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老年社区抑郁症康复发展现状及前景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老年社区抑郁症康复发展现状及前景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由个体老龄化和人口群体的老龄化引起的个体问题与社会问题浮出水面。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节奏加快,大众心理健康问题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而抑郁症这一心理疾病,在老年人群体中发病率高达12.89%。因此,如何更科学合理地配置社会资源,使老年人获得更到位而广泛的抑郁症康复服务,是全社会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将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基础,以威海市为例,对老年社区抑郁症康复医疗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并对其前景与发展提出新思路。

【关键词】老年抑郁症;社区;康复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条件的改善,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已然踏上“老龄化”的列车。抑郁症作为发病率高、治愈周期长的一类心理疾病,成为近年来困扰老年人群体的“无形杀手”。同时,威海市是山东省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老年人口占比已达26.39%。因此,本文将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基础,分别对威海敬老院和高校公益组织调研,并进行前景展望。

1 敬老院调研与现状分析

1.1 调研结果

笔者针对威海市当地125所正规敬老院进行横断面调查,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威海市三个行政区各随机抽取2个街道办事处,再从每个街道办事处随机抽取2个敬老院,共12个敬老院进行样本目标人群筛查。通过对480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老年抑郁筛查表测试和访谈法,笔者发现:35%的老年人表现出明显的抑郁倾向,14%的老年人患有隐形抑郁症;女性比男性老人患抑郁症的比例更大,女性为17%,男性则为13%;长期卧病在床的老人存在抑郁倾向的比例高达50%。

通过数据分析,敬老院内老年人多承受来自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压力。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老人的生理需求很大程度上无法得到满足,笔者调研的12所敬老院,平均每17.5位老人配备1位护工。对于安全需要,问卷结果显示,20%的家属每周探望一次,超过15%的家属半年探望一次。家人对老人关爱的缺位使老人更易缺乏安全感,产生极大的失落感。对于社交需要,笔者通过老人的社交范围进行衡量,在480位老人中,可进行网络聊天的老人不足5%,其他老人均不配备手机或使用老年机。23%的老人表示,仅有的社交活动即为与其他老人日常聊天。29%的老人参与敬老院和社会公益M织举办联谊活动、老年大学等。对于尊重需要,67%的老人表示,无法感受到来自敬老院工作人员和其他老人的尊重,高达12%的老人甚至认为自己是在“捱日子”。对于自我实现需要,25%的老年人表示曾在过去一年内参与老年大学等活动,愿意在创造经济收益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价值。

1.2 现状分析

由此,针对威海市当地敬老院调研结果,总结如下:

1)老年人基本生理需要能够得到满足,但普遍无法获得有针对性的特殊护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因病致郁。

2)敬老院工作人员与家属一定程度上忽视老年人心理需要,老年关怀服务缺位,来自身边的漠视使老人缺乏安全感,易产生抑郁倾向。

3)敬老院多与社会公益团体具有密切联系,长期组织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积极社交,有利于老年人走出抑郁症泥潭。然而,针对部分性格倔强、排斥倾向较为严重的老人,公益团体缺乏与其沟通技巧相关的专业素养。

4)威海市敬老院多采取四人一间的住宿模式,大部分敬老院没有按照老人的性格、生活习惯等因素分配床位,老人之间易于产生摩擦与冲突,甚至使负面情绪快速传播。

2 高校公益组织调研与现状分析

2.1 调研结果

笔者走访调研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山东大学兴隆山校区和济南大学相关志愿服务团体工作开展情况。了解到,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和山东大学兴隆山校区针对老年社区服务,均以上门服务形式开展,保持每月一次的频率,陪伴老人进行怀旧治疗,辅助老人进行抑郁症康复。而济南大学则采用上门服务与老人集群相结合的方式,在校园内建立一所老年活动中心,邀请附近社区的老人来活动中心交流,在集体中扫除抑郁症的阴霾。

2.2 现状分析

通过对各个高校相关志愿服务团体的调研与访谈,总结如下:

1)高校学生志愿者作为富有激情的青年力量,开展的老年志愿服务具有较强的持续性,使老人定期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从而避免与社会脱节,有利于抑郁症的防治和康复。

2)学生志愿者在老年抑郁症康复方面存在专业素养不足等问题,在与老人的沟通中普遍缺乏技巧,甚至有时使老人产生痛苦重现,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抑郁症康复治疗。

3)高校青年志愿者在针对老年人帮扶过程中,多存在频繁更换服务对象的情况,使得老人与志愿者均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相互熟悉,从而使康复辅助效率大打折扣。

4)高校志愿者主体为本科在读学生,有寒假和暑假,在假期期间往往会存在帮扶中断的问题,使抑郁症老人感受到自己被抛弃,甚至会产生新的伤害。因此,在寒假和暑假期间,志愿者可适当采用视频聊天等方式与老人进行沟通交流,避免中断。

3 结论

通过对敬老院与多所高校老年社区康复医疗服务的调研分析,并结合威海市老年人分布状况与抑郁症疾病特点,提出如下对策:

1)敬老院充分分析每位老年人生理、心理与性格状况,参照老年人生活习惯与性格特点,为其分配房间,老人相处时间最长的为舍友,在寻找到合适的室友基础上,抑郁症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方能得到解决。

2)敬老院应努力帮助老人与社会交流、接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老人抑郁情绪的产生或辅助老人进行抑郁症康复。通过辅助老人参与老年大学、集体活动和网络聊天等方式,使老人再次寻找到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希望,尽早走出抑郁症的泥潭。

3)建立敬老院与高校志愿服务组织帮扶机制,由敬老院为老人建立健康测评数据库和老人基本情况卡,使志愿者能够清晰了解每位老人的状况与需求,从而根据自身特长选择帮扶老人,精准管理志愿服务行为。

4)高校志愿服务组织建立志愿者追踪和记录制度,定期记录志愿服务情况和老人心理状况,并建立“打卡”奖励制度,使每位志愿者能够最大程度地跟进特的一位老人,从而使老人与志愿者之间相互熟悉,相互信任,同时,长期的陪伴也有利于老人感受到类似于亲人的温暖,对于抑郁症康复具有良好的效果。

5)通过高校的社会影响力进行宣传,使社会民众对抑郁症老人产生更多的关注,从而使更多的社会志愿者力量加入老年抑郁症服务中,同时,可邀请具有专业素养的志愿者对其他志愿者进行定期培训,从而使志愿者团队更加专业化,分工更加精细科学。

通过对威海市敬老院与多个具有代表性高校的调研和数据分析,笔者发现老年社区抑郁症康复医疗现存的问题和发现空间,并提出独特的见解与解决方案。随着老龄化的进程不断加深,唯有整合社会资源,实现更加精准的康复辅助服务,方能使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获得幸福感高的晚年生活。

【参考文献】

[1]刘春梅.老年抑郁症的研究进展[J].中外医疗,2011,6.

[2]张柯,胡志,陈若陵.安徽省某城乡社区老年抑郁症影响因素及相关政策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9.

[3]徐柳.我国志愿者组织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学术研究,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