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李守先及其《针灸易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李守先,清代河南长葛县人,针灸学家,著有《针灸易学》一书,该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包括针灸源流、手法、认证三部分,下卷为寻穴,列寻穴歌、穴目、十二经图、十二经穴、十二经补泻八法图、奇经督任图、奇经各穴、经外奇穴等。李氏倡导习针灸首先掌握针刺手法:强调三者之学习次序为先学手法,次学认症,再学寻穴,另于临证之时对于穴位之取舍,亦十分重视寻经求典;李氏亦重视针灸学知识的普及:其著述力求言简意赅,明晰易晓,在论述十二经、奇经八脉、经外奇穴之各穴时,又皆配以图谱,从而使其著文图并茂,内容明了易记。
【关键词】 李守先;《针灸易学》
李守先是清代针灸学家,于针灸手法及其学习方法颇得要领。著《针灸易学》一书,对针灸学知识的普及具有较大作用。作者就其生平事迹及学术思想初探如下。
1 生平事迹
李守先,字善述,清代河南长葛县人。生于乾隆元年(1736年),卒年不详。针灸学家。
李氏少习针灸,“主以黄岐,豪及诸家之说[1],潜心研读历代名医著作,“六年未尝一日稍懈”[2]。然因无名师口授,未轻易动手医病。直到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时年51岁的李氏才因当时疟疾流行严重而始试针疗症。他最初先“择其少壮医之,治三效一;更日治五效三。由此复究其书,而无不效矣”[2]。后在22日内,治愈疟疾患者达437人之多,又后渐“学治杂症”[2],“更考核诸生之书”[2],因易入难,推所已知,而及所未知,医术渐臻成熟,在10余年间,其“回生起疴至于千百” [1]。晚年,李氏有感于以前的针灸书“古奥难窥,一入认穴繁而且碎,句不可读,读不可记,指归要领,求之无从” [2],以至于学习针灸者“习之数年,不能用一、二针,医一、二病” [2],遂“取其揣摩所得,与阅历之验于已者”[1],以简捷明了之文笔,约为一编,名曰《针灸易学》(又名《绘图什灸易学》),“以为后之君子便览之资云尔” [2]。
该书撰成于嘉庆三年(1798年),刊行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分上、下两卷。上卷包括针灸源流、手法、认证三部分。其中手法部分内容有手法歌、修针、取寸、持针、定神、补泻法、退针、合法、晕针等;认证部分内容分灵枢杂证、纪氏治法、行针指要、百病治法、胜玉治法、天星秘决、肘后治法、玉龙治法、治症总要、妇人科、小儿科、眼科、症疾门、伤寒门、四总穴名、奇经论、补泻歌、灸法、督任头图、背部、腹部等。下卷为寻穴,列寻穴歌、穴目、十二经图、十二经穴、十二经补泻八法图、奇经督任图、奇经各穴、经外奇穴等。另附七十二翻全图。此书“浅而易知,显而易明”[2],颇便于初学者习用。
2 学术思想
2.1 倡导习针灸首先掌握针刺手法 针刺手法是针刺进针后,为了使患者产生针感而行使的针刺方法。由于针感的有无及强弱,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的效果,因此,正确掌握针刺手法在针刺治疗中显得十分重要。古代医家历来就十分重视针刺手法,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明和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如《针灸问对》“如气不行,将针轻轻弹之,使气速行”[3]等,对提高临床疗效起到了重要作用。李氏认为,初学针灸“手法不明,终身不医一病”[4]。因此他倡言初学者要“首学手法,次学认症” [4],并在医著中将“手法”列于“认症”、“取穴”等篇之前,以示强调。
针刺补泻是针灸治病的常用方法,《千金方》指出:“凡用针之法,以补泻为先” [5]。针刺手法可促使人体内在因素的转化,故为实现针刺补泻的重要环节。李氏论补泻之术,皆本《灵枢》、《素问》、《针灸甲乙经》等古典医籍之补泻说,如刺后得气,徐出针,“勿闭其穴,令走气也”[6],此为泻法;针进得气,“随呼而走,出针速按其穴,恐走气也”[6],是谓补法等。另在《手法歌》中指出:“三阴三阳气血分,凝滞全凭用金针。左指点穴知真所,右指持针须静心。补要久留虚不虚,泻要去疾实不侵。转在阴中能生阳,旋右阳中能生阴。发明《素》《难》真玄妙,景仰歧黄秘决深”[7]。所论简明扼要,精当明晰,对于初学者正确掌握针刺补泻手法甚有裨益。
关于针刺手法与“认证”、“取穴”三者之间的关系,李氏认为,学习针灸“难不在穴,在手法耳”[4]。若只“明于穴”而不懂得手法,则一病亦难医;若掌握了手法而“因症寻穴难”[4]者,则可首先习取那些“显而易知”的穴位,如十二井穴、五募八会五俞穴、八脉主穴等,“得一二穴,从此以尺量之,以类推之,由浅入深,因此知彼”[4],渐次掌握。因此,他强调三者之学习次序为先学手法,次学认症,再学寻穴。另于临证之时对于穴位之取舍,李氏亦十分重视寻经求典。如头痛、眩晕用百会,心胃疼取上脘,中风不省人事取人中、中冲、合谷、哑门、大敦,血崩漏下灸中极、子宫、大便不通取章门、照海、支沟、太白等,皆遵《内》、《难》之旨,本《针灸大成》等书而定穴施治。
2.2 重视针灸学知识的普及 针灸学的发展,源远流长。从《内径》对针灸学知识第一次比较系统的总结,到针灸学专著《针灸甲乙经》的问世,以及宋以后大量针灸学著作的涌现,针灸学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这些著作大多艰深难懂,不利于初学者习诵、掌握,加之习医者“兼怵其晕针之说”[2]因而针灸学知识的普及不是十分广泛。为“尸其传”[1]以服务于人类之健康,李氏特著《针灸易学》一书,以通谷易懂之文、图,阐释古奥艰深的针灸理论,为初学者启开升堂入室之门。
李氏著述,力求言简意赅,明晰易晓。如“针灸源流”篇,上下不足500字,然却把针灸学发展史叙述得脉络分明。该书全书不超过15 000字,所述内容却包括了针灸治疗的各种方法以及内、眼、妇、儿等多科病证。每篇内容,先简明叙列前人之观点,后附个人的扼要见解。尤其是他自己的见解部分,大多仅寥寥数语,如他在“玉龙歌治法”后指出:“先治周身疼痛多矣,必患者先指出病所,即以左大指或食指爪掐之,患者齿牙咧嘴,惊颤变色,若疼不可忍,即不定穴也,即天应穴也,右手下针痛极必效”[8]。有的仅加按语一句,如在“五脏募穴”篇后曰:“先按《难经》云阳病行阴,故令募在阴”[9]等。所述虽文字不多,然均能切中肯綮。为便于初学者习诵,李氏尚采用许多歌赋体裁,如“手法歌”、“行针指要歌”、“百症赋”、“胜玉歌”、“肘后歌”、“玉龙歌”、“千金歌”、“八脉交会歌”、“八穴配合歌”、“补泻歌”、“分阴阳歌”、“寻穴歌”等,读之场朗朗上口,颇益于记忆。
此外,李氏在述十二经、奇经八脉、经外奇穴之各穴时,又皆配以图谱,从而使其著文图并茂,内容明了易记。尤其是所绘“八脉寻穴及治病图”和口眼涡斜、头顶痛等病针灸治疗图,画图栩栩如生,穴位历历在目,使人过目难忘。在“八脉寻穴及治病图”每图之下,李氏又各填词一首,指明主穴及治病范围,如在“冲脉图”下曰:“九种心疼延闷,结胸反胃难停,酒食积聚胃肠鸣,水食气候膈病。脐痛腹疼胁胀,肠风虐疾心痛,胎衣不下血迷心,泄泻公孙(穴)立应。”[10]文笔简洁流畅,甚有助于对图意之理解。另于书后尚附“七十二番全图”,以文图说明72种病证(多为急性病证)的症状及其救疗方法,如“柳皮疗”[11]除绘图示以该病之形状外,又撰文指出其“头摇,肚脐边有泡发狱色”的病证特征,复提示其“久则越长越大难治”的预后特点,更提出了“用针刺破,以柳疗烧黄,为末点之”的治疗方法,使文图互补,相得益显,学习者一目了然,便于习用。由此可见李氏尚针灸、重普及之用心所在。
综上所述,李守先是一位重视针灸手法和针灸学知识普及的针灸学家。其《针灸易学》一书,颇适于初学者和一般针灸工作者习用,对针灸学知识的普及起到了较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守先.(绘图)针灸易学•许序.上海萃英书店,1916.
[2] 李守先.(绘图)针灸易学•自序.上海萃英书店,1916.
[3] 汪机.针灸问对.汪石山医书八种,祁门朴墅汪氏祠堂,1522-1633.
[4] 李守先.(绘图)针灸易学,附书一则.上海萃英书店,1916.
[5] 孙思邈.千金要方•用针略例.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
[6] 李守先.(绘图)针灸易学•补泻法.上海萃英书店,1916.
[7] 李守先.(绘图)针灸易学•手法歌.上海萃英书店,1916.
[8] 李守先.(绘图)针灸易学•玉龙治法.上海萃英书店,1916.
[9] 李守先.(绘图)针灸易学•五脏募穴.上海萃英书店,1916.
[10] 李守先.(绘图)针灸易学、八脉寻穴及治病图.上海萃英书店,1916.
[11] 李守先.(绘图)针灸易学•七十二翻全图.上海萃英书店,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