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上海某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干预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上海某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干预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目的:评价流动人口中开展不同方式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6家工厂、企业中的流动人员465人,采用问卷方式,进行性病/艾滋病的知识、态度、行为(KAP)基线调查,分别采取讲座、发放手册、放映录像单一方式和综合式健康教育,干预后45天采用同样的方式进行调查问卷,以评价其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结果:3种单一方式及综合式干预后,流动人口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平均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其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1)。与放映录像单一方式干预后相比,综合干预后的相关知识、行为平均得分显著提高(P均<0.01)。结论:在流动人口中采用讲座、发放手册以及放映录像的健康教育方式,可以显著提高该群体的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复合式方式较单一方式效果更好。

关键词 性病/艾滋病 流动人口 健康教育 干预研究

为研究针对流动人口群体预防性病/艾滋病的不同方式健康教育的效果,2010年对辖区内6家工厂、企业中的流动人口开展了STD/AIDS的知识、态度、行为(KAP)调查,并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干预。

资料与方法

辖区内外来务工者主要分布于建筑工地、工厂、农贸市场、车队、餐饮等行业。本研究整群抽取流动人口聚集较多的6家工厂、企业,对其流动人口进行性病/艾滋病的KAP调查及健康教育干预,调查对象无年龄、性别限制。

方法与内容:对6家工厂、企业以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465人,采取统一的调查表,进行了STD/AIDS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获取流动人口相关知识的基线资料,作为干预前的对照组,再根据各单位的条件许可,分别对以讲座(194人)、手册(87人)、录像(184人)3种方式进行单一形式健康教育干预,作为干预组,其中录像组在1次录像后再进行其他形式的健康教育联合干预,作为综合干预组,45天后采用相同方法,进行KAP问卷调查,根据干预前后KAP的变化来衡量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调查问卷以自填问卷为主,调查员面对面调查为辅。调查员经过培训,并有相关人员进行现场质控。

统计学处理:用Epidata3.02建立数据库,双人双轨录入数据,运用SPSS12.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每答对一题记1分,答错或不知道或不回答为0分,知识、态度、行为的个人满分53分、15分和5分。主要统计指标是平均分。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以及q检验等统计分析方法。

结 果

研究对象的干预前后的一般特征比较:本次调查抽取辖区内6家单位流动人口465人,其中干预前讲座组194人,手册组87人,录像组184人。干预后接受调查371人,随访率79.8%。其中讲座组156人,手册组51人,录像组164人。综合干预后接受调查144人。不同教育方式组干预前后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务工时间等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说明各组干预前后人口学基本特征分布均衡,具有可比性。

不同方式干预前后KAP比较。

发放的使用情况:干预前,在被调查的已婚的流动人员中,有34.4%的人从不使用,30.6%的人偶尔使用,而大多数时候或每次使用者只占到12.2%,其余为拒绝回答此问题。在使用的人群中,他们认为使用的首要原因是避孕(59.7%),其次是预防性病(27.3%),再次是预防艾滋病(19.9%)。而在未使用的人群中,大多数认为采用了其他避孕措施(59.5%)。干预后,社区发放的使用率上升,不使用的人数仅19.8%。

流动人口性病/艾滋病知识来源:调查显示,流动人口性病/艾滋病的知识的来源首要是电视(74.5%),其次是报纸(66.5%),同伴告知40.7%,杂志50.2%,收听广播28.8%,而主动找医生了解只有9.5%,热线电话只有3.7%。

讨 论

流动人口对于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本研究流动人口中大多数为青壮年,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其中未婚人数相对较多。这个特征与王等的调查结果相符和[1]。干预前,大多数被调查对象对性病/艾滋病知识了解不多,对于其发病症状、治疗及预防等信息不够清楚,这又与叶旭军等的研究结果相符合[2]。说明在流动人口中加强性病/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

流动人口健康教育后效果评价:比较结果显示,单一方式健康教育干预后流动人口KAP状况明显改善,与干预前相比,在三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在流动人口中,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改善该群体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并将其有效地转化为行为改善。这点与韩雪等的调查结论相符合[3]。可以根据不同工厂、企业的生产运转特点、场地和设备条件/员工文化水平等,灵活运用讲座、发宣传册、观看宣教片等手段都能取得较明显的效果。综合干预KAP得分进一步提高,提示综合教育效果比单一的健康教育效果更好。在今后的健康教育干预中,可以根据各自所属地域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综合干预,以达到最佳的干预效果。

流动人口使用的评价:在目前缺乏疫苗和有效的治疗方法的情况下,推广使用是预防性病/艾滋病的主要策略之一[4]。本次调查中,在排除经济条件因素的前提下(社区免费发放),流动人口中使用情况较低,有接近半数的已婚被调查对象在中不使用,可见,流动人口中,自我保护的意识不高。这点,与张金玲等的调查结论相类似[5]。

流动人口对于性病/艾滋病知识来源的分析:调查显示,对于STD/AIDS的知识来源主要集中于电视、报纸杂志和同伴告知。由于其大部分文化程度不高,而工作时间相对较长,业余时间少,因此,医学知识相对匮乏。应通过多种渠道,在流动人口群体中,采用通俗易懂的多种方式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才能增加干预的效果。本研究结果也支持这一点。

参考文献

1 王,李彦昌.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防治政策与建议[J].中国性科学,2004,13(3):30.

2 叶旭军,施卫星,李鲁.进城民工对性病/艾滋病的认知状况及影响因素[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4,38(5):316.

3 韩雪,凌培敏.外来流动人群预防性病艾滋病综合干预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4,20(3):373.

4 田秀红,何纳,姚经建,等.推广使用安全套预防艾滋病的现状与对策[J].上海预防医学,2006,18(1):43.

5 张金玲,何纳,申学武,等.山西某市外来流动人口的社会人口学特征与安全套使用[J].复旦学报(医学版),2007,3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