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学生估算能力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学生估算能力的现状分析与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估算能力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小学生数学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小学生一种重要的能力。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小学生的估算能力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本文对影响估算能力发展因素进行分析及应对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估算能力,发展因素,应对策略

《国家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

估算或叫做计算的估计能力,是指个体懂得什么情况宜于估计而不必作准确计算,并会加以应用,特别适用于解决日常实际问题和判断一些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因此估算的实际意义在于,人们在做某项工作时,可以先对有关问题做出粗略的初步估计,以确定此事是否可行;在计算工具发达的时代,使用工具的人也应对计算结果的合理性有个估计,以防止在使用工具时出现差错。研究表明估算能力在早期就需要有意识地加以培养,这也正是小学数学教学引入估算的原因,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小学生的估算能力不容乐观。

1.小学生估算能力的现状

2010年以来,我校课题组运用了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分别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对河池市现阶段小学生的估算能力现状和估算策略的运用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1 教师的估算意识和估算知识在各类教师之间还有差距,整体得分不高.教师对学生的估算能力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很多问题限制,教师对学生估算策略运用、估算认识形成也有一定限制。

1.2 第一阶段的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都处于形成的阶段,虽然估算的能力不是很强但有了一定的估算意识,对于估算策略的运用不够灵活。

1.3 第二学段的学生,估算意识已经形成一定的形态,掌握了一定的估算方法,这一学段学生的估算能力是整体上升,趋于某一个稳定的程度。

1.4 对估算策略的运用,从三年级起,学生对于实际问题中估算策略的运用更加的灵活和确切,在对于估算策略本身的使用的技能上还是需要提高的。基本上达到了《标准》要求的程度。

1.5 估算与数感,小学生数感的培养已经渗透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但是由于考试中对精确计算的要求等问题,使得数感的估算这一分支在教学中得不到相应的重视,这点对其估算意识,估算能力的发展而言是不利的。

2.提高小学生估算能力的策略

2.1 激发兴趣,形成估算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可设计一些既可笔算,又可估算的题目,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亲身感受和对比,提高估算的兴趣。例如:某林场种了120棵杨树,种的柏树是杨树棵数的900/0,林场种了多少棵柏树?(1)比120棵多。(2)比120棵少。(3)等于120棵。可以先让学生用笔算答案:先算出林场种了多少棵柏树?,再与三个答案比较,最后确定答案。再用估算方法解答,因为种的柏树是杨树棵数的90%,柏树的棵数一定比120棵少。所以应选择(2)。对比这两种算法。显然估算方法更为方便快捷。这样学生便能从中获得估算的兴趣,体验到估算的必要性。

2.2 贴近生活,感受估算价值。

一开始接触到估算,如果感受不到它的实用价值的话,学生就会觉得学习估算有什么用呀,还不如准确计算呢,那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就无从谈起。实际上估算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能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应用也极为广泛,关键是有没有细心地发现。

2.3 结合教学,渗透估算的方法。

小学生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的培养和教师的教学关系十分密切,教师教学中要强化估算意识并结合教学内容作好估算方法的示范。而教师的估算方法又着重体现在对各册教材中的估算题材的挖掘和有目的地、有计划地渗透上,这种渗透则需要穿插到教学过程中去。这就需要教师加强估算教学对于促进学生形成良好数感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学生良好数感和量化能力的形成,具体就是要在平时的教学中,能将一些估算的思想方法直接或间接地渗透给学生。

2.4 创设情景,增强估算应用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一切估算的资源,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开展富有生活气息的实践活动,变估算由“可有可无”到“无处不在”,增强他们自觉运用估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意识。

比如,在“十一”黄金周放假前,许多孩子都有和家人出游的计划,借此契机,可以设计了一个“理财小能手”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出行前先估算出这次旅行大概要花费多少钱,比如说,车费多少、餐费多少、景点门票多少、纪念品费多少等等,合计大约是多少。旅游结束后,与你的估算进行比较。这样,学生既丰富了与数学有关的生活体验,又增强了他们估算的应用意识。

2.5 感悟方法,鼓励策略多样化。

2.5.1 让学生掌握预测策略。就是对问题结果的取值范围进行合理的估计,计算结果如果超出这一估计的取值范围,说明答案是错的。当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主动对信息作出整体把握,并迅速运用直觉思维作出判断,以指导解决问题的方向,从而达到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其次,让学生掌握调整策略。在估算中由于运用不同的方法,其估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是不同的,所以恰当运用调整策略,能保证估算结果会更接近准确值;例如286+312,有的学生把286估成290,312估成310,290+310=600,结果约是600;有的学生则把286估成整百数300,312估成310,300+310=610;估算策略不同,结果也会不同。

2.5.2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因此,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在交流讨论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的过程中,训练优化策略的思想方法。

总之,学生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形成需要长期潜移默化的渗透,需要教师每堂课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努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尝到估算的甜头,从而将估算内化为一种自觉意识,才会迸发出许多有价值的、有创造性的估算方法,学生的估算能力也才能真正地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文海山.《浅谈小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新时代教师》,2009.6.

[2] 石国利.《新课标下小学生估算能力培养的探索》《中华教育论坛》,2008.9.