成绩达到优良以上,英语四级、六级考试成绩达到良好,否则就会被分流淘汰。这种高要求无形中给学生施加了很大的学业压力,使他们的大部分课余时间也都在紧张地预习、复习功课,背单词、练听力,争取取得好的考试成绩。学业压力大大削弱了学生参与课外科研活动的时间和热情。八年制学生生源优良,普遍有较好的阅读理解和自学能力,外语的读写能力也较一般本科生强。笔者给几届八年制的学生上过课,也作为基础导师带过几届八年制学生进行课外科研活动。总的感觉是八年制学生基础知识牢固,思维活跃,分析和理解能力和文字写作能力都要比普通本科生强。但由于学业负担太重,压力太大,虽然学生们有兴趣参加课外活动,但很少有时间和精力来参与课外科研活动。最终,很少有同学能坚持参与需要较长时间进行具体实验的研究当中,部分同学选择参与不需要实验操作的数据分析统计、软件开发等“短平快”的研究,大部分同学在实验室只是走马观花,最后写篇综述交差应付,得不到系统的科研基本技能培训。这样,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就会大打折扣。

2.建议。①适当减少必修课程,缩短理论课时。对于医学生来说,学习是伴随一生的事情。处于生物医学知识像火山喷发的21世纪,在有限的本科在校学习阶段,不可能把所有的有关生物医学的知识全部掌握,学生重点要掌握的是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因此,本科教学的主要目的应该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学能力,教授分析思考的方法。八年制学生自学能力普遍较强,可以适当减少必修课程,增加选修课程,缩短理论课时,增加讨论课时,减轻学生学业压力。我校教务部门也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从去年开始把在国防科技大学的理工科学习时间由二年缩短为一年半。这是一种好的现象,要进一步把八年制学生从繁重的学习负担中解放出来,还需要对医学基础课程进行适当的缩减。②适当降低基础医学理论课考试成绩的要求,增加课外实践活动的要求。对八年制学生的考试成绩要求可以比普通本科生略高,但不应太高。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已经制造了不少高分低能的学生。考试分数高,不一定其临床技能和科研素质就高。一个八年制学生是否达到培养要求,应重点考察其临床实践技能和科研创新能力,即毕业课题设计及论文写作能力。如果对考试成绩要求过高反而会抑制其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八年制医学教育还只是刚刚起步的新生事物,有关八年制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还需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地探索,要不断地改变固有的教学思维,改革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符合未来医学科学发展的高素质、创新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夏欧东,林新宏,曾志嵘,钱怡,杨军,文民刚.八年制医学教育培养目标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06,5(10):900-901.

[2]罗庚求,文继舫,周建华,李景和.八年制临床医学生科研思维能力培养研究[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9,11(1):49-50.

作者简介:曾位森,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