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吉林省玉米深加工发展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吉林省玉米深加工发展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吉林省作为玉米大省,在产量连续增加的情况下,农民收入却陷入低迷。随着玉米深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农民也得到了相应的实惠。如何破解农民增收难题,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玉米综合利用精深加工,按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将玉米产业链条综合链接是有效发展玉米深加工的根本出路,也是破解农民增收难题、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玉米产业;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吉林省

中图分类号:F326.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3-0189-04

关于玉米深加工,国内外学者有许多研究和思考。围绕着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对于玉米深加工的发展形成两种相对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玉米深加工业快速发展将对中国粮食安全构成威胁(吴淑清等,2006),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玉米深加工业的良性发展不但拓宽玉米的用途,并且还能解决农民卖粮难的问题,同时还大幅度提高了经济效益(王红,2007、刘丽影,2002)。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为了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确保饲料用玉米的供应,也为了有利于玉米深加工行业自身的发展,对玉米深加工盲目发展进行控制是必要的(王秀忠,2007)。而关于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业发展的观点相对一致,主要认为吉林省大力发展玉米深加工,可以延伸玉米产业链条,扩大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空间,为农民分享加工流通环节的收效创造机遇。推动玉米产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王红等,2007)。

一、吉林省玉米深加工发展的意义

1.实现吉林省农业产业化。吉林省作为传统农业的代表,农产品深加工业发展缓慢,随着深加工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深加工效益提高,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企业也快速发展起来。发展玉米深加工业,可以承接玉米种植业和现代物流业,促进农业(玉米种植业)的标准化和市场化,打通一二三产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效益链和就业链,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实现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是用工业化搭载传统农业,构建现代农业体系的重要载体。吉林省玉米加工业整体上实现了从初加工向精深加工延伸、由分散的小规模生产向大规模区域集团化生产转变。玉米加工能力已经达到1 100万吨,位居全国首位[1]。在玉米深加工产业链条上已经拥有了淀粉、变性淀粉、氨基酸、淀粉糖、酒精、化工醇六大系列,加工产品品种已达300多种。这种加工链条的系列化,不仅延长了玉米深加工业的产业链条,而且拓展了玉米深工业向其他与玉米相关的产业链条拓展,使得玉米产业化经营得到了快速而有效的发展。随着玉米深加工技术的快速发展,化工醇的深入开发,玉米精深加工转化增值方面将有更大的提高。

2.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吉林省实施“玉米经济”策略,上马了一大批玉米加工项目后,很快解决了玉米大量积压、农民卖粮难的问题,同时还有效地增加了农民种植玉米的收入。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发展,扩大了对玉米原料的需求,拉动了玉米价格的上涨,从而扭转了过去几十年间价格持续低迷对农民收入的不利影响。2005年初,1吨玉米卖1 000元无人问津,可是仅仅三年之后,玉米收购价已经涨到了1 620元/吨。①据吉林粮食协会数据显示,2005年,吉林省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实际消耗玉米487万吨,相对2002年增幅高达169%。根据吉林省内玉米加工企业开工和规划目标,预计2008年,玉米加工生产能力达1 600万吨,消耗玉米也将达到1 200万吨[2]。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兴起,扭转了吉林省玉米产业不景气的局面,提高了玉米的生产效益,充分调动了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国家实行粮食直补政策,再加上玉米深加工行业对玉米的需求增加,种植玉米的农民收入增加比较明显。玉米精深加工业的快速发展,还使玉米产业链条形成系列化发展,已经从简单的精加工口粮和饲料转变到深加工的精细产品、生物产品和有机产品,多元醇的发展已经与纺织、汽车、包装、电子、医药等产业相联合,极大了提高了玉米产品的增加值。

3.拓展了农民就业空间。玉米深加工和产业链条的有效发展,吉林省玉米产业为下岗职工和农民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具相关数据显示,吉林省2005年玉米及其关联产品加工业消耗玉米达1 100万吨,产值达到1 000亿元,安置下岗职工和富余劳动力20万人,辐射带动省内农户240万户。玉米产业链条的拓展关联,增加了很多新的相关联的产业。新的就业岗位随之产生,这些新的岗位可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增加就业空间的同时,也使得农民的收入随之增加。并且使得农村整个社会分工增多,也使得专业化程度更加提高。

4.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由于玉米深加工业向精深加工发展,促使玉米加工业进一步优化升级,已经从简单的精加工口粮和饲料转变到深加工的精细产品、生物产品和有机产品,同时,带动着玉米种子培植业、玉米种植业、畜产养殖业、玉米食品加工研制业、物流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吉林省玉米及其关联产品的生产不仅可以很大程度满足中国人民对肉、蛋等畜产品的需求,而且已经可以大量提供国内外市场供应短缺的化纤、生态塑料及精细化工产品,满足汽车、医药、建筑和服饰等方面的需要。比如长春皓月清真肉业股份有限公司,是种+养+加产业链中的下游企业,其年屠宰肉牛50万头、羊30万只、饲料产量30万吨、皮革加工20万标张、中式与欧式清真熟食制品10万吨、已研发生物制品73个品种[3]。其快速发展,带动全省45个县、(市)、区,210多个乡镇、带动10万农户、近70万农民从事养牛业,每年转化粮食秸秆300多万吨,农民养牛增收10亿元。

二、吉林省玉米深加工发展现状

1.玉米深加工企业。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企业在吉林省“玉米经济”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带动下,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形成了以大成玉米有限公司、吉林燃料乙醇有限公司、吉林吉安集团有限公司、华润黄龙食品有限公司、吉粮天裕为代表的玉米深加工企业。设计产能超过5万吨的17家企业合计约需要玉米982万吨(如表1所示)。这些企业作为吉林省玉米精深加工的龙头企业,在高新科技的引领下,正将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业推向新的规模和更加现代化的领域。并逐步实现吉林省“玉米经济”策略,将吉林省农业产业化全面推进。

2.玉米深加工规模。

(1)全国玉米深加工企业玉米消费量

2006/07年中国工业用玉米量为3 550万吨,为玉米总消费量的24.4%(如图1)。虽然同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玉米深加工产业仍然有很大差距,但近年的发展速度较快,令世界瞩目(如下页图2)。

图22006/07年度国内玉米消费结构

资料来源:国家粮油信息中心,2007。

中国玉米深加工主要有淀粉行业和酒精行业。2006/07年度3 550万吨工业用玉米中,淀粉行业消费玉米2 200万吨,占工业玉米消费的62%,酒精行业消费1 450万吨,占工业玉米消费的38%(如图3)。近几年淀粉行业和酒精行业消费玉米呈现同步增长态势。

图32003/04―2007/08中国工业消费玉米量

(2)吉林玉米深加工企业玉米消费量。2007年吉林省规模企业消费玉米量为655万吨,为玉米总产量的37.4%。与全国深加工量24.4%相比,吉林省的玉米深加工玉米消费量高出13个百分点。

3.玉米深加工效益。玉米深加工,尽管还处于探索阶段,但已经充分显示出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生物燃料项目随着国际原油价格大涨而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并且能够带来节能减排效果,形成循环经济模式。资料显示,吉林省玉米产业链条上已经消耗玉米1 100多万吨,并且还有几百万吨玉米产能没有开工。其产值已经超过1 000亿元;辐射带动省内农户240多万户。带动了农民一起致富。燃料乙醇的生产和使用,一是增加了财政收入;二是有效节约了石化能源的消费;三是减少了有害气体的排放;四是提供了许多就业岗位;五是带动了玉米价格的上涨。

三、吉林省玉米深加工发展存在的问题

1.产品精深加工程度低,增值幅度小。在玉米加工大宗产品中,玉米淀粉占45%,相应的淀粉下游产品开发深度和精度滞后,只有少部分用于省内深加工,约有50%以上以原料形式销往省外,产品附加值低,未能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2.项目布局过于集中,重复建设严重。玉米加工业涉及到诸多部门,而设置却按行政区划和部门进行布局和管理,这就造成了区域间产业结构趋同、产品品质雷同,在相同水平线上互相重复。例如,吉粮集团和中粮集团两个深加工企业间只相距30公里,松原的赛力事达和吉安生化两个企业只相距30米,企业相隔距离均未超过方圆150公里的半径。由于项目集中和重复建设,必然导致企业争原料、争市场,造成企业经济效益下滑。

3.加工规模小,市场竞争力不强。虽然形成了以长春大成公司、公主岭黄龙食品工业公司、吉粮赛力事达、乾安吉安生化酒精有限责任公司、吉林燃料乙醇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玉米加工龙头型企业群,但整体上对全省经济具有强大拉动作用的大型龙头企业数量偏少,龙头企业仅占全部玉米加工企业的10%,多数是市场竞争力不强的中小型企业。中小企业对玉米的加工,既不能将玉米加工产业链条拉长,又对玉米资源利用不充分,造成玉米资源的浪费。还可能造成对环境污染。

4.科研投入不足,深加工科技含量低。除长春大成集团自主研发技术多为国际首创外,其他玉米加工企业的技术和装备大都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由于科研投入不足,使得吉林省各玉米加工企业技术与装备,特别是一些精深加工项目不能进行。这种低技术含量的初级加工产品,使得玉米产业增加值不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不能得到有效提升。

四、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业发展策略

吉林省玉米工业转化虽然取得一定的成就,但其综合利用和增加值仍有待大幅度提高。根据国外玉米工业利用的发展趋势和国内需求及技术的开况,未来吉林省玉米工业发展策略主要是:

1.加强玉米综合利用,提高附加值。提升玉米加工业在整个玉米产业中的核心地位,依托吉林省丰富的玉米资源,特别2008年7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规划》,这标志着吉林省将成为首个突破六百亿斤粮食生产的省份。而其中规划中增产的100亿斤商品粮中玉米占60亿斤。拥有如此丰富的玉米资源,如果只靠玉米初加工,或者单一的深加工,是无法实现玉米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为了将玉米产业做大做强,做出特色,首先,加快玉米深加工高端产品的研制开发和生产,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提高玉米产业的附加值;其次,将玉米产业链条科学规划综合搭建,形成以玉米为核心的多链符合,形成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2.继续扶植一批龙头企业,加强带动效应。发挥龙头企业的核心带动效应,可以将玉米产业真正做成吉林省的特色。龙头企业在世界范围站稳脚跟,才能真正将吉林省玉米产业做大做强,并将吉林省玉米加工小企业进行整合,实现资源优化,带动玉米产业按有效模式运转。如继续扶持皓月公司,加大其生产加工能力,开发新品种,这样可以带动养殖业的发展,进而带动种养加链条的带动作用,可以使秸秆进行综合利用,形成种植业的一个循环链条。

3.加大科技投入,发展玉米深加工特色产品。玉米蛋白主要为醇溶蛋白、谷蛋白、球蛋白和白蛋白等四种。其支链氨基酸和中性氨基酸含量均相当高,是植物蛋白中颇少见的特色组成。以前这是玉米蛋白利用的限制因素,但近年来却成为深层次加工的依据。玉米黄粉可以加工生产醇溶蛋白、玉米分离蛋白以及具有多种保健功能的玉米蛋白肽等通过对玉米蛋白改性,可以生产出多种功能食品。且玉米黄粉作为湿法生产玉米淀粉的下脚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但通过对玉米蛋白进行深加工,提高其附加值,为中国的农产品深加工发展开辟了一条前景广阔的道路。并且增加玉米深加工产品在食品中的运用,既可以减少因为玉米深加工而引起的粮食安全争论,又提高了玉米产业的经济效益,而且充分发挥玉米的保健功能。继续加大科技投入,探索玉米精深加工产品,特别是在发展柠檬酸(无磷洗涤剂)、生态塑料的研制,这种百姓日常消费品对于治理“白色污染”和应对石油资源的短缺,建设生态省都有积极的意义。

4.发展玉米循环经济,实现玉米产业可持续发展。玉米作为可再生的工业原料和能源被誉为“软黄金”,随着现代加工科技的发展,玉米具有多次加工增值的潜力。要实现吉林省玉米产业大发展,就要让广大农民从中受益,增加收入,改善农业发展环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良性发展,有效解决民生问题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就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玉米资源的永续利用。

五、结论

通过对吉林省玉米资源和农业发展分析,按照国家发改委的精神,吉林省大力发展玉米深加工业既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又能有效提高玉米附加值,实现经济效益的大幅提高;既能促进粮食的有效生产,又能保证生态省的建设实现;既能保证吉林省“玉米经济”策略的有效达成,又能实现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为在玉米生产大省吉林省,大力发展玉米经济是大有可为的。只是在发展玉米深加工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玉米精深加工的增值效用,形成玉米产业的循环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铁男.燃料乙醇与中国[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2]段秀萍.国家政策变化对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业的影响及对策[J].农业与技术,2007,(6).

[3]姜长云.粮食加工业迅速发展对中长期粮食安全的影响――以东北地区玉米加工业为重点的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07,(4).

[4]丁声俊.美国玉米深加工发展新趋势及其借鉴[J].粮食问题研究,2007,(6).

[5]张越杰.中国玉米产业链研究――以吉林省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07,(12).

[6]蔡强.走玉米深加工之路,振兴吉林省经济[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党报,2007,(6):12-15.

[7]王秀忠.严控玉米深加工盲目发展确保饲料用玉米供应[J].农产品加工・畜产品,2007,(6).

[8]刘丽影,刘国华,黄丙申.玉米深加工与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2002,(4).

[9]林峰,蔡木易,易维学.玉米蛋白深加工现状及发展趋势[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6,(11).

[10]吴淑清,崔凯.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发展趋势[J].农产品加工,2006,(8).

[11]王红,汤洁,王筠.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循环经济模式研究[J].地理科学,2007,(6).

[12]张越杰.中国玉米产业链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7,(12).

[13]齐聪,刘小和.加入WTO后吉林省玉米产业发展变化[J].安徽农业科学,2008,(7).

[14]皓月集团网站,www.省略/hyjj/jianjie.htm.

Research about Development of Corn Processing in Jilin

LI En,LIU Xiao-tong

(College of Quartermaster Technology of 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62,China)

Abstract:Jilin province is an important corn production,under production volume growth in a row circumstances,progress in farmers’income is slow.With rapid development about corn processing,the farmers have got more tangible benefits.The probem of increasing peasants’income is the focus all the time.corn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and fine and further processing,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circular economy,comprehensive links corn industry is the way to develop corn processing,is the effective shortcut of increasing peasants’income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Key words:corn industry;fine and further processing;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Jinlin provi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