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3―4岁幼儿同伴交往现状调查分析及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3―4岁幼儿同伴交往现状调查分析及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调查目的: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良好的社会性发展对幼儿身心健康和其它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幼儿创设温暖、关爱、平等的家庭和集体生活氛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发展自信和自尊,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文化的熏陶中学会遵守规则,形成基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1世纪的社会,是一个竞争和合作的社会。“学会共同生活,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这种学习可能是当今教育中的重大问题之一”。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幼儿的发展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幼儿的人际交往对幼儿个性、情绪情感、认知等方面的发展都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实现社会化的必要条件。而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健康的社会情感需要从小培养。3-4岁幼儿同伴关系形成的初期,同伴之间的交往刚刚开始,交往范围比较小,交往对象比较平均,同伴地位分化很小。此时,培养幼儿广泛的交往兴趣,在交往过程中体验和感受到同伴交往是快乐的,形成积极的交往态度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培养幼儿正确的同伴交往方式,学会基本的交往规则,能为日后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奠定基础。因此,对生长关键期的3-4岁幼儿而言,在日常生活中的交往能力的强弱是至关重要的。这次调点旨在:1、了解3-4岁幼儿交往的手段、方法及同伴交往发展情况;2、探索3-4岁幼儿同伴交往的特点;3、为教师有效地指导3-4岁幼儿同伴交往提供一定的依据。

二、调查对象:

天线宝宝班幼儿34人,其中男幼儿19人,女幼儿15人。

三、调查时间及方法:

1、时间:2016年3月―2016年6月

2、方法:观察记录法

三、调查过程:

调查从幼儿在园生活中除教师组织的集体活动外的所有时间,被观察偶尔生活包括晨间、盥洗、吃饭、点心、课间、户外活动、区角活动以及专门安排的自由活动,观察者分上、下午对幼儿进行详细观察、记录。每天具体观察时间:上午8点30分――11点30分;下午3点――4点20分。

四、调查结果分析

(一)群体交往的人数和次数

3-4岁幼儿交往主要是2个人之间的交往,多人以上的交往很少或基本没有。从中可以看出,由于幼儿年龄很小,他们缺乏社会认知经验,无论是在交往的形式、手段等都不能应付3个人以上的交往,他们对于2人之间的交往最为容易。因此交往次数最多,现将幼儿2人之间的交往情况列表,以更好了解幼儿具体交往情况。

(二)2人之间的交往:

1、交往的主动性

幼儿园的交往活动内容丰富,共有20多项,基本上涉及到日常生活中交往的各个方面,同时又表现出他们自己的特点:

1、动作是3-4岁幼儿主要的交往方式和手段。单纯以动作来交流情绪情感的交往占总交往数的21.75%。如通过拍手、搭肩、抚摸、包成一团、表情动作以及各种手势、身体动作等来表达是否满意、友好、亲热等。就是在各种语言交往中也不无伴随着动作,以动作辅助语言的表达和理解。

2、幼儿的交往还体现在玩的过程中。这种交往占总交往数的13.51%。如在一起玩耍桌面玩具、滚球、玩大型玩具等。这类交往活动也伴随着语言和动作。

3、语言初步成为3-4岁幼儿之间交往的方式和手段。3-4岁幼儿乐于交谈,在自由活动时间能和周围的同伴说话,还能初步通过邀请、请求等对交往对象施加影响,以争取实现自己的愿望,另一方能初步做出同意、拒绝等反应。

2.交往的友好性

不友好交往中,女孩比男孩少,表现出有良好动机的、有意识的、特别友好的交往女孩比男孩多,差异是显著的,在不友好交往中女孩主要表现出言语不和或互不理睬,而男孩则是在动作上有很强的表现,如争抢、大闹等。有次可见,女孩比男孩在交往中表现出更为友好些。

3、交往的稳定性

3-4岁幼儿交往有了一定的稳定性,座位靠近的超过一半,说明幼儿2人群体的组成与座位直接相关,真正有意识的双方都认为是好朋友的很少,有的是单方有意识地和对方好,或单方承认他们是好朋友。但3-4岁幼儿的交往还是很不稳定的,调查中发现半天内一个幼儿最多交往次数10次,平均每人交往5次,易换对象。

五、调查结论:

通过分析得出:

1、3-4岁幼儿的交往内容比较丰富,动作是3-4岁幼儿主要的交往方式和手段,有初步运用语言交往的意识。

2、3-4岁幼儿交往以友好交往为主,女孩比男孩更为友好。

3、3-4岁幼儿交往多是2个人之间的交往,幼儿交往不稳定,易换对象。

4、幼儿的交往具有个体差异。其差异主要来自幼儿的年龄差别、认知水平、性格差异等。

六、对策:

1、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加强对3人以上幼儿交往的指导,鼓励幼儿进行对人交往。

2、利用合作游戏开展,发展幼儿交往技能,培养幼儿主动交往意识。

3、利用自带玩具交换玩耍、食物分享等手段有目的进行交往行为的训练,发展幼儿的交往语言。

4、通过区域分组活动,培养幼儿的交往策略,提高交往能力。

5、创建良好的交往方式,多方位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

6、充分发挥家园共育的作用,指导家长平时关注幼儿的同伴交往,尽量创造同伴交往的条件。

7、利用多种形式,培养幼儿对美好同伴交往关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