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经营资产减值机理与处理方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经营资产减值机理与处理方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提要] 受到诸如历史遗留问题等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在我国企业经营管理中广泛存在着诸多与世界通行会计准则相左之处,如高估资产价值等。企业可以通过确认资产价值来将历史积累的不良资产泡沫加以消化提高资产质量使资产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未来的获利能力。而同时通过确认资产减值还可合理减少税款并增加积累进而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此外,企业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中通过确认资产减值可使利益相关者相信企业资产已得到优化并提升对企业赢利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的信心。

关键词:资产减值;会计信息;经济利益;会计准则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0月15日

一、企业资产减值准备的概念及意义

(一)企业会计资产减值准备的基本概念。企业期末计价时,若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变现净值,则表明资产发生了减值,在会计核算中则表现为资产的减少与费用、损失或支出的增加。在实际的会计工作中,这种不能实现的未来经济利益成为资产减值的主要来源,而科学的确认和计量资产减值也成为了经济实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世界会计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完善,当前通行的国际会计准则对企业会计资产减值作如下定义:企业会计资产减值就是企业资产账面金额超过可收回金额部分的差额数据。与此不同的是,中国当前通行的会计制度则把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为主要强调点,重点关注认为企业会计资产减值为即便遵循了谨慎性原则亦有可能发生的损失。

(二)企业资产减值准备对企业经营的意义。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入,企业所面对的经营风险也在日益加大,在这种情况下资产的价值随着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随之不确定性日益增大。市场经营企业的固定及无形资产、乃至商誉等长期资产的风险也在日益的增大。与此同时,当前的市场经济也为资产减值会计提供了产生与发展的环境,资产减值准备赋予了企业较多职业判断的权限,在操作上形成了较大的灵活性,企业可以从中寻找利润操纵空间。会计资产减值已经不仅只是报表项目中的一个小项,而是已经成为了企业在经营中出现诸多备受争议的问题之一。

受到诸如历史遗留问题等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在我国企业经营管理中广泛存在着诸多与世界通行会计准则相左之处,如高估资产价值等。企业可以通过确认资产价值来将历史积累的不良资产泡沫加以消化提高资产质量,使资产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未来的获利能力。而同时通过确认资产减值还可合理减少税款并增加积累,进而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此外,企业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中通过确认资产减值可使利益相关者相信企业资产已得到优化并提升对企业赢利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的信心。

二、我国“企业会计资产减值准备”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之外,投资活动也日益成为企业极为普遍和重要的经济活动之一。适当地对外进行投资,对于企业合理利用资金、提高资金收益率、连接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业务联系、进行企业新的经营方向的探索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从2005年我国资本市场的股权分置改革以来,原来的非流通股按政策规定和承诺,开始逐步取得上市流通资格后,股权投资的赚钱效应得到了更为充分的体现。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其条件许可的时候,会参与各种目的的投资。作为投资决策支持信息的会计信息已日益成为经济生活中一项重要的公共产品,它的可理解性和有用性关系到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特别是投资决策的合理性,也关系到整个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然而,投资活动特别是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计量是会计核算中较为复杂难懂的部分,由于存在成本法和权益法两个内在机理几乎完全不同的核算方法,对这两种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两种方法下投资收益的确认等会导致对同一经济活动在会计信息上反映的数额差距极大;另一方面,股权投资的资产是以账面价值还是公允价值计价,也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资产状况。

在国内当前的企业经营活动中资产减值准备已经被众多企业视为经营活动盈余管理的首要的金融财务手段。尤其是上市企业利用资产减值准备大肆操纵企业经营利润更是比比皆是,这种所谓“财技”已经成为了诸多企业经营中所广泛应用的金融方法。虽然资产减值准备比虚构交易事项而言相对性质恶劣程度较轻,但是正因为如此,其更加具有欺骗性,可极大误导相关利益主体投资的正确性。具体而言,我国企业“资产减值准备”的现状表现如下:

(一)现有相关法律法规可执行性差且不够完善。现有相关法律法规可执行性差,首先表现在确认与计量难度大,要合理确定各项资产的可回收金额有一定的难度。其次,计提被滥用成为企业经营中操纵赢利的重要方法。企业利用“计提准备”操纵盈余的方式主要有:一是集中在某一年巨额计提减值准备,造成当年巨亏,来年可轻装上阵,不提或少提准备,为利润增长埋下伏笔;二是往年先多提资产减值准备,当年部分冲回,以调控盈余;三是不计提或少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虚增利润。

(二)企业会计核算方法的可选择性。会计核算方法不同其所计提的准备也会不同。比如,在计提坏账准备时,有些企业采用账龄分析法,有些企业采用应收账款余额法,有些企业采用销售额百分比法,即使对于相同的期末应收款项余额,不同的方法计提的坏账准备差异是比较大的。因此,企业可通过对会计政策的合理选择进行利润操纵。

(三)可变现净值与可收回金额计算的复杂性。短期投资市价、存货可变现净值、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长期投资可收回金额等资料是企业确认和计量资产减值准备的基础。可收回金额中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确定需要预计未来一定期间现金流入量和贴现率,而贴现率是一个十分不稳定的因素,使计提不仅缺乏衡量标准且缺乏制约手段,致使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弹性过大。

三、资产减值准备的完善措施

在当前的企业经营活动中,企业计提实施资产减值准备虽然有了新会计准则作了诸多限制,但是受到不能过死的限制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仍留有许多漏洞可钻。如,新的会计准则规定只能在处置相关资产后才能对部分资产减值进行不完全冲回等,但是新的会计准则处于企业正常经营的考虑并没有明确的说明企业的存货和长短期投资等减值准备是否能够冲回,这也不得已为企业操纵利润的主通道留下了一条缝隙。

(一)规范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标准和方法。我国的会计制度是政府主导型,政府在会计制度的调整上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因此,政府在制定准则时可借鉴国际会计准则资产减值会计标准,形成统一规定,从而有利于今后我国独立的资产减值准则。

(二)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与同步,健全市场经济机制。由于当前我国的价格市场和信息市场尚未完善,从而导致计提工作不仅缺乏衡量标准,也缺乏制约手段。因此,必须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并健全市场经济机制,为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提供依据才能体现会计核算公允性和客观性。

(三)健全和完善相关企业经营及会计核算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违法成本。当下,部分企业由于过度强调金融应用而忽略了正常营活动,纯粹依靠财技操纵会计报表虚报盈利而使得企业诚信度和会计信誉遭受重创。由于相关法律相对于会计制度成熟的国家而言不够健全,触犯法律的成本相对较低,这样使得国内企业将资产减值准备滥用化。所以,必须健全和完善相关企业经营及会计核算相关的法律法规,强化经营主体和责任人的法律责任,提高经营者的违法成本,并且提高相关法律法规的可执行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使得我国的企业经营沿着正确的轨道进行。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慧莉.资产减值会计的原理与经济实务分析[J].现代商业,2010.30.

[2]徐芸.资产减值会计非对称性计量的决策有用性[J].中国经贸,2014.7.

[3]黄晓榕.企业公允价值运用与盈余管理的关联规则分析[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