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跳舞的点和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跳舞的点和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研究背景

本课教学活动旨在让学生游戏、感受和尝试,让他们在游戏中体验中国画的运笔用墨,发现墨色有干、湿、浓、淡等多种变化,用笔的轻重、快慢、方向又会产生不同效果,从中掌握简单的中国画笔墨技巧。中国画的历史源远流长,它的意象之美很难用语言表达,借助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精彩的视频让学生感受中国画的魅力。在美术作品欣赏时,先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点和线,然后展示艺术家吴冠中的作品,让学生去感受来自生活的精彩之作。从变化的点到舞动的线,最后组成抽象的画面,学生们沉浸在点线面的构成游戏之中,惊喜于自己的种种发现。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中国画的基本常识及艺术要素,运用点、线、面构成多样式的彩墨画作品,体味中国画的笔墨乐趣。

2.增强学生对毛笔运行的轻重、缓急、提按和快慢等方面的体验,以及感受由此产生的点、线的浓淡干湿的趣味变化,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动手能力。

3.感受中国画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由衷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发现彩墨在生宣纸上产生的一种特殊变化,充分感受水墨、色彩浓淡干湿变化的趣味性。

难点:用水的多少与用力轻重缓急不同所产生的变化,启发学生进行富有创造性的点、线、面构成探索。

【课前准备】

教学场地的布置:桌子拼成两大组、铺上毡毯、放好水桶、墨汁、颜料、准备宣纸、毛笔。

教师:扩音器、画架两个、作画工具一套、印章、印泥、课件。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课前谈话直奔主题

师:看看桌上的这些材料,谁能说出它们的名称?你猜今天我们的美术活动会和什么有关?让我们来欣赏一段影片,感受中国画的魅力。

教师总结:咦,他们在干什么呢?早在多年前中国人就发明了造纸术,他们正在制作绘画的宣纸呢,原来薄薄的宣纸是这样做出来的!他们还用动物的毛和富有灵气的竹子创造出神奇的毛笔,发现墨水的浓淡变化是无比神奇,画家正在用不同的墨色在宣纸上有轻有重地进行创作。

师:这又是在做什么呢?原来这是在装裱作品,也是中国画展示前的最后一道工序。你看,一幅山水画卷就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了。

师:这是什么呀?放大点看看,你觉得像什么?原来是宣纸上的一个墨点,墨色有浓有淡,也是个生命体哦!这些小点怎么会是五颜六色的呢?(我们也可以用颜料来表现彩点。)

师:这些点还会跳舞呢,你看,舞姿还挺优美的!你也想来跳一跳吗?请到讲台上来,老师给你提供了材料,在这张纸上跳一跳。

教师师范:先蘸点墨,让我小心地踮着脚尖轻轻地来跳一跳,看,这是小圆点。换个方向来试试,这样可以点出尖头点,你能画出不同的点吗?上来试一试。甩一甩长长的袖子,唔!太干了,喝点水吧!看,有什么不一样?变淡了,再蘸一蘸。这下要用力的蹬一蹬,会是什么样呢?快快跳一跳,放慢走一走,倒着跳一跳,真好玩。

师:这些跳舞的点和线让你想到了什么?

师:跳舞的点和线真有意思。

【设计意图:通过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介绍中国画的精彩视频欣赏,学生直观地感受了文房四宝的制作过程,中国山水画的魅力。教师的示范过程轻松和快乐,在跳一跳、点一点中向学生传达了几种不同的用笔、用墨、浓淡、干湿变化。】

二、初次尝试感受艺术

师:还有一些人大胆地在2008年奥运开幕式上跳起了舞,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了深厚的中国文化。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那精彩的瞬间。

教师总结:我们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艺术历史源远流长。随着这个巨幅画卷徐徐打开,我们看到了墨迹漫卷、流淌变换,充满着中国古典艺术的淡雅神韵。谁会在这儿画画呢?你看,小墨点出现了,原来这是一些舞蹈演员用身体做墨迹,表现中国画的洒脱写意,他们在洁白的画纸上跳出了回旋起伏的墨色线条,有时急,有时缓,有时轻,有时重。中国水墨画讲究以形写神,不拘泥于形似,而更讲究神韵。这些舞动的点和线仿佛让我们看到起伏的山峦,浩瀚的大海,太神奇了!

师:你也想来跳一跳吗?

师: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让我们跳出不同的感觉,不同的心情,不同的舞姿来吧!

师:同学们,让我们把自己的作品高高举起来,OK!我想挑选跳得更有个性的作品,它们在哪里?一边休息,一边来欣赏!(选取其中几张张贴黑板上)

【设计意图:欣赏舞蹈艺术家用身体在巨幅画卷上创作的水墨画,不正是“跳舞的点和线”吗?让学生在游戏中尝试体验,发现墨色有干、湿、浓、淡等多种变化,用笔的轻重、快慢又会产生不同效果,激发学生浓厚的探究欲望,从中掌握简单的中国画笔墨技巧。】

三、交流经验深入指导

师:哟,他们跳得美不美?跳得多有节奏感:

有轻有重――这个地方是轻轻用力的小点,而这个地方是很重画出来得。原来有轻有重才有节奏呢!你们还有什么发现吗?

有浓有淡――有道理!你们看,这里的点浓淡不一样,画面中的层次感就更丰富了!有时候用浓墨画完的毛笔直接蘸些清水来画一画,也会很有趣。

有干有湿――这个地方为什么会这样?(干的地方)变化多丰富呀!

有疏有密――在许多画家的作品中,点和线有的地方被画得密密的,但在某一处还是会有空起来的,给人呼吸的空间。也有的却寥寥几笔,但却给我们完整的感觉。

色彩协调――哦,有些小点是用色彩画出来的, 红、黄、绿……颜色多,画面就更加活泼了!

师:像这个地方水分过多,我们可以增加一些较实的墨色!虚中有实的活泼线条给人动感美,有的线条排列整齐给人有秩序感!想不到吧,用笔墨在纸上跳舞还能有这么多精彩的变化。简直可以和画家相媲美!在学生的作品上适当修改

【设计意图:从简单的点评中教师有意地引导学生从中发现美的真谛,感受不同的线条、不同的节奏、不同的色彩运用在画面中所产生的不一样美感。对学生的初步尝试给予肯定的评价,在作业失败处适当修改。】

四、作品欣赏再次创作

师:画家们用魔力的画笔在纸上尽情地跳舞,一起来欣赏。(吴冠中作品)

师:这些点和线让你想到了什么?开始作画的时候可能是无意识地,没有想好的,但随着画面慢慢地深入就要精心安排,细心收拾。看上去密密麻麻的画面,当整幅画面快完成时,画家安排了这几处地方空起来,给人呼吸的空间。画家为什么能画得如此精彩呢?原来他们经常走进生活,向大自然学习!

师:让我们也一起走进大自然里去发现其中的奥秘吧。

师:大自然中的点和线也是丰富多彩的,一年四季中,都有一幅幅生动美丽的画面,这是画家用点和线表现春天的气息。这幅作品题目叫《春如线》。你想用点线表现什么样的主题和内容呢?可以在小组内讨论,简单交流一下。

师:想的不错,不如我们就来表现冬之歌吧,我想请每个组集体创作在长卷上。让我们把美好的大自然通过画笔表现出来,整理一下桌上的美术材料。

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深入思考、修改和相互合作。

【设计意图:激励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发现,再次鼓励学生在长卷上进行合作创造,让孩子们的美术创作从无序走向有序,从混沌走向清晰,从无意识玩,玩到有意识创作,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

五、展示交流欣赏评价

师:请大家选一组自己的作品展示,发现里面的精彩之处在哪儿?

师:老师也认为你们这个地方浓淡处理很好,奖励!(教师在作品优秀处印上闲章一枚)用线大胆、洒脱的也有奖,还能找出长卷中有疏有密,错落有致的地方吗?……

师:有许多听课的老师是专家,请他们来点评一下,大家想邀请谁呢?

【设计意图:红红的印章奖励再次激起学生的兴趣,他们在画中不断地发现着自己的优点,同时也围绕这节课的要点来展开评价。】

六、教师总结

同学的作品是如此精彩,中国画的艺术还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学问,下次在我们的美术课上还将学到更多的知识,如水墨画熊猫等,今天的活动就到这里结束了,整理自己的工具。

【设计意图:一节课结束后,学生们对神奇的中国画产生了极浓厚的兴趣,他们对中国画的探索欲望也更为强烈,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一个好基础。】

(上虞市实验小学 浙江上虞)

刘均波点评:

虽然我的经验早已告诉我,会出奇迹,正如我们在教学设计时早已预设的那样。但当孩子们的“随兴创作”进入我的镜头时,我不禁诧异,竟会如此之灿烂?

孩子,这是你们梦想的颜色吗?好丰富。这是你们智慧之月吗?好大胆。这里多姿的点与灵动的线,是你的童年记忆汇流成河?好生动。

然而我却真切地看到了后面那澄明的天空,这是老师为你擦亮的。

我想起了一句诗:千江有水千江月。现在看来,竟好像是一句教育名言。

千江是学生;水是江的生命;月是天心,是智慧。老师呢?为什么无形?因为你是风。课堂给我们老师的使命是拨开乌云,擦亮智慧之月。

所以下句诗:万里无云万里天。

我们的课堂有多宽,孩子的天就有多宽。《跳动的点和线》让我们看到了诸多的教学智慧,如何地擦亮孩子的心灵。

那是风的智慧!那是水的智慧!

风的智慧一:放大童心,遵循规律

艺术是人性的,所有离开人的“艺术”就什么也不是,一堂美术课要充分关注学生,关注生命的发展,这也是美术课的“终极目标”。俞老师的智慧是放大童心。用儿童的语言与儿童交流。你听,“这些点还会跳舞呢,你看,舞姿还挺优美的!你也想来跳一跳吗?”。在孩子的世界里,万事万物都是有生命的,点是,笔也是,“太干了,喝点水吧……”。孩子与老师的距离在这儿消失了,一个个生命被激活了。用儿童的眼睛去发现美术。游戏性的观察,让孩子们获得属于每个人自己的美术,她让孩子们“放大点看看”墨点,让孩子们“跳得多有节奏”来感受轻重、浓淡、干湿……。用儿童喜欢的活动来体验美术。整堂课她都没有让孩子们“画”,而是在“玩”,但正是这“玩”,才使艺术有了生命。

风的智慧二:把握尺度,深入浅出

“烹制”一堂好课,需要掌握“火候”。特别是美术语言,需要深入浅出,方可绽放异彩。此课例中,老师的智慧在于通过复杂的简化、简单的细化,实现了美术语言的深入浅出。自然、生活与画家,与画家的画之间的联系,有人把它讲概念化了,缺乏体验;有人把它讲细了,越讲越糊涂,俞亚萍老师却通过一系列图片与作品交替欣赏,(PPT图片及文字,可见其妙处。)妙在偶尔轻轻一点的文字,让学生体验到了那妙不可言的关系。这轻轻一点就是尺度。然后,她在处理另一个关于用墨、用色、构图教学时,则反之而行。以大量的实践与观察体验个中妙处,全方位、多感官“重笔描绘”,准确透彻,可谓深入浅出。

水的智慧一:时时体验,生命发展

学生生命的发展才是课堂智慧的结晶。然后,生命的发展,需要学生不断地进行体验。是这堂课的亮点之一。她让学生从感官达内心,自实践到思维地去体验,无论是中国画的点与线的感知,还是美术基本技法的学习;无论是自然与大师作品,还是合作创造,都无不体现了尝试、感受、交流、实践的理念。每每鼓励学生用心去体验,在课堂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孩子真正不断进步的轨迹。

水的智慧二:处处探索,教法无形

设计一次探索不难,难在处处体现探索,这是一种教学智慧。她无时无刻有这样一种意识,说的每一句都是一次引导探索,每一个问题都能展开一次新的探索。一开始“你猜今天我们的美术活动会和什么有关?”,接着“这是什么呀?”,“在这张纸上跳一跳”,“哟,他们跳得美不美?”……一次又一次激发孩子们去探索,探索中国画的神韵,探索技法的玄妙和源于自然的奥秘,让教法无形。

这样的课让我们明白了,检验我们的教学是否智慧?看我们是否尊重生命,尊重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