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如何拍摄一组摄影专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如何拍摄一组摄影专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所有的题材都被拍摄过

如何寻找拍摄题材是做好专题摄影的基础。早在20世纪70年代,苏珊・桑塔格就曾感叹:“自1839年摄影术面世,此后几乎所有东西都被拍摄过,或看起来如此”。这的确是个坏消息,但又让我们发现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仅靠题材本身已经难以吸引读者,真正吸引读者的在于视觉背后──作品只有达到了文化现象、社会问题的层面,有人文价值和普世精神,才会取得共鸣。

好的摄影题材还应具备社会价值、人文价值和学术价值,三种价值当然是可以叠加的,一组作品的价值越丰富、越有层次,就越可能成功。

选材的首要原则是“就近”。认识世界是从拒绝它的表象开始的,但拒绝事物的表象肯定是从熟悉这个表象开始的。你对一个事物、一个现象越熟悉,你就越有可能深刻认识它。舍近求远,兵家大忌。“近”有两重含义:一是相对于远的物理距离,二是内心的贴近和了解。我的绝大部分作品都拍自我居住地20公里以内,很多题材我曾几十次、上百次地来到现场。事实证明,只有“就近”更加适合我往复、深入的拍摄和思考。

正如只有动作的爱情片不是好电影一样,只有技巧技术的照片也绝不是好作品。作品的情感动机必须发自内心地诚恳,这绝非技巧能替代。《一个人的城市》是我对城市老年人孤独晚景的惋惜,《我们的民工兄弟》是对进城民工非市民待遇的怜悯,《单位》是对体制弊端的鞭笞,《百年好合》中人和自然、物质的和谐关系,都是打动我的核心内容,只有彻底打动了自己,才可能通过照片将这种情感传递和表达。

差异化思维挑选题材,是成功的捷径。利用自己的经历、知识积累、思维方式、驾驭图像的能力的差异选择题材,是让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重要途径。差异化思维并不排斥题材上与他人重复,关键的是建立个人化的视角与独特的影像阐释。 同样一块牛肉,在川菜厨师手里就是水煮牛肉,在藏族牧民的帐篷外就成了风干肉,如果进了麦当劳就变成了巨无霸汉堡……食客们在意的并非牛肉,他们真正感兴趣的是不同的厨师根据自己的文化背景、物产风物和食客们的需要所烹制出的个性鲜明的菜肴和迥异的口味儿。 在毛家村打工的19岁男孩T,半个月前通过QQ认识了在附近打工的18岁的女孩X。七夕那天,T给X买了毛熊和玫瑰,在国道旁边的旅馆里共度他们的第一个七夕之夜。(选自《毛家工业园》 宁舟浩 摄)

拍摄前列个“愿望清单”

完成了选材,接下来的任务就是确定主题和切入点。成功的摄影专题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在一个主题下不遗余力地采集影像,以此作为主题的论据。主题的切入点则一定要小,要具体。按武侠小说的说法就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进入到拍摄阶段。先别忙着拿相机,拍摄阶段的第一个任务是“做功课”、列“愿望清单”。美国摄影家尤金・史密斯就十分重视拍摄的前期准备工作:为了拍摄助产护士,他先去修了助产的课程,并拿到了护士证书。拍摄《梦街匹兹堡》,他用一个月的时间来做调查,阅读这个城市的地理、历史书籍。因此他会说:“我照片的秘密在于实际体验之前,我已经拥有理解事物如何运作的能力”。在网络时代,可获得的资料更为丰富,方法更加便捷,但翔实的案头工作和调查,研究话题、理清拍摄思路是特别重要的一个步骤。这样做也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专题摄影进程中常见的“拍摄十年,离题万里”的尴尬。

“愿望清单”其实就是一个不断调整的、包含了概括想法甚至是故事所设想各种画面细节的思维导图。 “愿望清单”能帮助作者把任务“细节化”,便于拍摄任务的开展。

深入是做好摄影专题的必要条件,照片只是摄影师和世界深入交往的副产品。深入的一方面是“纵向挖掘,以深度取胜”,另一方面就是“横向上不断开辟,积少成多,以规模取胜”。主题挖掘能力和拍摄思维上的深入则是更高层次的深入。 在一个层面反复拉锯,摄影手段单一,情感单薄肤浅,拍摄思维上并没有做进一步的深入──这是一个优秀摄影专题的大敌。

像病人接受大夫一样接受你

摄影师总能与被摄者建立起可贵的信任,让对方了解你为什么拍摄,从不讨厌到接受,再到喜欢和习惯与你打交道。在拍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对方,发现如突然加快动作、转身背向镜头、低头等规避相机的身体语言信号时,则一定要中断拍摄。“偷拍”的思路绝不可能长久 ,只有在相处过程中以诚相待,信守诚信才能让被摄者放下戒备 “像病人接受大夫一样接受你” 。

在拍摄过程中,录音、做好拍摄笔记甚至拍摄日记是积累资料的好习惯。对于摄影器材,我主张有预见性的准备:一个直角取景器可以帮助摄影师在狭小的汽车里安全且舒适地拍摄司机的正面像;一根闪灯连线则可以帮助摄影师从热靴灯的阴影和反光中解放出来;微距镜头会带来全新的观察距离和画面;标准灰板则能帮助应对极端的色温……

总之,让自己在拍摄过程中舒服点儿是一门艺术。

有了网络展示平台,摄影师可以自己做编辑、自己排版,但这意味着必须学习更多的技能和技巧。

首先,学会摆脱摄影师的角色,不带个人倾向、以旁观者的角度看自己的照片。因为在拍摄之后,图片的外部环境已经完全改变了,它远离摄影师的记忆,且越来越依赖于展示环境。编辑工作首先要根据既定的主题来选择相应的照片。选出那些能够证明主题的照片,果断地、毫不犹豫地去掉那些干扰性的照片,哪怕它们看起来很漂亮――对于摄影师――这确实是非常困难的。拍摄时面对的是单张照片,而读者想要的是最终的形态。所有照片都将处于一个序列之中。任何情况下,给照片排序的基本目标是清楚、直接地讲述整个故事,这是编辑任务的原点。

几千年来,讲故事的最佳方式一直在被不断地探索和分析,这种“概要、发展――高潮、结局”三段式的套路深藏在我们的基因中,实际上也是生活本身的结构。在编辑时,“3+1”的基本叙事结构:开篇、主体、结尾+高潮。开篇,开篇很重要,必须吸引读者注意力,让人们愿意继续阅读。主体,就是要说的故事本身的发展。结尾,让故事完整。高潮,在图片故事中就是视觉感染力最强的那张图片。

同时,编辑还需要掌握主题和视觉表达的关系,也就是韵律和节奏。韵律:是指序列中图像的多样化,这种变化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在一组照片中,意味着故事的峰谷交替,导致读者注意力、情绪的峰谷交替。节奏:从摄影专题的角度而言,就是把关键的图片留在正确的位置。这样做就是要依靠节奏或者说形成了节奏。

一组好的照片要注重两个脉络,一是主题上的,二是视觉上的,两者都要有起伏,形成双W结构。一个主题脉络,不仅要形成内在的逻辑性,而且要有内在的意义上的起伏感。有开头,有高潮,有结尾,这是意义的呈现。如果是一个大专题,那就是N个W, N个起伏。

目前,用洗练的语言把如何拍摄一组摄影报道这件事儿说清楚的论述并不多。《摄影者如何做成一个摄影工程 》(孙京涛)、 《怎样去做一个摄影专题?》(李楠)、 《一个话题的视觉形态及影像采集方法(提纲)》(刘树勇) 这三篇文字对我的教益是最大的,希望对所有致力于专题拍摄的人也有所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