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移动实验室的利弊及发展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移动实验室的利弊及发展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分析了移动实验室的优势及不足,并结合移动实验室发展趋势,提出了移动实验室的发展对策,以期为移动实验室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移动实验室;利弊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Q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03-0033-0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了适应特定行业现场实验的需要,实现机动、快速进行实验并出具结果的目的,移动实验室应运而生。移动实验室,是指具备特定专业实验功能,依托主动或被动承载装置,以流动或临时搭建等方式,实现使用地点移动的实验场所或设施[1]。从发展的过程来看,移动实验室首先被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应用在军事方面,多年来在使用过程当中不断改进完善。我国的移动实验室建设虽起步较晚,但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非典”以后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入推行,移动实验室建设越来越受到社会和政府的关注,在诸多重大事件和紧急突发事件中,都发挥了积极的重要作用[2-3]。在一个完整高效的实验室体系当中,各类设施应当配置完备、有机结合、各尽所长、相互补充,是保证实验室体系整体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的关键[4]。

1移动实验室的利弊

1.1移动实验室的优势

一是机动灵活、反应迅速、应急能力强。移动实验室大都具备了主动或被动的机动能力,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应急赶到指定位置,现场进行样品采集,最大限度保证实验数据真实地反映现场的完整真实性。二是实验速度快、结果判定迅速。移动实验室大都采用直显式便携式仪器和即拆即用型试剂盒等专业快速实验设备,一般理化实验在几分钟至几个小时即可完成。三是可根据实验结果快速给出应急解决方案,为应急事件处理的正确决策、最大限度减少或降低事故危害提供了技术保障。四是检测过程公开透明,社会影响力大。由于移动实验室的运作过程是在现场进行的,具有公开性和透明性,对唤起全社会应对突发事件的主动意识具有积极意义。

1.2移动实验室存在的不足

一是移动实验室的基本条件和保障能力远不如固定实验室,特别是低档次的移动实验室,存在着空间比较狭小、实验区洁净度等级较低、续航能力较差、仪器设备使用条件差、故障率较高、废弃物处理手段不够完善等不足。二是由于移动实验室采用的仪器设备均为便携式和试剂盒配置,存在着整体准确度低、数据唯一性差、不确定度范围难保障等不足。三是有些便携式仪器设备和试剂盒没有遵循现行的实验标准和方法规定的程序,存在可能违反技术规范的技术风险。四是由于移动实验室的本体和便携式仪器设备造价高、一次性试剂盒造价高易失效、人员日常消耗较大、移动实验室实验频次较低等因素,使得移动实验室的运行成本较高,使用受到一定限制。

2移动实验室的发展趋势

当前,环境、疾病、安全等事关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日益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追求更高生存质量的观念已被社会广泛接受。作为紧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有效方法,移动实验室的采用已经被部分特定部门与行业认可,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趋势:一是专业化。特定部门与行业,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公共安全检测车、大型衡器检测车、特种设备现场检测车等专业移动实验室,已经得到了比较广泛应用。二是功能化。前期的移动实验室一般仅仅为了开展简单的现场实验而设计,现代的移动实验室的实验装备配备越来越先进,实验指标越来越多,使得移动实验室逐步具备了相对独立的实验结果分析能力和完备的安全保障能力。三是数字化。实验装备的数字化,使得仪器设备实现了样品制备、样品实验和数据采集处理的全程自动化,不仅速度快,而且结果准确。四是高档化。移动实验室采取加大实验空间、提高设备设施性能、专门培训操作人员等改进措施和方法,提高了移动实验室的续航能力、实验能力和自我保障能力,使移动实验室档次和综合能力飞速提升,有效提高了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3移动实验室发展对策

3.1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形成全省移动实验室体系,完善管理规范

一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依托现有的移动实验装备,进行合理调配、逐步完善更新,实现现有资源功能最大化。二是高起点配置省级移动实验室,兼顾市县两级移动实验室建设,形成全省移动实验室体系,做到功能有别、分工明确、协调一致。通过上述配置,逐步形成基础牢固、中间有力、龙头领先、整体有效的全省移动实验室体系,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等现象。三是加快研究移动实验室体系建设规范管理方法,使移动实验室建设与应用步入正轨。由于移动实验室出具的数据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其管理必须有一套完善的规范来约束。

3.2结合移动实验室体系建设实际,探索移动实验室应用的新领域

一是探索移动实验室现场检验与固定实验室检验抽样相结合。这样既可发挥移动实验室的优势,提高其利用率,又可减轻固定实验室的工作压力。二是探索移动实验室与行政执法相结合。在行政执法时,发挥移动实验室的筛查作用,增强行政执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探索移动实验室与开展公益活动相结合。为老年人、农民等社会特殊群体提供无偿技术服务,开展免费验光、免费检验检测等活动。四是探索移动实验室与有偿技术协作相结合。根据企业和服务对象的需求,为企业提供有偿的产品出厂检验、原材料进厂检验等项服务,既可满足企业要求,又可弥补移动实验室经费不足的问题。

4参考文献

[1] 史广萍,陈丽华,曹福成,等.移动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管理[J].中国科技纵横,2010(6):41.

[2] 高树侠.试论实验室认可准则对移动实验室的覆盖问题[J].中国计量,2010(6):42,44.

[3] 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移动实验室[J].化学分析计量,2010(5):37.

[4] 快速检测用移动实验室食品安全监测车[J].食品指南,2009(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