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校勤工助学活动现状与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校勤工助学活动现状与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勤工助学活动是指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活动。勤工助学是学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有效途径。[1]

虽然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但是在有些地方,因为交通、自然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还有一部分家庭没有摆脱贫困。在中小学学习阶段,因为所需费用较少,对家庭的负担基本不大。但是一旦进入大学阶段,每学年几千元的学费对这些家庭来说负担还是很重的,幸好我们国家已经在全国普遍实行了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让贫困生不会因为交不起学费而放弃学业。但是目前情况来看,国家每学年提供的助学贷款金额毕竟有限,这笔贷款在冲抵完学费之后所剩无几。大学生在校期间也要吃饭、穿衣、购买学习用品等花销,剩下的金额远远不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在家庭不能提供足够的物质支持的情况下,大学生需要做一些兼职,满足自己的日常开支,有一部分学生选择学校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

一、高校大学生勤工助学的意义

第一,提供了一定的经济来源。高校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勤工俭学,可以取得一定经济报酬,用于自己日常开支,可以缓解家庭压力,减少完成学业的阻力。

第二,给学生提供了锻炼机会。目前大学生在校学习移理论知识学习为主,缺乏实践锻炼的机会,学生利用勤工助学的机会,可以把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又能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第三,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大学生通过勤工助学获得经济报酬,可以改变过去那张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错误观念,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经济报酬,既可以使自己感受到挣钱的艰辛,继而联想到父母从小无私地供我们吃喝住行,养活一大家子人,父母挣钱也更辛苦。大学生可以感受到父爱、母爱的伟大,并强化自己的感恩意识,自己一定要好好上学,好好报答父母的恩情,使他们过上好日子。

第四,缓解高校人员紧张的压力。目前高校的学生规模在不断的增长,但是受制于编制等管理措施限制,高校行政人员的规模并没有跟上学生的规模,所以有些岗位,工作人员事务多、繁,需要加班加点才能完成工作,工作压力大,身心疲惫。高校通过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学生可以辅助完成一些工作,可以提高行政人员的工作效率,减轻工作压力。

二、高校大学生勤工助学存在的问题

但是目前为止,我国大学生勤工助学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学校能提供的岗位有限。某些高校贫困生所占比例较高,特别是贫困地区的高校,贫困生占比更高,但是学校能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相对较少,不能满足所有贫困生的申请要求。

(二)勤工助学申请标准比较模糊。目前高校学生申请勤工助学岗位的要求是家庭贫困,家庭贫困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标准,什么样的家庭才算贫困。多数高校的参考依据是家庭情况调查表,按照我们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好多学生都没有如实填写家庭情况调查表,一些家庭富裕的学生为了能得到国家的补助,故意把自己的家庭经济情况写的很差,也跟着申请勤工助学岗位,使得本已有限的助学岗位又减少了。

(三)学生的自我实现感低。目前各高校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都是一些基础工作,是低层次的劳务工作,技术含量很低,与自身专业的相关性不是很大,学生在经历过一段时间后,感觉所学到的有用东西不多,成就感低,满意度不高。

三、高校大学生勤工助学的改善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一)完善贫困生的鉴定标准。建议国家建立全国统一的贫困家庭管理系统,各地依照统一的标准,录取贫困家庭的较为详细的信息。各高校可以依照权限,申请在该系统查到该校贫困学生的家庭情况,作为学生申请勤工助学岗位的一个参考依据,择需录取贫困生。各高校要重视班干部、普通学生在贫困生认定中的意见,因为只有深入到学生中的人,才能清楚了解到身边学生的家庭情况,是否有远超于家庭承受能力的奢侈消费。

(二)加强管理队伍建设。一方面要提高管理人T素质,在对勤工助学学生管理过程中要坚持人本主义的原则,不要把勤工助学的学生当成自己的下属,要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弟弟妹妹一样,多一些耐心指导,少一些严厉批评,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要多一些宽容,指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并改正。另一方面,要积极发展和培养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学生干部队伍,协助职能部门对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进行岗前培训,并对勤工助学活动进行管理和监督。[2]学生也可以在工作中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

(三)注重勤工助学学生的能力提升。管理人员在工作之余,要多指导勤工助学学生的工作,传授他们常用的办公技能,鼓励勤工助学学生在工作中多通过网络学习一些办公软件的操作方法,提高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多给予一些表扬肯定,这样学生才能在工作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实现自己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教财〔2007〕7号[Z].2007-06-26.

[2]陈月文.当前高校勤工助学活动的现状对策[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