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计算机辅助教学在高职医检专业实验课中的典型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计算机辅助教学在高职医检专业实验课中的典型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探讨计算机辅助教学高职医检实验教学中的意义、影响和应用。并将之具体应用于微生物学检验实验课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均得到明显提高。说明计算机辅助实验教学对激发高职学生创新思维、掌握系统规范的操作技术、提高技能等起到明显促进作用,实验课堂氛围也变得生动有趣。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高职学生;微检实验课;辅助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1-0232-02

随着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计算机辅助在高职医学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更加广泛。微生物学检验是高职医学检验专业必修的一门极其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及核心课程,实践性和技术性很强。尤其是近十几年来的传染病,从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到手足口病、甲型H1N1等对人类威胁的增加,使得微生物学检验的地位愈来愈重要,在对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实验教学是高职医学教育无法替代的组成部分,是培养临床技能及综合素质的基础。由此,在整个微生物学检验教学中,提升实验课教学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微生物学检验实验相结合,改革了低效的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既拓宽了思路,又提高了实验效果,进一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实验教学质量大幅度提升。

一、改革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方法的必要性

1.社会要求高职检验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强。学校检验专业自1958年设立以来,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服务于医疗检验第一线的合格实用型人才。学校升格为高职学院医药卫生学院后,由于生源层次变化,总课时数减少,检验技术不断提升,对微生物学检验实验课要求更新、更高。近年来,不少教师感觉有在校成绩本来不错的高职检验学生,毕业后走到工作岗位,环境变了,实践能力却降低了,究其理由主要是缺乏“真枪实弹”的检验能力。这就需要实验课程符合新形势,以便高职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较大提升,以适应临床检验需要。

2.学好微生物学检验比较困难。微生物学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核心课程。特别是与医学相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免疫性、检验流程等内容,因其研究范围广、内容丰富、发展速度快,并与多学科紧密联系,致病机制较复杂,再加上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多、连续性差、内容繁杂,以及三年制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短、任务重等特点,使其实验教学效果受到一定影响[1]。尤其对大部分高职学生而言,基础薄弱,学起来相当吃力。

3.实验教学方法需改变。目前,实验教学多为教师示范,学生重复,多是高职学生已知实验结果的前提下做验证性实验,还有些实验是教师在做实验前,对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步骤、实验结果详细讲解后,学生按实验方法和步骤一步步操作。这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深理论课内容的理解等都是不利的。结果导致大部分的实验,学生不会在课前主动弄清内容。这就很难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利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要改变实验教学中这种尴尬,利用计算机辅助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开拓思路、增强主观能动性,是解决这一难题重要手段。

二、实验内容及特点

微生物学检验课程难点在微生物检查方法及鉴定。其实验教学内容可一分为二:第一部分是微生物学基本技术及无菌操作技术,是本课程的基础实验。其目的是掌握较全面的微生物学基本实验操作技术和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如油镜使用、革兰染色镜检技术、细菌接种分离培养技术、无菌操作技术、细菌鉴定技术及抗生素敏感试验等。第二部分是临床常见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分离培养及鉴定与各种临床标本的微生物学检验程序和方法。其实验重点是,要求观察各种病原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具体过程是对常见病原微生物首先分离培养,再比较观察菌落,后进行鉴定;还要模拟临床常见标本,如脓液标本、血液标本、粪便标本、尿液标本等;并要求掌握其微生物检验流程,如临床常见标本的采集,检验程序、报告方式等。但因种种原因,条件所限,部分实验很难完成。

三、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实验中的应用

微生物学检验实验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临床技能。每次上实验课前,实验指导教师要让学生详细了解和认真领会本次实验的原理、内容、操作方法。计算机辅助将图像声音、图形文本、动画及视频等媒体信息,融于一体,能将复杂的变化过程、丰富多彩的微观世界,展现学生面前,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枯燥的内容变成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实验课堂效率。

1.计算机辅助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实验效果事半功倍。计算机辅助技术通过丰富的表现力,把知识具体化,内容简单化,加上动听的声音,将实验原理及操作方法展示出来,有利于提高学习主动性,培养动手能力。微生物学知识丰富多彩,形象特征千姿百态,往往几百甚至上千文字描述的信息,仅一张图像就可容纳,且清晰直观。另外微生物种类繁多,活标本保存困难,一些微生物往往人工培养不易成活,最有可能是每次培养,并不一定能形成典型的形态结构。这样,仅仅依靠实验室提供标本进行观察实验效果、教学质量难以保证。而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在教学科研时选择多年保存效果好的微生物形态结构标本制成计算机课件,展示学生面前,既鲜明又直观,丰富了实验教学资源。课件也可应用各种动画,让实验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以前难于讲述清楚的原理、操作,现在变得易于理解[2],如讲授革兰染色法及抗酸染色法,利用计算机技术把细菌培养平板连续划线的操作过程制成动画,形象直观地表现实验的具体操作过程,给学生印象更深刻。又如在讲解临床常见标本的微生物检验时,利用网络中实体微生物图片或视频,结合病原与引起各种传染病的症状和表现,利用临床病例,通过计算机把可能的病原,展现在大屏幕上让学生讨论,将如何采集标本及注意事项制成动画,一帧帧连续播放,逐一讲解,学生会很快明白。检验流程实验课时,利用多媒体技术,用箭头表示的流程程序图表示检验的操作顺序,层次清晰,结合了高职学生特点和实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使教师讲授的实验课具有主动性与生动性,保证了实验质量。

2.计算机辅助示教,实验效率大幅提高。基本技能的综合训练,是高职微生物学检验实验课的重点。如染色技术、无菌操作技术、消毒灭菌、药物敏感试验、病毒的分离与培养技术等。在做实验前,为规范具体操作程序,教师一般会先对实验原理、内容和具体操作步骤,进行讲解演示,但随近年招生人数不断攀升,一名教师往往要面对五六十位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演示,大部分学生无法仔细观看,而课时有限又不能反复示教,导致学生无法理解,实验教学效率反而下降。反之,利用数码摄相机记录实验过程,加上声音后制成课件,利用计算机、投影机播放给学生看,学生能清晰观看整个实验过程,记忆深刻。此外,传统的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中,高职学生利用显微镜观察形态时,往往不易找到观察对象,时间花费多,但如在实验前先利用课件清晰展示微生物形态,有深刻直观印象后,高职学生再进行对象观察,效果就不一样,观察对象在短时间内容易找到,亦可提高实验效率。

3.能及时更新实验新知识,降低教学成本。近年来微生物学发展十分迅猛,微生物学检验随之出现新概念,实验技术也相应不断更新。同时,它的一些基本实验方法也为高职学生今后工作、科研的开展打下结实基础。内容多,必会推动教师对实验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浓缩、精简。从而在有限的实验课时内,保证实验开出率,改变实验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就显得十分必要。而应用计算机辅助实验教学,是解决实验内容多与课时减少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且利用计算机更新新概念和新知识及时、简单快捷,资源库也可存储大量图谱、图片与临床病例来示教,制作的课件还可反复使用,可大量节约教学资源与成本。同时,微生物学检验实验可将网络技术和各个资源充分运用到教学中来,如将实验原理、内容和操作步骤,制成课件上传网上,学生实验课前上网预习,有利于自主学习。

四、结语

由于微生物学检验课程的理论进展和新技术的应用需要,对实验教学进行重新定位,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计算机辅助实验教学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媒体为手段”的教学模式[3],从而使学生成为主体,具有直观性、交互性,生动形象,这些特点促进了实验教学改革。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改变了高职微生物学检验中不合理的实验教学模式,构建了新型的实验教学模式,强调了高职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切实验教学的根本目的。在高职微生物学检验具体的实验教学中,通过设计研究性实验,将计算机技术与实验教学相融合,拓展了思路,引导学生在主动获取相关技能的同时增强学习兴趣,在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计算机辅助实验考核,因为考核内容丰富、考核客观公正,使学生意识到,只有认真扎实地学习,才有可能取得好成绩。因此,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会显著增强,实验课堂效率明显提高,教学效果会在实验考核中得到真实反映。

总之,将计算机辅助教学应用和质疑式实验、设计型实验、开放式实验、操作技能强化训练相融合,改变实验教学方式,以其形象、生动、直观的特点,使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变得生动起来,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掌握系统、规范的操作技术,动手能力亦可得到极大的提高,对培养成适应基层卫生机构医学检验工作的实用型检验人才起到良好的、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军,李国明,林立尧.浅谈如何让微生物检验实验课贴近临床实战[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9,22(5).

[2]唐小龙,江振友,蔡淑玉,等.改革和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微生物教学效果[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4,(6).

[3]万成松.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多媒体CAI的发展与思考[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