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玉溪市麻疹监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玉溪市麻疹监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了解玉溪市麻疹监测系统运转情况,为做好麻疹控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3~2005年麻疹疑似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和实验室监测分析。结果 玉溪市2003~2005年麻疹监测系统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303例比传染病报告系统报告的212例多91例,病例以低年龄为主,7岁以下病例占69.6%;通过实验室确诊184例、排除56例,临床符合病例10例。结果显示麻疹监测系统的灵敏度高于传染病报告系统,个案调查质量有明显改善,主要监测指标已达较高水平,麻疹病例标本采集率和血清学诊断率明显提高。结论 玉溪市监测系统的运转质量在逐步提高。今后应继续做好麻疹监测工作,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提高麻疹疫苗接种质量,消除麻疹免疫空白人群。

【关键词】 麻疹; 监测; 分析

玉溪市自1999年建立麻疹监测系统以来,麻疹监测工作逐步走上正轨,为了客观评价麻疹监测系统的运行状况,进一步完善麻疹监测系统,指导今后的麻疹控制工作,现将2003~2005年麻疹疑似病例监测情况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麻疹发病资料来自玉溪市计划免疫针对疾病监测系统和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

1.2 病例分类

疑似麻疹病例最终分类为实验室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临床确诊病例和排除病例。

1.3 试验方法

采用抗体捕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麻疹和风疹igm抗体,所用试剂盒购自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麻疹实验室。由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玉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疹网络实验室完成血清学诊断检测工作,病例诊断与分类标准按卫生部下发的《全国麻疹监测方案》进行。

1.4 统计分析

采用epi info及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发病概况

2003~2005年,计划免疫监测系统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303例,其中2003年74例、2004年61例、2005年168例,报告发病率分别为3.62/10万、2.96/10万、8.06/10万,年均报告发病率为4.86/10万。传染病报告系统报告212例,计划免疫监测系统灵敏度明显高于传染病报告系统。

2.2 流行病学特征

2.3 性别分布

2003~2005年全市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303例,其中男性144例,占47.5%;女性159例,占52.5%。

2.4 年龄分布

报告病例中,<1岁的有58例,占19.1%;1-7岁的有153例,占50.5%;>7岁的有92例,占30.4%。

2.5 免疫史分布

所报病例中,有免疫史的有46例,占15.2%;无免疫史133例,占43.9%;不详的有124例,占40.9%。

2.6 地区分布

在上报的303例疑似病例中,161例为流动人口,占53.1%;142例为常住人口,占46.9%。2003年报告疑似病例数,红塔区46例、新平县20例、元江县5例、澄江县3例;2004年红塔区34例、澄江县15例、华宁县6例、江川县4例、峨山县2例;2005年红塔区52例、峨山县32例、澄江县23例、江川县21例、华宁县19例、通海县5例、新平县4例、元江县5例,易门县已连续3年无疑似病例报告。

2.7 发病时间分布

2003~2005年麻疹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4~6月份,发病出现的几个高峰点为,2003年4月红塔区、新平县麻疹点状爆发流行,2004年12月澄江县麻疹点状爆发流行,2005年2月及4月江川县、峨山县麻疹点状爆发流行。

2.8 实验室诊断

在报告的303例麻疹疑似病例中,确诊病例为194例(包括临床确诊病例),排除56例,排除麻疹病例中有5例风疹病例,其余63例病例为临床诊断病例,见表1。表1 玉溪市2003~2005年麻疹病例实验室诊断情况(略)

2.9 病例分类

按照麻疹监测方案病例分类标准,对玉溪市的麻疹疑似病例进行分类。2003~2004年临床诊断病例呈下降趋势,2005年由于发病较多,标本采集受到影响,临床诊断病例所占比例增加。见表2。表2 玉溪市2003~2005年麻疹病例分类年份报告病(略)

3 讨论

在控制和消除麻疹过程中,除了制定合理的免疫策略,进行有效的免疫接种外,建立一个快速有效的监测系统,及时发现所有病例,是一项重要的措施[1]。目前麻疹严重并发症较少,大部分麻疹病人特别是农村和流动人口可能不到当地乡级以上医疗部门就诊,而是选择到私人诊所进行治疗造成了漏报现象的存在。随着麻疹疫苗的广泛使用,麻疹流行的特点和临床表现发生了一定变化,发病年龄“双向移位”,1岁以下年龄组和大年龄组病例的比例增加,轻型及隐性感染病例增多,同时由于其他出疹性疾病如风疹的存在,都给临床的准确诊断带来了很大困难,导致误诊增加[2]。

玉溪市自1999年建立麻疹监测系统以来,报告的年发病率一直低于5/10万,发病模式为散发与点状爆发并存,爆发点的疫情影响着全市的麻疹发病水平。2005年由于江川县、峨山县出现点状爆发流行,致使全市报告发病率超过了5/10万。局部爆发的出现,一方面说明计划免疫存在着薄弱地区与薄弱环节;另一方面反映部分县麻疹报告不及时,延误采取措施的时机,造成疫情的扩大[1]。

调查质量是评价麻疹监测系统敏感性、完整性的重要指标。有免疫史占15.2%;无免疫占43.9%;不详占40.9%。特别是大年龄组和爆发人群,影响了监测系统对病例的分析,一方面说明调查表质量需进一步提高,要尽可能收集疑似病例的完整信息;另一方面小于15岁儿童免疫史不详或未接种占84.8%,提示玉溪市的预防接种仍存在薄弱地区和薄弱环节,应加强对这些地区的预防接种管理。

通过监测结果显示,近三年报告的疑似麻疹病例流动儿童为161例,占53.1%;说明全市麻疹病例以流动人口为多,控制流动人口发病能有效降低全市麻疹发病率。同时常住人口报告的疑似麻疹病例为142例,占46.9%。与流动人口发病相差不大,应引起高度关注,因此提高并保持人群的高接种率水平,并使目标对象麻疹疫苗免后群体居于高免疫水平状态显得至关重要。

从玉溪市计划免疫针对疾病监测现状来看,需进一步提高麻疹监测系统的敏感性,提高乡、村级医务人员的传染病报告意识,加大主动搜索和主动监测力度,减少漏报,及时发现可能的传染源;改善监测系统工作调查质量,对流动儿童和薄弱地区利用脊灰强化免疫、4.25宣传等时机进行调查、补种,最大限度地消除麻疹疫苗“零剂次”人口比例,继续做好每年免后儿童的血清监测工作,通过严格的实验室检测,及时发现工作薄弱或不落实的地区,提高接种疫苗的有效性,避免出现“双高”现象,切实、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麻疹的爆发和流行。

【参考文献】

[1]刁连东.麻疹[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252~256.

[2]迮文远.计划免疫学(第二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364~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