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计算机综合教学讨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计算机综合教学讨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基础课,该课程具有实践性强、应用性强、自觉性强、创新性强等特点。依托新的教学方法进行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能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实现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 1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 当前,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一般采用多媒体教学环境进行授课,通过大屏幕投影将教师操作计算机的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加大了信息传递的容量,使讲解的内容更加直观形象,更便于学生的理解,提高了讲课的效率和教学效果。同时,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保持在1:1,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但这种方式存在如下问题: (1)由于学生来自不同地区,区域经济水平存在差异,相应的计算机普及教育不同步;其次,新生分别来自于职高和普高,职高类学生已普遍学习了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基础相对较好,而普高类学生高中阶段部分没有开设计算机课程。正是由于基础的差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也存在很大差别:课程内容对基础好的学生吸引力不大;导致有些基础较好的学生在课堂上无所事事,影响其他同学学习;而基础差的学生,则普遍反映内容太多、难度太大,老师讲课太快,上机实验课的内容根本无法及时消化。 (2)教师将讲授内容做成电子教案和教学课件进行课堂演示,信息量大、速度快,使学生无法边听课边做笔记,给学生的印象较浅,容易遗忘。 (3)多媒体教学还停留在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上,实质上只是将传统教学方式的黑板换成了计算机和大屏幕,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以教师传授为主,学生仍然处于被动地接受老师灌输的地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仍然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4)由于过多注重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注重对软件使用的讲解,而忽视了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有的学生课堂听课认真,上机也能完成各项实验任务,但遇到实际问题仍然解决不了,造成学用脱节的现象。 (5)应试教育色彩浓厚,近几年“双证制”逐渐被高职院校接受,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都强调学生要获得全国计算机一级或二级证书。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成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课时等都受到等级考试的影响。很多学生虽然通过了等级考试,但是并没有真正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 2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2.1高职计算机基础教材开发的改革 高职教材开发应符合职业教育特征,摆脱理论化、系统化的本科教育模式,着重突出其技术应用性及可操作性,应达到如下基本要求: (1)体现高职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开发高职教材前,应按照高职教育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高技能人才的要求进行岗位能力分析,注重对实用技术的学习和训练。把教学重点放在应用技术的掌握和新技术的传授上。 (2)内容结构力求理论与实践融合有理论有实践的教学内容及课堂教学组织模式,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知识掌握及能力形成。高职教材的开发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融,吸纳大量实例配合教学,并安排相应的实训内容进行强化训练。 (3)教材的“立体化”教材应该适合学生自学,除每章安排实训和习题外,还应随书或网站提供“自主学习实训软件”、“全书电子教案”和“多媒体辅助学习课件”,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同时教材还应配套出版过程化考试软件,使学生可以阶段性地对自学情况进行自我总结和评价。 2.2教学方法的改革 (1)分类、分层次的组织教学,分层次进行培养。在学生入学时进行网上计算机基础水平测试,由学生自愿报名参加,按照课程主要内容分模块进行测试,学生根据各个模块的通过情况选择后期的学习内容,全部通过者给予学分认定,可以免修该课程,再选修其他计算机类课程,突出专业特色和实用性。针对学生的特点,采取分层次培养(基本型和开放型)。基本型主要面向大部分学生,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主要技术与方法、并能够综合运用。进行实验内容设计时,以基础与验证知识型(所占比例约为30%)和综合设计型(所占比例约为30%)并重的策略。开放型主要面向部分优秀学生,要求学生进行创新,进行实验内容设计时,以培养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为目的。 (2)要开展“主导-主体”教学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研究,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因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师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环境,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实施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新型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逐渐地从被动接受型向自主学习型发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要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使有限的“课内学习”变成“全程性学习”。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包括自主学习型策略、网络协作学习策略及基于资源学习策略等。这些策略都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适合计算机素养个体差别较大群体的教学实施,并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个体的学习主动性。此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还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团结协作意识和学习探究能力的培养,产生“立体化”的教学效果。 (3)任务驱动,重视上机实践环节。“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目前,“任务驱动”教学法已经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仔细推敲每个知识点、统筹兼顾,为学生设计、构造出一系列典型的操作性“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识、技能与方法。例如用WORD做个通知、广告、简单文书、报刊排版;等用EXCEL制作学生成绩表、财务报表等。通过这种教学与训练,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利用计算机完成一些基本的文秘方面的工作,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这些都是从事各行各业的职业技术人员必备的素质。#p#分页标题#e# (4)与开放式实验室相结合。计算机公共课程可以依托开放式实验室,建立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 学生课余时间可以在该实验室进行自学,有教师进行答疑指导,实验室所配备机器中都安装有计算机公共课所需软件及考试系统,学生可以自由进行考试练习。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在该环境中巩固练习所学知识,而高水平同学可以互相交流,在教师指导下将实践与理论结合,组成兴趣小组,在某一方面深入研究。教师同时结合实验室管理统计分析软件对学生利用该实验室自学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建立一个详细的信息库,包括学生学习时间、内容、学习成果等,从而了解学生掌握课程情况,调查教学效果,及时反馈、修正,再进行反复。通过对信息库的统计分析发现优秀学生,鼓励其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及各种竞赛活动,将计算机知识更好的应用到专业学习中。 2.3辅教学网站的开发与建设 实验教学网站的开发可以从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学习。网站主要给学生提供如下资源:学习资源系统、网络答疑系统、作业提交系统、网络考试系统、网络评价系统。 (1)学习资源系统主要包括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教学课件、授课计划、习题集、教学录像、知识难点动画演示、学生优秀作品、课程电子讲义、教学案例与素材、课程新技术介绍、课程常见问题、相关网站等,主要是供学生自主学习。 (2)网络答疑系统主要包括课程常见问题的解释,基本概念的提炼,分知识模块讨论区。分模块讨论区主要是给师生提供交互的空间与场所,教师可以及时答疑,及时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学生也可以相互交流、学习。 (3)作业提交系统主要是为学生提供便利的服务,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展示的平台,给实验、作业等电子文件提供一个存储空间,实现电子化作业批改。教师批改后也可以挑选出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搭建FTP服务器即可实现,学生进行身份验证后才能访问。 (4)网络考试系统主要是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平时学习的问题和改正错误进行的自我测试,同时减轻老师批量阅卷的工作量。可以自动抽题,自动生成试卷、自动评分,涉及的题目类型以操作为主。 (5)网络评价系统主要是调查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教师的教学效果,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和教学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改革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法。使用网络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可以获得及时、有效的反馈信息。 2.4考试方法的改革 目前,学校检验教学效果比较有效的手段就是考试。计算机基础课程除了要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外,还需要着重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及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考核内容还应该包括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核。传统的考核方式是完全笔试、笔试+机考或完全机考,这种在期末一次性的考试方式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每个学生的真实水平。我院设计开发了一套开放式的考试系统,将理论知识部分(约占20~30%)与操作技能部分(约占70~80%)按比例分阶段建立试题库,根据阶段性的授课进度,进行随机抽题上机考核作为平时测验成绩,使学生重视平时的实践环节。学期结束时,可以采取综合出题方法进行机考,也可以根据规定题目或者自拟题目通过上机实践将所学知识设计成一个作品,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 3结束语 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计算机基础课程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不断着眼于应用,着眼于未来,不断更新内容,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